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中放入了两个肉粽子,一个红枣粽子和一个豆沙粽子.
根据以上情况,请你回答下列问题:假设小邱从白盘中随机取一个粽子,恰好取到红枣粽子的概率是多少?若小邱先从白盘里的四个粽子中随机取一个粽子,再从花盘里的四个粽子中随机取一个粽子,请用列表法或画树状图的方法,求小邱取到的两个粽子中一个是红枣粽子、一个是豆沙粽子的概率. 22.(8分)如图,抛物线y?ax?知B点坐标为(4,0).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试探究△ABC的外接圆的圆心位置,并求出圆心坐标;
(3)若点M是线段BC下方的抛物线上一点,求△MBC的面积的最大值,并求出此时M点的坐标.
23x?2(a≠0)的图象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C点,已2
23.(8分)图1是某市2009年4月5日至14日每天最低气温的折线统计图.图2是该市2007年4月5日至14日每天最低气温的频数分布直方图,根据图1提供的信息,补全图2中频数分布直方图;在这10天中,最低气温的众数是____,中位数是____,方差是_____.请用扇形图表示出这十天里温度的分布情况.
24.(10分)如图,已知点A,C在EF上,AD∥BC,DE∥BF,AE=CF. (1)求证: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2)直接写出图中所有相等的线段(AE=CF除外).
25.(10分)如图,在Rt△ABC中,∠ACB=90°,CD 是斜边AB上的高
(1)△ACD与△ABC相似吗?为什么? (2)AC2=AB?AD 成立吗?为什么?
26.(12分)如图,已知抛物线y=
12
x+bx+c经过△ABC的三个顶点,其中点A(0,1),点B(﹣9,10),3AC∥x轴,点P是直线AC下方抛物线上的动点.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过点P且与y轴平行的直线l与直线AB、AC分别交于点E、F,当四边形AECP的面积最大时,求点P的坐标;
(3)当点P为抛物线的顶点时,在直线AC上是否存在点Q,使得以C、P、Q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若存在,求出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7.(12分)我们常用的数是十进制数,如4657?4?103?6?102?5?101?7?100,数要用10个数码(又叫数字):0、1、2、3、4、5、6、7、8、9,在电子计算机中用的二进制,只要两个数码:0和1,如二进制中110?1?22?1?21?0?20等于十进制的数6,
110101?1?25?1?24?0?23?1?22?0?21?1?20等于十进制的数53.那么二进制中的数101011等于
十进制中的哪个数?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A 【解析】
【分析】
作CD⊥x轴于D,作AE⊥x轴于E,作BF⊥AE于F,由AAS证明△AOE≌△OCD,得出AE=OD,OE=CD,由点A的坐标是(﹣3,1),得出OE=3,AE=1,∴OD=1,CD=3,得出C(1,3),同理:△AOE≌△BAF,得出AE=BF=1,OE﹣BF=3﹣1=2,得出B(﹣2,4)即可. 【详解】
解:如图所示:作CD⊥x轴于D,作AE⊥x轴于E,作BF⊥AE于F,则∠AEO=∠ODC=∠BFA=90°,∴∠OAE+∠AOE=90°.
∵四边形OABC是正方形,∴OA=CO=BA,∠AOC=90°∴∠AOE+∠COD=90°∴∠OAE=∠COD.,,在
??AEO??ODC?△AOE和△OCD中,∵??OAE??COD?OA?CO?,∴△AOE≌△OCD(AAS),∴AE=OD,OE=CD.
∵点A的坐标是(﹣3,1),∴OE=3,AE=1,∴OD=1,CD=3,∴C(1,3). 同理:△AOE≌△BAF,∴AE=BF=1,OE﹣BF=3﹣1=2,∴B(﹣2,4).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坐标与图形性质;熟练掌握正方形的性质,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C 【解析】 【分析】
根据几何体的三视图画法先画出物体的正视图再解答. 【详解】
解:A、B、D三个几何体的主视图是由左上一个正方形、下方两个正方形构成的, 而C选项的几何体是由上方2个正方形、下方2个正方形构成的, 故选:C. 【点睛】
此题重点考查学生对几何体三视图的理解,掌握几何体的主视图是解题的关键. 3.B 【解析】
分析:商场经理要了解哪些型号最畅销,所关心的即为众数.
详解:根据题意知:对商场经理来说,最有意义的是各种型号的衬衫的销售数量,即众数. 故选: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统计的有关知识,主要包括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的意义.反映数据集中程度 的统计量有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等,各有局限性,因此要对统计量进行合理的选择和恰当的运用.4.D 【解析】 【分析】
过A作AD⊥BF于D,根据45°角的三角函数值可求出AB的长度,根据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斜边AC的长即可. 【详解】
如图,过A作AD⊥BF于D, ∵∠ABD=45°,AD=12, ∴AB?AD=122, ?sin45又∵Rt△ABC中,∠C=30°, ∴AC=2AB=242,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解直角三角形,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熟记特殊角三角函数值是解题关键. 5.A 【解析】 【分析】
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一次函数的性质及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判断出函数符合y随x的增大而减小的选项.【详解】
解:A.此函数为一次函数,y随x的增大而减小,正确; B.此函数为二次函数,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错误; C.此函数为反比例函数,在每个象限,y随x的增大而减小,错误; D.此函数为一次函数,y随x的增大而增大,错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