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人口增长模式
课程标准:1.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2.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分布、影响。
课标解读:1.世界人口增长的历程及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2.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其地区分布,产生的影响及面临的人口问题。3.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方法。4.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特点及人口问题。
一、人口增长 [情景导学]
日本媒体称,“灾难”是人们在提及日本人口状况时最常使用的词语之一:社会日益老龄化,新生儿越来越少,生育率低于更替水平,人们推迟生育等。
[思考] (1)材料中的“灾难”指的是什么? (2)影响日本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可能有哪些? [提示] (1)日本人口增长速度缓慢。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教材导学]
1.人口增长历史曲线
“J”形曲线,且有快有慢,这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高低有关。 2.人口自然增长率
一定时期内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相减的得数。 3.影响人口增长快慢的因素 (1)生物学规律。
(2)其他因素: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领域的多种因素。 (3)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人口自然增长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低和人口基数大小的共同影响。例如,我国目前虽然人口自然增长率不高,呈下降趋势,但每年增加的人口数量依然相当庞大。
二、人口增长模式 [情景导学]
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公布:0~14岁人口占16.60%,比2000年人口普查下降6.29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
[思考] (1)数据反映了我国人口增长具有怎样的特点? (2)存在怎样的问题?
[提示] (1)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 (2)人口老龄化突出。 [教材导学]
1.“高—高—低”模式
2.“高—低—高”模式
3.“低—低—低”模式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从死亡率的下降开始的原因
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使人们逐步摆脱了完全依赖自然环境的状况,人们的营养水平和保障生命的各种条件,特别是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改善,也就是说人们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都是死亡率下降的必要条件。可见,生产力的发展对死亡率的作用是直接的,这也正是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首先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基本原因。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全世界总体上人口增长模式已处于“现代型”阶段 B.世界各国或地区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具有同步性 C.发达国家基本完成人口增长模式向“现代型”的转变 D.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过程与文化及环境无关
[解析] 不同国家人口增长模式有差别,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与生产力发展水平、文化环境、国家政策等多种因素有关。
[答案] C
2.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 ) A.人口死亡率与发达国家基本持平 B.人口死亡率比发达国家高很多 C.人口出生率比发达国家低 D.人口自然增长率比发达国家低
[解析] 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都比发达国家高,人口死亡率与发达国家基本持平。
[答案] A
探究1 世界人口增长的时空差异 [问题探究]
结合“历史上的人口增长”,探究下列问题。
(1)世界人口的变化经历了哪六个阶段?
(2)公元开始前和公元开始后的人口增长曲线有何不同?说明人口增长速度有何特点? (3)近百年来,人口增长曲线有什么特点?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案] (1)世界人口的变化经历了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中世纪和现代六个阶段。
(2)公元开始前,人口增长曲线比较平缓,说明人口增长速度较慢;公元开始后,人口增长曲线比较陡直,说明人口增长速度很快。
(3)近百年来,人口增长曲线特别陡直,说明世界人口增长迅速。 [归纳总结]
1.世界人口增长的时间变化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世界人口的自然增长速度总体上呈现逐渐加快的趋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