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第九集《从闽南语歌曲文化意涵看其在大陆的发展前景》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5 1:10:0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九集《从闽南语歌曲文化意涵看其在大陆的发展前景》。

闽南乡亲遍布世界,近8成台胞的祖籍地为闽南。闽南语歌曲浓缩了闽南文化的精华,深受海峡两岸及世界各地闽南乡亲的喜爱。

祖国大陆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文化的活跃体现在闽南地区的流行音乐领域,就是闽南语歌曲的风行。尤其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海峡两岸开放探亲之后,台湾原创闽南语歌曲更是铺天盖地而入,大街小巷,广播、舞厅、卡拉OK厅里随处都能听到那清新悦耳的旋律、柔情甜蜜的乡语,闽南语音像制品更是出现巅峰热卖的高潮。

闽南语歌曲有人说是“土歌”,准确来说是“乡音”,具有特殊的韵味和魅力。今天,三十岁以上的台湾人,无不是唱着“天黑黑,要下雨”和“爱拼才会赢”等“土歌”长大的。“土歌”给他们的童年带来欢乐,“土歌”给他们的人生带来意志和力量。

歌曲 沈文程《人生舞台》

然而,在轰轰烈烈的场面背后,静下来仔细想想看看,都是清一色从台湾涌进的闽南语歌曲,大陆原创闽南语歌曲几乎空白。直到今日,这种“一边倒”的怪象仍然存在,实是令人费解,令人不安与心痛。

而我们若要分析作为闽南文化起源的闽南祖地的闽南语歌曲发展为何如今仍然不如台湾,就要从台湾闽南语歌曲的特点入手来分析。可以这么说,闽南语歌曲是闽南语族群民众心声的“发声”,不同的内容分别表现了台湾民众不同的社会心理、文化心态。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探悉:

第一类是离别、怀乡、寻根题材的闽南歌曲,表达思念家乡、渴望回归故里的心情。如《望乡调》、《思想起》、《思念故乡》、《港边惜别》《望你早归》、《港都夜雨》、《异乡夜月》、《百家春》、《台东调》、《浪子的祈祷》等。

这一题材的闽南歌曲反映了台湾人民强烈的祖根意识和族群观念。这一社会心理、文化心态受着历史文化因素的深刻影响。

台湾民众是以来自中原而定居闽粤的移民为主,这种移民经历,使台湾文化具有鲜明的移民文化特征。反射在民众的文化心理上,其重要的一个方面就表现为不断追问“我从哪里来”的强烈的祖根意识。个别的持续不断的移民,形成同乡同族聚合而居的村社群落,移民社会的这种地缘性的组合方式,也使他们把家族观念扩大为原乡观念。

歌曲 阿吉仔《思念故乡》

《马关条约》之后,台湾被割让给日本,殖民者强制进行的以灭绝汉民族文化为目的的殖民同化政策,更是将原乡意识发展成为包容更加广泛的民族意识、祖国意识,祖根已不仅是家族的、原乡的祖根,而且是民族的、中国的祖根。

这些历史原因形成的台湾人民的祖根意识和族群观念,体现在早期的移民社会时期,并影响了好几代的台湾民众,传承至今。这种意识就通过台湾人民百唱不厌的闽南歌曲表现了出来。如《故乡》中唱到的“有几间厝,用砖仔砌砌,看起来普通;时常出现我的梦中,彼就是我的故乡”;“那里的人真善良,面上带着笑容,安分守已士农工商,彼就是我的故乡”“想起着可爱的故乡,我意志坚强,在我的打拼奋斗中,你就是鼓励我最大的力量”;“总有一日我会成功,返回去我的故乡”。

歌曲《故乡》

第二类是表达漂泊无依、孤苦伶仃的处境和心情的闽南歌曲。如《乞食调》、《浪子泪》、《浪子的心情》、《流浪的歌声》、《秋风夜雨》、《雨中鸟》等。

这一题材的闽南歌曲反映了台湾人民的边缘心态和“孤儿意识”、“悲情意识”。这种社会心理有其历史渊源。

台湾历史的挫折,首先来自日本帝国主义蓄谋已久的侵略,其次是无能的清政府“宗社为重,边徼为轻”的投降政策。对于台湾民众而言,这种无法主宰自己命运的边缘位置和被出卖的心灵伤害,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下,形成了“孤儿”兼“弃儿”的悲情意识。 历史上曾经命运多舛的台湾,如今,经济发展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但又因为当局以各种理由阻挠与祖国大陆的统一,长时间和海峡彼岸实行对峙。两岸关系时而缓和,时而紧张,至今“三通”难通,两岸之间的交流和交往还有诸多不便,这种反复不定的过程,难免造成台湾同胞思想和价值观上的混乱,并使他们对命运经常感到无奈和茫然,有着厚重的悲情意识。一些闽南歌曲就表现了台湾人民这种边缘心态。如《浪子泪》中唱道的“流浪流浪的生涯,想着流泪,流浪子的心内,痛苦滋味谁人知,谁人愿意奔波四海,谁人愿意流浪天涯,浪子心情谁人知”。再如《浪子回头》中唱到的“过去繁华付流水,如今孤单放声悲,熟悉的城市,这是他乡的深更,流浪的海鸟,你的故乡在那里?浪子回头要回头,厝内父母已年老,无人敬孝,浪子回头紧回头”等等。

歌曲 叶启田《浪子的心情》

第三类是表现抗争、拼搏、开拓精神及励志的闽南歌曲。如《爱拼才会赢》、《过着幸福的日子》、《有酒矸通卖无》、《一定会成功》、《憨人歌》、《人生舞台》、《忍》等。这一类主题的闽南歌曲体现了台湾民众的拼搏开拓和冒险犯难的精神与心态。拼搏开拓与冒险犯难,是台湾移民拓殖性格形成互相联系的一体两面。台湾移民在其迁徙和创业过程中所遭遇的特殊困难和曲折,为这一复杂性格的形成提供了客观的土壤。这一精神既体现在最初的土地拓垦上,也表现在今日的经济发展中。

在20世纪60年代台湾经济的繁荣,正是一大批中小企业者拎着一只皮包,走遍世界去开发市场,从而带来台湾经济的繁荣。这种精神无疑是移民拓展性格与传统的发扬。闽南歌曲《爱拼才会赢》,准确地抓住了台湾人民开拓精神的这个拼的典型性格特征,因此作为民众心声的概括与传递,这首歌曲长久流行不衰。再如《云过天就清》中唱到的“不通怨叹不通悲伤命运来造成,人生路程多风霜,谁人无波浪,虽然过去放荡半生,只要你好歹会分明,云过天就清,只要意志坚定,创造前程,也有光明的人生”等。

歌曲 林翠萍《一定要成功》

第四类是爱情、相思、失恋题材的闽南歌曲。如《三声无奈》、《我有一句话》、《阮不知啦》《我的青春》、《相思叹》、《黄昏再会》、《心茫茫》、《六月茉莉》、《月夜愁》、《初恋思君》、《送君珠泪滴》等。

这类歌曲较多的是弱女子希望男子(情郎)的疼惜,不要变心,或等待心上人的再来。如《白牡丹》中自比为花朵,等君来挽(采摘),甘愿给君插花瓶。《青春赌一摆》写到薄情郎

花言巧语骗取了感情,后一去无回,“过去我真情真义,用心对待你,你对我假情假义,花言加巧语,女人的一生,青春赌一摆,我不再相信你”。

当然,新时期的闽南歌曲也有很多以爱情为主题的,但更多地是对美好爱情、美好生活与幸福未来的向往与期冀。如《六月天》中唱到的“若是风台天我会陪伴你,地震的时我会保护你,啊爱你的心请你免怀疑,希望咱的感情像六月的天气”。

歌曲 凤飞飞《送君珠泪滴》

第五类是反映生产劳动的闽南歌曲,特别是农、渔业生产有关的民谣,以及反映一般日常生活的歌谣。如《茶山相褒》、《农村曲》、《天黑黑》、《茶》、《牛犁歌》、《补破网》、《讨海掠鱼人》、《三轮车夫》、《烧肉粽》等。

这一主题的闽南歌曲体现了台湾人民节俭、勤劳、务实、精明的精神品质,这与台湾移民的特殊经历和历史上长期受海洋商业文化影响有关。

台湾人民经常唱的《烧肉粽》,就是体现这一题材的闽南歌曲。再如《有酒矸通卖无》中唱道:“透早着出门,拼到日头要黄昏,为着顾三当街头巷尾四界钻,有酒矸通卖无,有酒矸通卖无,艰苦我不惊风雨我照行”,与渔业生产有关的歌曲《讨海掠渔人》中唱道:“离乡背井船离港,阮是讨海掠渔人”,“掠渔人掠渔人,希望有渔来入网,拖拖拖渔网,船入大海惊风台掠渔人悲哀啥人知”等。

歌曲 叶启田《有酒矸通卖无》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相对于闽南地区较为单一的历史脉络,台湾曲折而悲情的特殊历史背景,给了台湾闽南语流行歌曲更为广泛的历史社会资源,因此虽然闽南语歌曲的起源(比如锦歌、褒歌、采茶山歌等)都是来自福建祖地,但是却发展的更为茁壮。再加上台湾在近现代过程中更多的受到来自日本、欧洲的音乐影响,在流行歌曲的市场运作上也更商业化,拥有更多闽南语歌手、创作人才,因而“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也就不足为奇了。

反观大陆的闽南语歌曲创作,音乐界也一直在反思,比如厦门的音乐人叶宏民先生就认为,首先要突破的一点就是观念的局限性。只有引进全新的音型、节奏与配器方法,大胆创新,敢于融入时代新理念的创作,才更有可能产出佳作。另外还需要培养一批对闽南语歌曲真正投入的创作及演唱队伍。

应当肯定,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大陆闽南语歌曲的创作及演唱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与此同时,参与者也越来越多,这是可喜之处。最近几年连续在闽南地区轰轰烈烈开展的各种“闽南语歌曲大奖赛”成为推动这一运动的旗帜。而越来越多的商业机构的参与,无疑使得闽南语歌曲得到更多的资金支持的社会影响力。

2003年,福建省文艺音像出版社、福建歌华音像有限公司与首届“施琅杯”中华闽南语歌曲电视大赛组委会签约,为首届“中华闽南语歌曲电视大赛”中产生的十大金曲、优秀歌手以及决赛的盛况提供专业的音像制品制作和包装,以CD、VCD、DVD、MTV、磁带等形式向中国大陆、港澳台地区及全球华人圈推广发行,打造闽南语音乐精品。此次中华闽南语歌曲电视大赛又被称为歌坛文化寻根之旅,在海内外华人圈中引起强烈反响,并吸引了近千名歌手及音乐人报名参赛。

歌曲 吴晓燕 《鹧鸪飞》

另外,“中华闽南语歌曲青年歌手电视大赛”在过去的16年间已举办过7次, 2004年的大赛在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的大力支持下,在历届比赛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福建、广东等省市和港澳台地区的参赛选手超过六百人,泉州、漳州、厦门分别设立了选拔赛赛区,经过层层筛选,最终有18名选手脱颖而出,进入2004年4月27日在泉州举办的“中华闽南语歌曲青年歌手电视大赛”的总决赛。

此次总决赛中,闽南地区的参赛歌手表现非常不错,二等奖全部被他们包揽。参赛的曲目既有传统题材,又有许多乡情谚语。尤其是反映两岸一家亲的歌曲,用乡音吟唱起来,更是情真意切,下面就让我们来欣赏。

歌曲 许思颖 《同顾一个家》

来自泉州兄弟黄文彬、黄宝生以一首自己写的歌------《兄弟情深》,获得了本次“中华闽南语歌曲青年歌手电视大赛”的冠军,他们虽然不是专业歌手,但是他们在决赛中的表现非常专业,表演十分动情。

歌曲 黄文彬、黄宝生 《兄弟情深》

闽南地区的闽南语歌曲发展到如今,已经更注意于原创音乐人的培养,首届“闽南语原创歌曲大赛”五月在厦门启动。下一集的系列节目我们将和您共同关注《两岸闽南语歌曲文化认同及其推动》。

第九集《从闽南语歌曲文化意涵看其在大陆的发展前景》.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n3cj7ocb09o8y29xxd2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