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脊髓灰质侧角 B 脑干网状结构 C 中脑中央灰质 D 视前区-下丘脑前部 E 下丘脑后部 【正确答案】 D
二. 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2题)
1. 有关女子基础体温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基础体温随体内雌激素水平的波动而波动 B 基础体温随体内孕激素及代谢产物的变化而变化 C 基础体温在排卵前较低 D 排卵后基础体温升高1℃左右
E 基础体温的降低可作为判断排卵日期的标志之一 【正确答案】 B, C, D, E
2. 生理性基础体温调节包括 A 改变皮肤血流量 B 发汗 C 寒战 D 蜷曲身体 E 甲状腺分泌增多 【正确答案】 A, B, C, E
() ×
三. 判断题(每小题0分,共1题)
1.
() ×
四. 填空题(每空15分)
1. 机体在安静时主要的产热器官是________,尤其是_______;在运动时主要的产热器官是 ___________。 A 内脏 () × B 肝脏 () × C 骨骼肌 () × 五.
综合问答题
1. respiratory quotient,RQ (0分)
质和脂肪的呼吸商分别是1.0、0.8、和0.7。他们是计算生物体能量代谢的基本数据之一。
【正确答案】 一定时间内机体呼出的CO2量与吸入的O2量的比值(CO2/O2)。糖、蛋白
2. shivering thermogenesis (0分)
时收缩,因而不做外功,但可产生大量热量以抵御寒冷环境,维持体温相对恒定。
【正确答案】 由骨骼肌不随意的节律性收缩而产生体热的一种形式。其特点是屈肌和伸肌同
3. 试述影响能量代谢的几个因素。 (0分)
度环境等。
(1) 肌肉活动 肌肉活动对于能量代谢的影响最为显著,机体任何轻微的活动都可提高代谢率。人在运动或劳动时能量代谢的增加同肌肉活动的强度成正比。
(2) 精神活动 一般精神活动,对能量代谢影响不大,但在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如烦恼、恐惧或情绪激动时,由于随之而出现的肌紧张增强以及刺激代谢激素的释放增多等原因,产热量可以显著增加。
(3) 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 人在进食之后的一段时间内(从进食后1小时开始,延续到7-8小时左右),虽然同样处于安静状态,但所产生的热量却要比进食前有所增加,这就是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三种营养物质中以蛋白质刺激机体产热的作用最强。
(4) 环境温度 人(裸体或只着薄衣)安静时的能量代谢在20℃-30℃的环境温度中最稳定。当环境温度低于20℃时,代谢率即开始增加,在10℃一下时则显著增加,这与出现寒战、肌紧张增强以及甲状腺分泌甲状腺素增多有关。当环境温度超过30℃时,代谢率又会显著增加,这主要与高温能使体内的生化反应速度加快,发汗机能旺盛和呼吸循环机能加强有关。
【正确答案】 影响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有肌肉活动、精神活动、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以及温
4. 试述人的体温是如何维持恒定的。致热原引起的发热的原因何在? (0分)
时,都产生热,同时机体随时都在不断地向外界散热,以保持产热与散热之间的平衡。 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受神经和内分泌系统调节,使两者在外界环境和机体代谢经常变化的情况下保持动态平衡,实现体温的相对稳定。
人的体温调节有行为性调节(如增减衣着、使用降温或取暖设备等)和自主性调节两种方式,前者是后者的补充,后者是前者即基础。体温调节以后者为主。
自主性体温调节为一种负反馈调节,其机制目前用调定点学说来解释。该学说认为,视前区-下丘脑前部(PO/AH)中的温度敏感神经元,尤其是热敏神经元起着与恒温器相似的调定点作用,其正常阈值为37℃。当中枢温度超过此值时,热敏神经元放电频率增加,使散热大于产热,通过发汗、皮肤血管扩张等活动使体温下降;反之,当中枢温度低于此值时,热敏神经元放电减少,使产热大于散热,通过寒战、甲状腺素分泌增多及细胞代谢加强等活动,使体温回升。
细菌等致病菌感染,由于致热原作用,使PO/AH热敏神经元的温度反应阈值升高,调定点上移(如上移至39℃)。因此,发热开始前先出现恶寒战栗等产热反应,直到体温升高到39℃
【正确答案】 正常体温的维持有赖于体内产热和散热两者保持平衡。体内一切组织细胞活动
以上时才出现发汗等散热反应。只要致热因素不消除,产热和散热过程就维持在39℃水平。由此可见,感染发热时体温调节功能并无障碍,而只是由于调定点上移,体温才升高到发热水平的。这与中暑时,体温升高时由于体温调节功能失调(如发汗障碍)引起不同。
5. 人在剧烈运动时,如何维持体温平衡? (0分)
【正确答案】 人在剧烈运动时,由于肌肉工作强度大大加强、产热量大大增加,可达安静时的几倍或十几倍,体温便倾向于升高,为了维持人体的热平衡和体温的相对稳定,在体温调节中枢的作用下,增加散热过程,一方面使皮肤血流量增加,皮肤温度升高,从而增加辐射、传导、对流散热,另一方面发汗中枢兴奋,使汗液分泌大量增加,汗液蒸发带走大量的热量,另外随着呼吸加深加快,也使不感蒸发增加。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8题)
1.
影响能量代谢最主要的因素是() ×
A 寒冷 B 高温 C 肌肉活动 D 精神活动 E 进食 【正确答案】 C 2.
体内组织器官主要依靠糖的有氧氧化
供能的是() ×
A 脑和心肌 B 心肌和骨骼肌 C 平滑肌和消化腺 D 心肌和平滑肌 E 肾和肾上腺 【正确答案】 A 3.
机体活动所需的能量直接来源于() ×
A 糖 B 脂肪 C 蛋白质 D 三磷酸腺苷 E 磷酸肌酸
【正确答案】 D 4.
体温调定点高低主要决定于() ×
A 产热器官的功能状态 B 散热器官的功能状态 C 温度敏感神经元的工作特性 D 外周温度感受器的工作特性 E 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状态 【正确答案】 C 5.
人体在劳动状态下主要产热器官是()
× A 脑组织 B 心 C 肝 D 骨骼肌 E 皮肤 【正确答案】 D 6.
下列各种活动所消耗的能量中,最终不
能转化为体热的是() ×
A 心脏泵血并推动血液流动 B 肌肉收缩对外界物体做功 C 细胞合成某种蛋白质 D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 E 内外分泌腺体的分泌活动 【正确答案】 B 7.
人体内起主要作用的发汗中枢位于()
× A 脊髓 B 延髓 C 中脑 D 下丘脑 E 大脑皮层 【正确答案】 D 8.
可抑制汗腺分泌的物质是() ×
A 纳洛酮 B 苯妥英纳 C 六烃季铵 D 十烃季铵 E 阿托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