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
评析:题干中的“不考虑外界因素影响”可以有多种理解,大气阻力(浮力)也可以视为外界因素,若不考虑大气阻力(浮力),根据物理知识可以判定“两个袋子同时落地”。
例2.某初级中学学生发现实验室里有一瓶标签破损的无色溶液(如右图所示),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如下探究。
(1)甲、乙、丙三位同学对该溶液作出如下猜想:
甲同学猜想:该溶液是碳酸; 乙同学猜想:该溶液是过氧化氢溶液;
丙同学猜想:该溶液是 。
(2)甲同学刚提出自己的猜想,就遭到乙、丙同学的反对,乙、丙同学反对的理由是 。
评析:第(2)小题的参考答案为“碳酸不稳定,易分解”;而过氧化氢溶液也具有“不稳定,易分解”的性质。因此,乙同学反对甲同学猜想的理由不充分。常温下,根据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性和二氧化碳转化为碳酸的百分含量,难以得到质量分数为5%的碳酸,这才是甲同学猜想错误的根本原因,这显然超出初中化学课程的教学要求。
(2)化学实验不符合实际。
例3.如下图所示,将足量的某铁粉用水均匀地粘在试管内壁上,将试管倒立在装有水的烧杯中。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试管内液面缓慢上升。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水能进入试管的最大体积约为试管容积的1/5 B.该铁粉在试管内发生了氧化反应 C.这一实验可以验证空气的组成不是单一的 D.如把该铁粉改为木炭粉,两者的现象完全相同
评析:铁粉用水粘在试管内壁上,操作上有难度,此实验时间较长,何时可以观察到液面上升1/5,值得商榷。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命题者在与实验相关题目中,首先应尊重事实,考虑实验的可行性,不应主观臆造。如果条件允许,最好切实进行实验,以验证实验的可行性。
(3)试题得分点赋分不够合理。
部分设区市试卷中的试题得分点赋分不够合理。例如,化学用语考查的权重较低,漳州卷关于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考查太少,只有3个(共9分);宁德卷、莆田卷,基础核心知识的填空赋分太低(每空只有1分),而难度较大题目的分值偏重,这是导致试卷平均分偏低的原因之一;同一考点多次重复考查,不利于公平、准确衡量学生的化学学习效果。如福州卷第14题两次考查“硫酸的化学式”这一知识点,且(1)(2)问题设计不够合理,(1)填写物质A、B、C的化学式,(2)要求写出“物质A和C在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若(1)物质填错,(2)化学方程式必然会错,易引起连锁错误。福州卷第15题、17题书写化学方程式均要用到硫酸的化学式,如果学生不会写硫酸的化学式,累积可能失去10分。
(4)试卷排版和图表不够规范,语言表达不严谨。
部分设区市试卷中存在试卷排版和图表不够规范的情况。作为大型终结性考试,试卷美观大方,布局合理,文字、图表格式规范,才有利于考生作答。宁德卷多处出现此类问题,如第1和13题图例清晰度不足,图中文字的字体、字号大小均没有统一。
命题者文字表述不严谨。如多个设区市的试卷中均有涉及pH,但未指明“一定温度”易引起歧义;莆田卷第11题,“家用机器,他能吃进塑料吐出燃料”,“吃进”和“吐出”为比喻,应加引号;莆田卷第12题(2)“磷酸二氢铵溶于水时与NH4NO3相似”,这里的“相似”语意不明,考生不明其意;泉州卷第19题(3)“可推断甲烷一定具备的物理性质”,此处“一定”二字过于绝对,应改为“可能”;三明卷第25题“某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氯化氢”的说法欠妥,通常废水中的氯化氢早已电离为氢离子和氯离子。
三、考试结果分析
1.实测数据分析
表5 2011年各设区市中考化学成绩统计表
州
平均分
55.28
.38 福
门
66厦
德
60.27
宁
田
52.75
莆
州
71.69
.46 泉
州
62漳
岩
67.62
1.5 龙
明
6三
平
71.21
南
及格率/%
难度值
优秀率/%
标准差
.03 .53
50
.15
68
.0 0.6638
30.1
.0 缺
6
5443.01
72.1
0.72
45.9
26.13
.96 .66 63 .11
62
3.3 0.
6
0.2 0.676
6
7.0 0.615
21.0
27.03
1.0 .71
6
0.55
0.0.528
0
292915.63
2841.7
5
29.32
27.89
缺 27缺 26.57
九设区市化学中考成绩比较80.00p.00`.00P.00@.000.00 .00.00%0.00%及格率优秀率福州厦门宁德莆田泉州漳州龙岩三明南平
根据表5数据及直方图可以看出,2011年泉州卷的及格率较高(72.1%),其余各市的及格率不够理想,特别是莆田卷(43.01%)、福州卷(50.53%)、宁德卷(54.0%)的及格率太低,有待今后进一步提高;南平、泉州和龙岩卷的优秀率(分别为51.0%、45.9%、41.7%)偏高,莆田卷的优秀率(15.63%)偏低,均应查找原因,做适当调整。
表6 近年各设区市中考化学成绩统计表
平 2009年 福州 55.75 厦门 60.17 宁德 62.29 莆田 69.60 泉州 74.10 漳州 62.71 龙岩 68.00 三明 66.79 南平 66.83
均 分 及 格 2010年 2011年 2009年 2010年 56.78 55.28 56.00 51.89 50.53 30.02 29.03 66.22 66.38 61.55 63.91 68.15 33.97 30.1 62.05 60.27 57.80 55.1 54.0 31.3 29.0 54 52.75 63.40 46 43.01 18 15.63 78.21 71.69 74.15 77.78 72.1 56.54 45.9 60.22 62.46 62.68 60.02 62.11 17.54 28.66 66.15 67.62 66.00 61.52 63.3 40.88 41.7 63 61.51 68.19 60 60.2 35 21.0 71.48 71.21 63.00 68 率(%) 2011年 优秀 率(%) 2010年 2011 67.0 50 51.0 根据表6数据,从近三年成绩比较分析,大多数设区市较好地落实了“注重双基、能力立意”的命题指导思想,厦门、泉州、漳州、龙岩、三明、南平卷近三年中考化学试卷实测的及格率、优秀率保持相对稳定。福州、宁德、莆田中考化学试卷实测的平均分、及格率、相对较低,应做适当调整。
2.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从我省考生答卷情况分析,存在的普遍问题有:
(1)缺乏坚实的“双基”,没有掌握正确的化学思想、化学方法。 (2)综合运用化学知识分析、解决化学问题能力差。
(3)从得分情况看,实验能力总是学生较为薄弱的部分。初中化学课程改革更加重视实验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从今年各设区市实验题的答题情况看,实验题得分率仍然偏低,学生的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并没有得到有效提高。
(4)答卷中暴露出考生化学用语书写规范问题十分严重。这是我省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多年来一直未能得到有效解决,今年也不例外。例如,结构简式书写错误、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漏写反应条件、“↑”、“↓”等都造成严重失分;化学专用名词书写错误也十分普遍。
四、命题建议与改进要求
1.认真规划考试目标,明确命题要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