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07级分析化学练习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9 3:57:3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0.0432?7.5?2.12?102(2)

0.00622?

17.测定1.0239克某试样中P2O5含量:用MgCl2、NH4Cl、NH3·H2O使磷沉淀为MgNH4PO4,过滤、洗涤、灼烧成Mg2P2O7,称得质量为0.2836克,计算试样中P2O5的质量分数。(P2O5的分子量141.95,Mg2P2O7的分子量222.55)

18.计算0.10mol·L-1NH4NO3溶液的PH值

(Kb(NH3)=1.8×10-5) 5.12

19标定盐酸溶液时,用Na2CO3为基准物,称取Na2CO3 0.6135g以甲基橙为指示剂,用HCl溶液滴定至终点时共用去24.96mL。求此HCl溶液的浓度。(

Na2CO3的相对分子质量105.99)0.4638

?120、在0.2815g石灰石中(只含CaCO3及不与酸作用的杂质),加入20.00mL浓度为0.1175mol?L

CaCOHCl溶液,滴定过量的酸用去浓度为0.1205mol?LNaOH溶液5.60mL,计算石灰石中

?13的含量。

CaC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0.09)

21、称取食盐0.2000g溶于水后,以铬酸钾作指示剂,用0.1500mol/L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用去22.50ml,计算氯化钠的含量。0.9862

※22、用双硫腙测定Cd2+溶液的吸光度。当Cd2+溶液的浓度为14μg/100ml时,在最大吸收波长 (λmax=520nm)处测得吸光度为0.440,吸收池厚度为2cm,求其比吸光系数和摩尔吸光系数。 (已知MCd =112.4g.mol—1)1.57*10ml·g·cm;1.76*10L·mol·cm

23、在含0.1851g纯K2Cr2O7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KI和H2SO4,析出的I2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终点时用去31.46ml,求Na2S2O3溶液的浓度。(已知M K2Cr2O7 =294.18g.mol—1)0.1200mol/L

24精密称取H2O2溶液25.00ml,置于250ml容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再精密吸取稀释液25.00ml,加硫酸酸化后,以0.02045mol/L的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用去39.74ml,计算试样中H2O2的含量. (已知 M H2O2 =34.02g.mol—1)27.64g/L 25. 称取可溶性氯化物样品0.2196g,溶解后加入30ml0.1245mol.L-1 的AgNO3溶液,过量的AgNO3用0.1265 mol.L-1的NH4SCN标准溶液返滴定,终点时用去7.50ml,试求试样中氯的含量。0.4498

(已知Mcl =35.45g.mol—1) 26、称取食盐试液20.00ml,加入铬酸钾指示剂后,用0.1106mol/L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用去26.70ml,计算每升溶液中含氯化钠多少克。(已知MNaCl =58.44g.mol—1)8.629g

27、称取某矿样0.4326g,经化学处理后,称量SiO2的质量为0.2932g,求矿样中SiO2的含量。0.6778

28、称取某矿样0.2632g,溶解后沉淀为Fe(OH)3,然后灼烧为Fe2O3,称得其质量为0.2306g,求试样中Fe的含量。0.6128

29、称取某矿样0.2632g,溶解后沉淀为Fe(OH)3,然后灼烧为Fe2O3,称得其质量为0.2306g,以Fe3O4表示结果,其含量是多少?0.8467

30、已知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浓度为0.01800mol/L,求该标准溶液对Fe的滴定度。(已知MFe =55.85g.mol—1)0.005026g/ml

75、莫尔法所用得指示剂是 ,佛尔哈德法所用得指示剂是 。

76、佛尔哈德法在 溶液中进行滴定,酸度一般控制在 ,此法得最大优点

是 。

77、在沉淀滴定法中用 基准物质标定硝酸银标准溶液;在配位滴定法中用

21

4

-1

-1

5-1-1

基准物质标定EDTA标准溶液。

78、配位滴定法的滴定方式有 、 、 和 。

2+2+

79、在水的硬度测定中,pH的调节为 ,以 为指示剂测定Ca、Mg总量。

80、氧化还原滴定中,两电对条件电位的差值Δφ?值越大,滴定 也越大,可选择的 越多,当Δφ值 时,氧化还原指示剂可得到满意的滴定终点。

81、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取决于 ,能完全反应的条件是 。

82、氧化还原滴定中,标定最常用的基准物质是 ,标定最常用的基准物质是 。

83、玻璃电极在使用前应在蒸馏水中浸泡 以上,其使用温度一般为 。 84、光是一种电磁波它既具有 ,又具有 。

85、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中,显色反应的条件是 、 、

和 。

86、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中,可选择的参比溶液的类型有 、 、

和 。 2.解释下列名词:

1、分析化学:是化学学科的重要分支,是研究获取物质组成、含量和结构等化学信息的分析方法及

有关理论的一门科学。 2、沉淀形式:在沉淀法中,被测组分与试样溶液分离而析出的沉淀物质称为沉淀形式。 3、 称量形式:沉淀形式经烘干或灼烧处理后,供最后称量的物质称为称量形式。 4、 标准溶液:已知准确浓度的溶液。

5、 恒重:指样品连续两次干燥或灼烧后的质量不超过某一规定值,一般要求为0.2mg, 《中国药典》规定为0.3mg。

6、滴定突跃:在化学计量点附近溶液pH值的突变,称为滴定突跃。 7、终点误差 :由于滴定时,指示剂的变色与化学计量点不相符合所引起的相对误差。 8、绝对误差:指测量值与真实值之差。

9、绝对偏差:指单个测量值与一组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之差。 10、吸留:由于吸附而留在沉淀内部的共沉淀现象称为吸留。

11、相对平均偏差:指平均偏差与平均值之比,常用百分数表示。

12、平均偏差:表示各次测定值的偏差绝对值的平均值。

13、聚集速度:沉淀形成过程中,离子之间互相碰撞聚集成晶核,晶核再逐渐长大成为沉淀的微粒,这些微粒可以聚集为更大的聚集体。这种聚集过程的快慢,称为聚集速度。

14、定向速度:构晶离子按一定的晶格排列成晶体的快慢,称为定向速度。

15、共沉淀现象:在进行沉淀时某些可溶性杂质同时沉淀下来的现象。

16、后沉淀现象:当沉淀析出后,在放置过程中,溶液中的杂质离子漫漫在沉淀表面上析出的现象 17、再沉淀:将沉淀过滤洗涤之后,重新溶解,再加入沉淀剂进行二次沉淀的过程。

18、陈化:亦称熟化,即当沉淀作用完毕以后,让沉淀和母液在一起放置一段时间,称为陈化。 19、均匀沉淀法:在一定条件下,使加入沉淀剂不能立刻与被测离子生成沉淀,然后通过一种化学反

应使沉淀剂从溶液中慢慢地均匀的产生出来,从而使沉淀在整个溶液中缓慢地、均匀地析出。这种方法称为均匀沉淀法。

20、换算因数:被测组分的摩尔质量与沉淀形式摩尔质量之比,它是一个常数。若分子、分母中主体

元素的原子数不相等,应乘以适当的系数,这一比值称为“换算因数”,亦称“化学因数”。

21、银量法:利用生成难溶性银盐反应的沉淀滴定法。

22

?

22、平均偏差:表示各次测定值的偏差绝对值的平均值。

23、指示剂的僵化现象:某些金属指示剂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滴定时EDTA

与MIn的交换缓慢,终点拖长,这种现象称为指示剂的僵化现象。

24、配位效应:由于其他配位剂的存在,而引起金属离子发生副反应,使金属离子参加主反应的能

力降低的现象。 25、条件稳定常数:用副反应系数将KMY校正到某些条件下的实际稳定常数KMY′ ,KMY′称为条

件稳定常数。 26、条件电位:在一定条件下,氧化态和还原态的分析浓度均为1mol·L时,校正了各种外界因素

影响后的实际电位。 27、碘量法:利用I2的氧化性或I-的还原性进行测定的氧化还原滴定法。 28、高锰酸钾法:以KMnO4为标准溶液的氧化还原滴定法。

29、重量分析法:是通过称量物质的质量来确定被测组分含量的方法。

30、电位分析法:通过测定原电池的电位差或电位差的变化,测定样品溶液中被测组分含量的电化学

分析法。 31、不对称电位:当玻璃膜两侧溶液的氢离子活度相等时,膜电位应该等于零,但实际上总存在1~30mV

的电位差,这种电位差称为不对称电位。 32、标准曲线:以吸光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的A—C关系曲线。 33、吸光系数:光的吸收定律中的比例常数K称为吸光系数。

34、光的吸收定律:当一束平行的单色光通过均匀、无散射现象的溶液时,在入射光的波长、强度以

及溶液的温度等保持不变的条件下,该溶液的吸光度与溶液浓度及液层厚度的乘积成正比。

35、指示电极:指能指示被测离子活(浓)度的电极。

36、参比电极:指不受被测离子活度的影响,具有已知恒定电位的电极。

37、摩尔吸光系数:指在波长一定时,溶液浓度为1mol·L-1,液层厚度为1cm时的吸光度。 38、比吸光系数:指在波长为一定时,溶液浓度为1%(g·cm-1),液层厚度为1cm时溶液的吸光度。 39、吸收光谱 :在不同波长下测量浓度一定的物质对光吸收的程度,以波长为横坐标,以吸光度为

纵坐标所绘制的曲线。 40、透光率:透过光的强度It与入射光强度I0之比称为透光率。

41、化学计量点:标准溶液与被测物质完全反应时,称反应达到了化学计量点。 42、沉淀滴定法:是以沉淀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法。

43、配位滴定法:是以配为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法。

44、氧化还原滴定法:是以氧化还原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法。 45、酸碱滴定法:是以水溶液中质子的传递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法。 46、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差值。

47、萃取效率:指萃取的完全程度,通常用萃取百分率表示。萃取百分率为被萃取物在有机相中的总

量占被萃取物在两相中的总量的百分数。 48、分配比:体系达到分配平衡时,溶质在有机相中的总浓度与在水相中的总浓度之比称为分配比。 49、滴定终点:当指示剂发生颜色变化时,立即停止滴定,这一点称为滴定终点。 50、相对误差:指绝对误差与真实值的比值,常用百分率表示。 51、相对偏差:表示某次测量的绝对偏差在平均值中占的百分率。

-1

23

搜索更多关于: 2007级分析化学练习题 的文档
2007级分析化学练习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mycv019wx02ra61xneo_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