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植物病理学实习心得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9 13:14:5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沿着竹秆内的输导组织向上扩展,同时从竹秆内部逐渐向外壁蔓延。在竹秆上可以看到从竹节上发展的块状或条状的云纹斑,颜色初为黑褐色,后转变为淡褐色。病斑中部凹陷或有纵向皱纹,表面出现泪状液滴或白色粘液,干后留下白色粉状物,竹节处更为明显。这些粉状物不易用手指揩掉。

3).灰霉病 灰霉病是露地、保护地作物常见且比较难防治的一种真菌性病害,属低温高湿型病害,病原菌生长温度为2~30℃,温度20~25℃、湿度持续90%以上时为病害高发期。灰霉病由灰葡萄孢菌侵染所致,属真菌病害,花、果、叶、茎均可发病。果实染病,青果受害重,残留的柱头或花瓣多先被侵染,后向果实扩展,致使果皮呈灰白色,并生有厚厚的灰色霉层,呈水腐状,叶片发病从叶尖开始,沿叶脉间成“v”形向内扩展,灰褐色,边有深浅相间的纹状线,病键交界分明。 该病害是一种典型的气传病害,可随空气、水流以及农事作业传播。在实际病害防治过程中,难以采取有效措施彻底切断传染源;在病原菌侵入的情况下,也难以彻底消灭病原菌,如药剂喷施,难以解决空气及露水中的病原菌;而单独熏棚,不能重点解决病叶、病果等病残体上或内部的病原菌。 灰霉病病苗色浅,叶片、叶柄发病呈灰白色,水渍状,组织软化至腐烂,高湿时表面生有灰霉。幼茎多在叶柄基部初生不规则水浸斑,很快变软腐烂,缢缩或折倒,最后病苗腐烂枯萎病死。

4).桂花叶枯病 在叶片的叶缘、叶尖发生。开始为淡褐色小点,后渐扩大为不规则的大型斑块,若几个病斑连接,全叶便干枯1/3-1/2。病斑灰褐色至红褐色,有时脆裂,边缘色深,稍隆 篇三:农业植物病理学实习报告

《农业植物病理学》

实习总结报告

姓 名: 学 号: 2011

年级专业班级: 11植物保护安检1班

2013年10月

目 录

一 前言:目的与意义???????????????????????????..1 二 实习内容与方法????????????????????????????..?1 三 实习结果与分析?????????????????????????????1 1 实习地点概述???????????????????????????1

2 农作物病害采集及鉴定统计???????????????????2

豆科作物病害?????????????????????????2 水稻病害???????????????????????????4 旱粮作物病害????????????????????????4 香蕉病害???????????????????????????6 其他果树病

害????????????????????????8

茄科和葫芦科病害?????????????????????9

油料作物病害????????????????????????14 甘蔗病害???????????????????????????14 花卉病害???????????????????????????16 蔬菜病害???????????????????????????20 其他病害???????????????????????????25 发病症状???????????????????????????26

3主要农作物病害发生与为害程度调查??????????????37 四 收获与体会?????????????????????????????????.40 五 问题与建议?????????????????????????????????.41 六 主要参考文献????????????????????????????????41

一、前言:目的与意义

1、巩固《农业植物病理学》的基础理论知识;

2、进一步熟练掌握植物病理学,特别是农业植物病理学的基本技能;

3、通过田间调查和室内镜检等,学会诊断本地区主要植物病害,学会病害调查的基本方法; 4、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不断的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内容与方法

1. 农作物病害标本采集与鉴定

以组为单位采集、鉴定和制作一定数量的病害标本,然后进行病害标本室内处理:症状识别、显微镜检、病原鉴定。

2. 主要农作物病害发生与为害程度调查

对主要农作物病害的田间发生与为害程度进行调查,掌握田间调查取样方法、取样方式、取样数量和取样单位等,并实地进行病害发生情况及为程度调查,详细记载相关数据,认真进行分析、总结。 3. 实习总结并提交实习总结报告

实习结束后,要求以组为单位制作ppt,进行实习总结报告。每位同学按实习报告规定格式撰写、提交实习报告、综合性实验报告各一份,主要内容包括此次实习的主要内容、工作成绩、收获、建议及意见。

三、实习结果与分析

1. 实习地点概述 ①东莞香蕉蔬菜研究所:香蕉、茄子、豆角、玉米等。 ②增城宁西教学科研基地:玉米、水稻、火龙果、各种瓜类等。 ③广州太和镇大田:驳骨丹、双带剑兰、糖胶树、木棉、蜘蛛兰等。 ④广州市桥钟村农场:生菜、白菜、姜、花生、葱等。 ⑤学校农场:玉米、水稻、菜心、甘蓝、甘蔗、辣椒、甘薯等。

2. 农作物病害采集及鉴定统计

在水稻、蔬菜、杂粮及花卉等44种作物上共采集及鉴定的病害有88种,其中,真菌性病害有71种,细菌性病害有8种,病毒性病害有9种(详见下表)。

①豆科作物病害

篇四:植物病理学实习总结

植物病理学实习总结

实习时间:一周 实习地点:河南农业大学校区及三区,毛庄,森林公园及浮戏山

实习目的:学习实地认识各种植物病害并采集标本,学习制作标本的方法,学习用不同的培养基培养真菌和细菌,学习制作玻片并观察玻片来判断病原物是什么。

实习中认识的病害及病原物介绍:

1 芍药白粉病 症状:在叶面产生白色、近圆形的白粉状霉斑,白斑

向四周蔓延,连接成边缘不整齐的大片白粉斑,其上布满白色至灰白色粉状物。叶上布满白粉状霉,即病菌的菌丝体、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发病后期有时叶片上产生黑褐色小点,为病菌的有性世代闭囊壳。

2 南瓜霜霉病 发病初期叶片背面出现水浸状黄色斑点,病斑逐渐

扩大后,受叶脉限制呈黄褐色不规则的多角形病斑。在

潮湿条件下,病斑背面长有灰黑色霉层。发病重时,病

斑连成片,使叶片变黄干枯、易破碎,植株一片枯黄 病原菌:真菌病害,病菌以在土壤或病株残体上的孢子囊及潜

伏在种子内的菌丝体越冬或越夏。以孢子囊随风雨进行传播,

从寄主叶片表皮直接侵入,引起初次侵染,以后随气流和雨水

进行多次再侵染。

3 番茄晚疫病

叶片染病多从叶尖、叶缘开始病叶出现水浸状暗绿色病斑,当向叶脉和茎蔓延后茎杆染病产生长条状暗褐色凹陷条斑。

病原物:致病疫霉菌,菌丝丝状,分隔

4 番茄早疫病 主要危害叶片,在茎基部产生暗褐色病斑,稍凹陷有轮纹。多从植株下部叶片向上发展,初呈水浸状暗绿色病斑,扩大后呈圆形或不规则形的轮纹斑,边缘多具浅绿色或黄色的晕环,中部呈同心轮纹。 病原物:早疫病是由茄链格孢菌侵染所致,在真菌分类中,属于半知菌门链格孢属。

番茄早疫病和番茄晚疫病的区别:番茄早疫病在生长期都可以发病。侵害叶、茎、果实各个部位,以叶片和茎叶分枝处最易发病。病害一般多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生,逐渐向上扩展。叶片上最初可见到深褐色小斑点,扩大后呈圆形或近圆形,外围有黄色或黄绿色的晕环,病斑灰褐色,有深褐色的同心轮纹,有时多个病斑连在一起,形成大形不规则病斑。番茄晚疫病在番茄的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幼苗、茎、叶、和果实均可受害,以叶和青果受害为重。幼苗染病,病斑由叶向叶脉和茎蔓延,使茎变细并呈黑褐色,植株萎蔫或倒伏;叶片受害多从叶尖、叶缘开始发病,

初为暗绿色水浸状不规则病斑,扩大后转为褐色。

5 烟草花叶病 叶脉两侧叶肉组织渐呈淡绿色。病毒在叶片组织内大量增殖,使部分叶肉细胞增大或增多,出现叶片薄厚不匀,颜色黄绿相间,呈花叶状。后花叶斑驳程度加大,并现大面积深褐色坏死斑,中下部老叶尤甚,发病重的叶片皱缩、畸形。

病原物:有病毒引起

6 洋葱紫斑病 危害初期呈水浸状白色点斑,病斑扩大快,迅速形成宽1~3厘米、长2~4厘米纺锤形的凹陷斑,先为淡褐色,随后变为褐色至晴紫色,周围具有黄色晕圈。此后有的逐渐褪色并形成同心轮纹,湿度大时斑面上产生黑褐色煤粉状霉。

病原菌称为葱链格孢菌。

7 梨锈病

叶片被害后叶片正面产生圆形小病斑,随着病斑的扩大,病斑中央产生蜜黄色微凸的小粒点(病菌性孢子器),潮湿时小粒点上溢出淡黄色黏液,之后病斑组织变肥厚,正面凹陷,背面隆起并长出几根至

十几根灰白色或淡黄色的细管状物即锈孢子器,内有大量褐色锈孢子,成熟后从锈孢子器顶端开列散出。

病原物:病原属担子菌亚门胶柄锈属真菌。性孢子器葫芦形,埋生于表皮下;性孢子纺锤形,单胞无色。锈子器长简形,丛生于叶背面。锈孢子近圆形,橙黄色,表面有瘤状细胞。

8 花生褐斑病

初为褪绿小点,后扩展成近圆形或不规则形小斑,病斑较黑斑病大而色浅,叶正面呈暗褐或茶褐色,背面呈褐或黄褐色,病斑周围有亮黄色晕圈。湿度大进病斑上可见灰褐色粉状霉层。

病原物:落花生尾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子座多散生于病斑正面,深褐色。分生孢子梗丛生或散生于子座上,黄褐色,病菌以子座、菌丝团或子囊腔在病残体上越冬。翌年条件适宜,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初侵染和再浸染。菌丝直接伸入细胞间隙和细胞内吸取营养。

9 茄子黄萎病 初期叶缘及叶脉间出现褪绿斑,病株初在晴天中午呈萎蔫状,早晚尚能恢复,经一段时间后不再恢复,叶缘上卷变褐脱落,病株逐渐枯死,

病原物:茄子黄萎病病菌为半知菌门真菌的大丽轮枝菌,病菌分生孢子梗直立,细长,上有数层轮状排列的小梗,梗顶生椭圆形、单胞、无色的分生孢子。

10 桃缩叶病 嫩叶刚伸出时就显现卷曲状,叶片逐渐开展,卷曲及皱缩的程度随之增加,致全叶呈波纹状凹凸,严重时叶片完全变形。

桃缩叶病的病原物为畸形外囊菌。

11 黄瓜靶斑病 黄瓜靶斑病又称“黄点子病”,起初为黄色水浸状斑点,发病

中期病斑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形,易穿孔,叶正面病斑粗糙不平,病斑整体褐色,中央灰白色、半透明。后期病斑直径可达10~15毫米,病斑中央有一明显的眼状靶心。

病原物:由半知菌的棒孢菌引起的病害。

12 南瓜角斑病 主要为害叶片。叶片上产生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病斑,受叶脉限制。大小1~5毫米,初为浅褐色,后中间变灰白色,边缘明显,中心稍下凹,病斑周围不形成晕圈,后期病部正背长出很多小黑点。严重时病斑融合成片,致叶片早枯。

病原菌:真菌半知菌门瓜角斑壳针孢。

在实习的过程中,我们认识了很多植物病害,采集了很多标本,对于不能肯定的植物病害,我们小组成员查阅

搜索更多关于: 植物病理学实习心得 的文档
植物病理学实习心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n8y88jw4p6et861e25g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