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人口增长模式的空间差异及人口问题
3.我国的人口问题及对策
我国人口问题比较特殊,既有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人口增长速度过快的问题,也有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这是因为虽然我国的自然增长率较低,但是由于人口基数大,所以增长速度较快。除此之外,我国在人口上还存在着其他不合理问题。具体如下表所示:
人口问题 人口性别结构不合理(男性比重偏高) 人口素质较低 人口地区分布不平衡 解决措施 调整计划生育政策,转变人口生育观念 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提高人口素质 加强经济建设,提高和改善落后地区的社会经济条件 积极发展交通、经济,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增加就地就业机会 发展社会保障事业,增加就地就业岗位和机会等 人口流动规模大 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独生子女家庭增多 [对点训练]
下图表示“某地区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过程”。据此回答1~2题。
1.与“人口自然增长率迅速降低,高龄人口比例缓慢增加”对应的期间是( ) A.Ⅰ期 B.Ⅱ期 C.Ⅲ期 D.Ⅳ期 2.在Ⅰ期( )
A.人口急剧膨胀 B.人口老龄化 C.人口增长停滞 D.人口平均寿命较短
[解析] 本题组以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为切入点,综合考查学生对人口增长模式转变过程的理解及读图分析能力。第1题,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读图可知,第Ⅲ阶段,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而同期的死亡率相对稳定,人口自然增长率迅速降低,同时,Ⅲ阶段的死亡率很低,意味着人口寿命延长。因此,人口老龄化现象逐渐显现,高龄人口比例缓慢增加。第2题,在第Ⅰ阶段时,人口出生率高,死亡率高,但出生率仍然高于死亡率,人口缓慢增长;又由于死亡率高,反映出人口平均寿命较短。
[答案] 1.C 2.D
一、教材P2~P3 活动思考
1.人口自然增长率:埃及1.81%,美国0.6%。
2.计算结果表明埃及人口增长速度快,美国人口增长速度慢。
3.2010年,埃及自然增长的人口约是146.8万,美国自然增长的人口约是185.6万,美国自然增长的人口更多一些。
二、教材P3 活动思考
1.发达国家:工业化程度高,现代化大生产要求劳动者必须具备较高的知识水平和劳动技能,并接受系统的教育和技术培训,因而参加劳动的人口年龄会较大,劳动力培训费用高,对家庭造成的经济压力较大,导致出生率下降;经济发达,老年人的社会保障程度高,对子女的依赖程度低,出生率低;受教育程度高,受传统生育观影响小。
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程度低,手工劳动者不需要接受较高的教育,因而参加劳动的人口年龄较小,劳动力培训费用低廉,对家庭造成的经济压力较小,所以出生率高;经济欠发达,老年人的社会保障程度低,对子女的依赖程度高,出生率高;受教育程度低,受传统生育观
的影响大,不易接受新的生育观。
2.略。
三、教材P4~P5 活动探究
1.唐代妇女平均初婚年龄为18.7岁。
2.我国当代妇女初婚年龄不得早于20周岁,唐代妇女初婚年龄(18.7岁)比现行法定初婚年龄小。
3.初婚年龄小,意味着初次生育时间提前,生育期长,就容易造成出生率高。 4.晚婚晚育使世代间隔的时间延长,人口增长减缓,能够有效地控制人口数量。 四、教材P6~P7 活动实践
艾滋病,通俗地讲,就是人体免疫系统被一种叫做HIV的病毒所破坏,因此身体丧失了抵抗力,不能与那些对生命构成威胁的病菌战斗,从而使人体发生多种不可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后导致被感染者死亡的一种严重的传染病。典型的艾滋病期,有的学者称其为致死性艾滋病,是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最终阶段。此期具有三个基本特点:①严重
的细胞免疫缺陷;②发生各种致命性感染;③发生各种恶性肿瘤。艾滋病的终期,免疫功能全面崩溃,病人出现种种严重的综合病症,直至死亡。
五、教材P9 活动探究
1.读表可知,我国历史上人口数量变动的特点是:起伏不定,时多时少,时快时慢。当发生自然灾害或朝代更迭时,人口增长缓慢;当风调雨顺、政局稳定时,人口增长迅速。但我国人口数量总体上是不断增长的。
2.根据各地人口普查的材料填充表格。
3.绘制曲线图首先确定横纵坐标表示的变量,一般用横坐标表示年代,用纵坐标表示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大小。第二步是根据数据在坐标系内确定点。第三步把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4.根据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的特征和有关的数据指标判断所属的人口增长模式。
人口金字塔图的判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