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金字塔的每一层代表一个年龄组的人口,上部代表老年人,下部代表少年儿童,中间为青壮年;左半部分代表男性,右半部分代表女性;水平方向的长度表示男性和女性人口的数量或各自在总人口中所占的百分比。根据金字塔图所反映的人口年龄构成特点可将其划分为三种类型:年轻型、成年型和老年型。具体判读技巧:
1.读构成:可直接读出该地区不同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2.定类型:年轻型和成年型人口金字塔图对应“高—低—高”型的人口增长模式,其中年轻型人口处于加速增长阶段,成年型人口处于增长减缓阶段;老年型人口金字塔图对应“低—低—低”型的人口增长模式。
3.析变化:从年轻型到老年型的正常转变。其变化主要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受人口自然增长的影响,人口增长模式由“高—高—低”型到“高—低—高”型再转变到“低—低—低”型。
4.特殊变化:下面左图中表示青年男性人口所占比重异常偏小,这最可能是战争影响的结果;中间图中表示青少年人口所占比重较低,这是人口负增长的结果;右图中表示青年女性人口的比重异常偏大,这可能是由于该地发展了服装、纺织等有利于女性就业的产业部门。
[常见变式图]
由图可以看出,第一种,扩张型。下宽上窄,呈真正的金字塔型。这种类型表明少年儿童人口比重大,而老年人口比重小,是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长期都高的结果。这种类型的人口主要是育龄人口比重高,如果不降低生育水平,它未来的人口再生产趋势就是迅速增长,不断扩张。
第二种,静止型。各年龄组人口的比重大致均衡,像一个清真寺的顶部塔形。这种类型的出生率与死亡率差不多,它未来的人口再生产趋势是稳定的零左右的增长。如果出生率进一步下降,就会过渡到第三种类型。
第三种,收缩型。底部收缩,上部变宽。这种类型表明少年儿童比重缩小,老年人口比重增大,是出生率长期下降的结果。这种类型的人口问题主要是育龄人口比重低,如果生育水平不变,它未来的人口再生产趋势将呈负增长,人口缩减。
[专题训练]
1.下图是某市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的户籍人口示意图,该市的平均期望寿命已提高到78岁。图中反映的该城市的人口增长模式是( )
A.“高—高—低”模式 B.“高—低—高”模式
C.“高—高—高”模式 D.“低—低—低”模式
[解析] 图中显示该市的出生率低,材料中说该市的平均期望寿命已提高到78岁,说明死亡率低。
[答案] D
读“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金字塔图”,回答2~3题。
2.0~4岁年龄段人口比例相对升高的原因是( ) A.新生儿死亡率下降
B.生育旺盛期的育龄人口比例较高 C.社会经济条件改善 D.计划生育执行不严 3.金字塔结构显示( )
A.性别比例失调严重 B.人口死亡率高 C.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D.青少年人数少
[解析] 本题以人口年龄金字塔图为情境材料,考查人口自然增长的相关知识及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和有效信息提取能力。第2题,从年龄组来看,20~24岁人口比例偏大,该年龄段处于生育旺盛期,因此导致0~4岁年龄段人口比例相对升高。故选B项。第3题,由人口金字塔图的塔型可知,我国人口增长模式为“三低”型,因此人口自然增长率低,故选C项。
[答案] 2.B 3.C
下图示意我国不同生育率方案预测的2050年人口结构。读图完成4~5题。
4.c方案与a方案的人口结构比较,差异最大的是( ) A.人口性别比 C.青壮年人口比重
B.老年人口比重 D.少儿人口比重
5.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判断,三种生育率方案( ) A.a方案较合理 C.c方案较合理
B.b方案较合理 D.均不合理
[解析] 解答本题组的关键是明确人口结构图的含义。第4题,比较a方案和c方案两图可知,a方案少儿人口比重小,而c方案少儿人口比重大。第5题,分析三种生育率方案可知,a方案生育率太低,导致老年人口比重太大,老龄化问题严重;c方案生育率较高,导致少儿人口比重较大,出现人口增长过快问题;b方案生育率下人口年龄结构比较合理,故该方案较合理。
[答案] 4.D 5.B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