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执业医师《流行病学》考点详解
流行性感冒 一、病原学
1、流感病毒基本结构
最外层:血凝素(HA)、神经氨酸酶(NA) 中间层:蛋白质外壳 内层:核衣壳 2、抗原变异
抗原漂移(Antigentic drift):是指流感病毒亚型内部经常发生的小幅度变异,属于量变。引起流感局部中小型流行。
抗原转换(Antigentic shift):是指流感病毒抗原变异幅度大,形成新亚型,属于质变。引起流感世界性大流行。
变异机理:抗原漂移主要是病毒抗原基因突变以及宿主对病毒的选择作用的结果。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配。
3、分类
甲:抗原变异最强,世界性大流行; 乙:变异较弱,中小流行; 丙:抗原稳定,引起散发病例。 4、致病力 5、免疫力
(1)、体液免疫:血凝素抗体是主要的保护性抗体; (2)、细胞免疫; (3)、局部免疫。 二、流行特征
1、时间分布:季节性、周期性、长期变异、暴发; 2、年龄分布:年龄越大,发病率越低;
3、地区分布:先城市后农村、先平原后山区、沿交通沿线发展。 三、流行过程 四、预防策略与措施 五、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糖尿病 一、概述 1、定义和分型
(1)、1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 ):IDDM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2)、2型糖尿病(从主要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相对胰岛素不足到主要以胰岛素分泌缺陷伴胰岛素抵 抗)NIDDM非胰岛素依赖糖尿病;
(3)、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 (4)、妊娠期糖尿病。
三多一少:多食、多饮、多尿、体重减少。 2、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1)、有典型症状,且任何时候血糖≥11.1mmol/L (2)、或空腹血糖(FPG)≥7.0mmol/L;诊断采用该方法。
(3)、或糖耐量试验中,葡萄糖负荷(75g无水葡萄糖)后2小时血糖≥11.1mmol/L(200mg/dL)
二、危险因素
1型糖尿病:遗传因素、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其他环境因素; 2型糖尿病:遗传因素、肥胖、体力活动不足、膳食因素;早期营养、糖耐量受损、胰岛素抵抗、 妊娠、社会经济状况;高血压等。
三、代谢综合征(MS)
肥胖、高血糖、血脂异常(高甘油三脂、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血压 心血管疾病 一、流行特征
发达国家:高血压、脑卒中、冠心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平缓下降。肺心病、风心病很少见;
发展中国家:高血压、脑卒中、冠心病逐年上升,我国上升较快。肺心病、风心病逐年下降。
二、高血压 1、流行特征 (1)、地区分布
1)、经济发达地区和国家一般比经济不发达地区和国家高; 2)、尚未开发的山区和岛屿的'人群患病率一般较低。 (2)、时间分布
1)、发达国家通过全民健康促进和干预控制,患病率明显下降;90年代后部分发达国家患病率又呈上 升趋势;
2)、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呈上升趋势。 (3)、人群分布 1)、年龄、性别
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45岁以前高血压患病率男性 > 女性; 45~59岁男、女两性水平接近; 60岁以上女性 > 男性。
2)、种族、民族、职业、文化程度 (4)、我国特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