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动物生理学-第10章-营养能量和体温调节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3 7:40:5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C 呼吸商

D 单位时间内耗氧量 E 单位时间内二氧化碳的产量 【正确答案】 A, B, C, D, E

三. 判断题(每小题0分,共1题)

1.

() ×

四. 填空题(每空15分)

1. 机体在安静时主要的产热器官是________,尤其是_______;在运动时主要的产热器官是 ___________。 A 内脏 () × B 肝脏 () × C 骨骼肌 () × 五.

综合问答题

1. respiratory quotient,RQ (0分)

质和脂肪的呼吸商分别是1.0、0.8、和0.7。他们是计算生物体能量代谢的基本数据之一。

【正确答案】 一定时间内机体呼出的CO2量与吸入的O2量的比值(CO2/O2)。糖、蛋白

2. set point设定点 (0分)

的恒温控制值。当体温偏离这一数值时,通过一定的神经和体液途径加强产热和散热,使之再回到该数值水平,从而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

【正确答案】 恒温动物体温调节中枢设定的某一温度值(如37oC),类似于恒温器上设定

3. 某女子在基础状态下1小时耗氧量为1.5升, 其体表面积为1.5平方米,求她的基础代谢率是多少?是否正常?

备注:1)要求列出计算过程。2)正常 BMR为157.8kJ/(m2.h);呼吸商为0.82时,对应

的氧热价是20.2kJ/L。 (0分)

【正确答案】 通常用简略方法计算基础代谢率,计算过程如下: (1)计算1小时的产热量 20.2*1.5=30.3kJ/h (2)计算基础代谢率 30.3/1.5=201.8kJ/(m2.h)

(3)与正常值比较 (201.8-157.8)/157.8*100%=+27.8% 根据测算结果,该女子的BMR超出正常范围,属异常。

4. 试述人的体温是如何维持恒定的。致热原引起的发热的原因何在? (0分)

时,都产生热,同时机体随时都在不断地向外界散热,以保持产热与散热之间的平衡。 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受神经和内分泌系统调节,使两者在外界环境和机体代谢经常变化的情况下保持动态平衡,实现体温的相对稳定。

人的体温调节有行为性调节(如增减衣着、使用降温或取暖设备等)和自主性调节两种方式,前者是后者的补充,后者是前者即基础。体温调节以后者为主。

自主性体温调节为一种负反馈调节,其机制目前用调定点学说来解释。该学说认为,视前区-下丘脑前部(PO/AH)中的温度敏感神经元,尤其是热敏神经元起着与恒温器相似的调定点作用,其正常阈值为37℃。当中枢温度超过此值时,热敏神经元放电频率增加,使散热大于产热,通过发汗、皮肤血管扩张等活动使体温下降;反之,当中枢温度低于此值时,热敏神经元放电减少,使产热大于散热,通过寒战、甲状腺素分泌增多及细胞代谢加强等活动,使体温回升。

细菌等致病菌感染,由于致热原作用,使PO/AH热敏神经元的温度反应阈值升高,调定点上移(如上移至39℃)。因此,发热开始前先出现恶寒战栗等产热反应,直到体温升高到39℃以上时才出现发汗等散热反应。只要致热因素不消除,产热和散热过程就维持在39℃水平。由此可见,感染发热时体温调节功能并无障碍,而只是由于调定点上移,体温才升高到发热水平的。这与中暑时,体温升高时由于体温调节功能失调(如发汗障碍)引起不同。

【正确答案】 正常体温的维持有赖于体内产热和散热两者保持平衡。体内一切组织细胞活动

5. 视前区-下丘脑前部在体温调节中起哪些作用? (0分)

【正确答案】 视前区-下丘脑前部是体温调节的中枢整合机构中的主要部位,其中存在热敏神经元和冷敏神经元。它们的作用是:① 感受局部脑组织的温度变化;② 接受下丘脑以外的中枢部位和皮肤、粘膜等处传来的温度变化;③ 直接对致热物质或5-HT和NE等物质其反 应;④ 可能起着调定点的作用

动物生理学-第10章-营养能量和体温调节.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n8lt713uf3z01x0bvw21wxgu8k84a00ndn_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