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5人音版六年级下音乐教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4 21:48:4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3、初听乐曲片段,感受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

聆听后师生交流、思考:音乐对影片起到什么作用?教师启发学生把音乐所表现的意境与影片的名字和故事内容相联系来谈谈。

小结后,再次播放此片段,让学生闭目聆听,想象音乐所表现的电影画面。 4、聆听乐曲的第一部分,听出主题重复时的变化。 (1)第一遍听,听出主题出现的次数。(3次)

(2)第二遍听,听出主题在音色和力度上的变化。引导学生听出主题由钟琴奏出,后加人弦乐嚣、木管乐器和铜管乐器,在力度上不断加强。也许学生对钟琴的音色记忆不深,教师与学生回顾《糖果仙人舞曲》当中的片段,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3)第三遍听,边听边哼唱主题,感受与体验主题在音乐要素上的变化。请学生在钟琴和铜管演奏主题出现时,分别用“ding”和“du”或“beng”来哼唱。 5、完整地聆听乐曲,整体感受音乐所表现的魔幻、神秘的印象和气氛。 6、再次聆听全曲,听后请学生谈谈乐曲营造了怎样的气氛,并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乐曲是通过哪些音乐要素来营造这种气氛的。 (二)演唱歌曲《飞天曲》。 1、导人:

从复习聆听《木星——欢乐使者》片段人手,回顾乐曲所表现的意境,然后导人本课的学习。

2、学唱歌谱。 结合“编创与活动”中的识读乐谱活动进行。 (1)出示两条节奏,听辨出老师拍击的是哪一条。

(2)学生练习拍击以上两条节奏,熟悉掌握歌曲的节奏。第一条节奏是歌曲的引子部分,第二条节奏是歌曲第二乐段的第三句,歌中的三连音节奏改成学生容易拍打的节奏。

(3)播放歌曲《飞天曲》,请学生边听边找出这两条节奏在歌曲中的位置。教师边弹奏这两句旋律,让学生边听边拍击,同时用“啊”哼唱旋律。 (4)分组独立视唱下面的旋律,提示学生注意唱准两处八度大跳。

(5)完整地跟教师的琴声哼唱歌曲的旋律。自于歌曲采用的节奏较多,如:附点八分节奏、切分音、跨小节切分以及三连音、后半拍起等,学生不易掌握其节奏和时值,

教师要求学生边划拍边哼唱旋律,换气记号的地方提示学生换气要快,旋律中标有延长音记号“冬”的地方先不要作延长,待唱熟练或学唱歌词时再作处理。 3、学唱歌词。学唱时,教师应结合歌词内容和我国航天事业所取得的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引导他们用自信、豪迈的歌声来表达。另外,注意以下几个地方:

(1)唱准几个八度大跳的音准和三连音的时值;唱好带“一”的地方,此处时值很短且又在弱拍上,不要为了唱出装饰音而加重音、拖长时值,要唱得短促、灵巧。

(2)第二乐段的第三乐句较长,旋律一气呵成,乐句中间换气记号的地方、跨小节切分音延长以及其后半拍进入是歌曲演唱的难点,演唱时要注意保持其乐句的连贯性。

(3)歌曲中延长音的地方,其时值根据演唱的需要,做适当的时值延长,演唱时看老师的指挥或边唱边划拍来掌握。

4、有感情地、完整地演唱歌曲。引导学生根据旋律的走向,选择合适的力度变化,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来表现。

第一乐段,领唱或男女生小组唱;第二乐段,全班齐唱,按歌谱中标记的力度记号演唱;第三乐句的扩充句在反复时,旋律上行至歌曲的最高音,此处用渐强的力度,唱得坚定、有力,表现出中华儿女“为人类创造新文明”的豪情壮志。 三、全课总结。

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第2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火车来了》,做自制乐器的“编创与实践”活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教学:

演唱歌曲《火车来了》

1、从复习聆听乐曲《火车托卡塔》人手,回顾乐曲中模拟火车的汽笛声和车轮的滚动声,以火车的印象引入本课的学习。

2、初听歌曲范唱,感受歌曲欢快、热烈的情绪。聆听前,教师简单地介绍一下歌曲的时,代背景。

3、歌曲速度较快,情绪欢快热烈,是一首四二、四三拍反复变换的变拍子歌曲,不易掌握。在学唱前,教师采取多听范唱来帮助学生熟悉歌曲的旋律与节拍,通过一些感受变换拍子的小游戏来辅助学习。

(1)听范唱,听出歌曲中模拟火车行进时的隆隆声。歌曲在前奏和间奏同音反复的地方都模拟了火车的隆隆声,让人身临其境。

(2)听范唱,随音乐用人声模拟火车的声音。

(3)听范唱,分析歌词部分开始的十小节旋律,并请学生在每小节的左上角标出相应的拍号。复习变拍子的知识。

4、学唱歌曲: (1)根据各班学生的识读乐谱的能力,采取先识谱再唱词或直接学唱歌词的方式进行,视唱旋律时,建议教师要求学生划拍视唱,把握好拍子的变换;要引导学生理解歌词所表达的情感,注意启发他们以情带声,把握好演唱的速度和力

度的变化,表现出歌曲欢快、兴奋的情绪。

(2)歌曲中出现了许多表情符号,如保持音、装饰音(上滑音、下滑音)、速度变化(渐快、稍慢)以及力度变化(<、_、s、mf、pp)等,对于这些知识的学习及应用,应建立在感知的基础上,如请学生先看谱听范唱,提示他们关注这些记号;请他们说说这些记号怎样演唱,为什么要这样演唱;它们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等。

(3)学唱歌词时,从歌词中启发学生理解“铁路修到新疆,火车开进新疆,新疆人们载歌载舞,从此幸福生活万年长”的喜悦心情,唱出歌曲欢快、兴奋的情绪。

(4)衬词及上滑音、下滑音要唱得自然而富有民族风味。教师介绍新疆柯尔克孜族 的民俗风情,以及歌词中提到的本民族特有的乐器——“库木孜”;学唱时,指导学生多听范唱、多模唱。

5、自制几个小型弹拨乐器和打击乐器,与同伴一起合作表演歌曲。用橡皮筋、纸盒等身边材料,自制简易乐器,参与到前奏、间奏的伴奏中;也用人声模拟火车前进的声音,以烘托演唱的效果。 三、全课总结。

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第3课时

教学内容:聆听乐曲《瀑布》片段,认识民族管弦乐队演奏图,复习两首歌曲,做“活页习题”。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教学:

聆听 民族管弦乐《瀑布》片段

1、先复习聆听乐曲《晨景》或《雪花飞舞》等描绘大自然景象的音乐片段。 2、初听乐曲,想象音乐所表现的意境。聆听前设问:听到这首音乐,你会联想到什么样的大自然景象?学生听后自由回答,然后教师再揭示曲名,简单介绍:乐曲是指挥家阎惠昌创作的交响音画《水之声》的第一乐章,描绘了山泉由少到多、最后终于汇成瀑布一泻千里的壮观情景。

3、再听乐曲,听出表现瀑布飞泻的音乐和演奏的乐器。(先是弹拨乐组与打击乐组以极弱至极强的力度,奏出犹如泉水暗涌的音调。随后,拉弦乐器和吹管乐器组也运用此音调加入其中,伴随着这些音调的出现,定音鼓、小鼓、钹、锣等打击乐器由弱至强的演奏。

聆听前,教师借助李白的诗《望庐山瀑布》或图片,激发学生的联想与想象。设计一些活动,丰富学生的音乐体验,如:

(1)当听到瀑布飞泻的景象时,请学生用动作来表现。

(2)听后,请学生说出有哪些乐器表现了瀑布飞泻的景象。

(3)再听时,请学生用人声模拟瀑布飞泻的声音,或用模仿乐器演奏来表现。

(4)鼓励学生用图谱或连环简笔画,画出所听到的“瀑布印象”。

4、复听乐曲,请学生谈谈:哪一部分的音乐给你印象最深?你能说出这一部分的音乐是用了哪些乐器演奏的吗? 三、全课总结。

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第七课《放飞梦想》

教学目标:

1、聆听乐曲《和平颂》,能说出主题多次出现时的变化,并为主题旋律编创歌词,表达对和平的赞颂。

2、感受《欢乐颂》热情饱满的情绪,听出主题出现的次数和演唱的形式,以及在重唱时依次进入的人声。

3、学唱两首歌曲《永远是朋友》和《我们是朋友》,与好友一起用歌声和动作表达彼此的友谊;背唱《永远是朋友》。

4、认识音乐家贝多芬;做改变旋律的节奏和节拍的练习,在唱唱、奏奏和比较中,感知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学唱,激起学生回忆这六年中与同伴一起度过难忘的学习生活,感受友情的可贵。

2、让学生在音乐中受到心灵的洗礼,陶冶学生高尚情操的好题材,同时也是对人声的分类、演唱形式以及民族管弦乐队等相关知识的复习与巩固。 教学时间:3课时

第1课时

教学内容:聆听乐曲《和平颂》,学唱歌曲《永远是朋友》;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教学:

(一)聆听管弦乐《和平颂》片段

1、播放一组“南京大屠杀”中日本侵略者残害中国同胞的图片,然后提问学生:你知道这一惨痛的历史吗?你知道“南京大屠杀”发生在什么时候吗?接

搜索更多关于: 2015人音版六年级下音乐教案 的文档
2015人音版六年级下音乐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n5tt18eau2ubi87rwwc_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