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时间:20 年 月 日教案第 节 第一单元习作《“倾吐心声”》 三维目标: 1、学习如何真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写出真情实感; 2能学习恰当地立意、选材; 3、学习选用合适的表达方式行文。 教学重点 1、学习如何真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写出真情实感; 2、学习选用合适的表达方式行文。 教学难点 1.学习完整地叙事,避免平铺直叙。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所写内容可自由选择,但必须是自己亲历的,是用你火热的、敏锐的心所感悟到的。如《草莓》一文,作者对季节更替、生命演变的联想,就是由自己在林间草地上发现的一颗晚熟的草莓引发的。 2、要围绕中心选择、组织材料。 3、学习运用适当的抒情方式。既可以像《西花厅的海棠花开了》一文那样,把自己的真情实感直接抒写出来;也可以像《白杨礼赞》那样,采用象征的手法,托物抒情、借景抒情。 教学活动过程: 一、导入并明确写作要求 抒情散文有“美文”、“小品文”、“艺术散文”之称,是狭义的散文。这里谈谈它的特点以及它的抒情的方式。 1、抒情散文选材范围广泛而具有典型性。抒情散文选材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古今中外天地万物凡是自己有所感悟的典型题材它都可以写,可以谈文说艺,可以是观花赏鱼;可以写校园趣事,可以写家庭生活,可以写社会见闻;可以从大处着意,也可以从小处着笔。柯灵先生在谈到这个问题时有一段绝妙的话。他说:“人生毕妙,世像纷披,缪斯女神用诗展示锦心绣口,咏叹讽颂;用小说铺叙悲欢离合,灵肉升沉;用戏剧传奇,衣冠优孟,生旦净未丑,神仙老虎狗。诸种手法别具风韵,各有千秋。而包孕天地万汇,人海波澜,闳远精微,无所不窥,无所不亲的,却是散文这一族。” 柯灵先生这段话正好说明了散文写作范围广泛的特点。这也可从我们学过的文章中找到这方面的例子。如《草莓》这篇抒情散文,作者就是选取了在林间草地上发现的一颗晚熟的草莓这样的材料,展开了作者对季节更替、生命演变的联想,抒发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
1
授课时间:20 年 月 日教案第 节 珍惜之情的。 2、抒情散文结构灵活而主旨鲜明。抒情散文和别的散文一样,它追求的是一种如“行云流水” 的自然之节奏。它是一种结构限制最自由灵活,限制最少的文体。它不像小说那样要求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它不像诗歌那样要求有一定的格式韵律,它不像戏剧那样要求有矛盾冲突。它可以写景状物,可以写人叙事,可以议论说理。作家谢冕认为“散文的精髓是自由的”。他说:“在文学这个领域,自由对散文的恩惠比任何文体都多,它可海阔天空无所不写,又可以行云流水最无定式,散文的体式先天地拒绝规则。” 谢冕的话中肯地概括了抒情散文结构灵活的特点。不过,我们还应知道,抒情散文的结构章法并非是散而无条理,散而无主旨的。它的主旨应是明确的,选取的材料应是为中心服务的。它应做到“形散而神不散”,既撒得开,又收得拢。如陆蠡的《囚绿记》就是这样。这篇抒情散文在结构上是很散的,如写了赏绿、囚绿、放绿、思绿等,但它有“绿”这情感线索行文,且始终围绕借此赞美常春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颂扬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抒发自己忠于祖国的情怀这个主旨写,因而它历来受到人们的称道。 3、抒情散文表现手法多样而特别注重抒情。抒情散文可以说是各种文体表现手法的集大成者。因此,我们写作抒情散文时,可以根据文章主题思想的需要,可以时而叙述、时而描写、时而议论等。但对于抒情散文来说,其抒情手法的运用是必不可少的,否则就不叫做抒情散文了。罗丹说:“艺术就是感情”。抒情散文何尝不是艺术?因此,对于这一点我们必须引起足够的注意。 二、 那么,抒情方式有哪些呢?大体说来有如下几种: 1、直接抒情:它是作者无需借助于任何依托物,而直接抒发强烈情感的方式。这种感情如野马脱缰、如江河决堤、如熔岩喷发,一发而不可收,使读者的心灵受到震撼,受到艺术的感染。如《白杨礼赞》开头写道:“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这里就用了直接抒情的方法。 2、间接抒情:它是作者需借助叙述、议论、描写等进行抒情的方法。具体说来有如下几种: A、咏物言志,这种咏物言志的方式侧重于言志。它熔记叙、说理、抒情于一炉,有很强的知识性、情感性和思想性。它不但借描写景物抒发情思,而且言外有旨,弦外有意,以物喻人,以物寓理。如《红花草》这篇散文,作者在描绘了红花草“举着一支支光焰闪烁的小火把,把大地点缀得流光溢彩”等外形后,感叹道:“红花草啊,你活着,是为了人类美好的生活;死去是为了给大地添肥。”最后言志:“学习红花草,志在祖国
2 授课时间:20 年 月 日教案第 节 大地。”这是一篇典型的咏物言志之作。 B、托物喻理:它是从赞扬或评析某一事物入手,用以说明一个哲理的方法。如陈根生的散文《故乡的桥》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在文中写着:“每当人们急匆匆地赶到岸边,面对茫茫河水,无可奈何之时,这桥就见义勇为、挺身而出,把两岸连接起来,替人们排了忧解了难,不要谁道声谢,不望谁报个恩。这桥不是每时每刻都在做好人,做好事?默默地、无私地……!”这段抒情就充满了人生哲理,情流弦外,理在言中,水乳交融。 C、触景生情:它是面对特定的景色或环境,作者情不自禁地把感情抒发出来的一种抒情方式。如《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文章,作者在描写了松骨峰战斗的壮烈场面后,写道:“朋友,当你听到这段英雄事迹的时候,你的感想如何呢?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这里触景生情,给读者极大的感染。 D、借景抒情:它是作者借描写的景物来抒情的方法,如陆蠡的《囚绿记》就运用了这种方法。这篇课文大家都很熟悉,这里就不详说了。 除了以上介绍的几种重要的抒情方式外,还有情景交融、引文抒情、曲笔抒情等方式,限于篇幅,就不多说了。 三、审题、拟题指导。 1、审题 2、强调习作要求: 四、学生写作 动情快速作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习作讲评使学生的习作更加完善。 2、训练学生的习作欣赏与评改能力。 教学活动过程: 一、紧扣要点评改 学生互相评改,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一)、出示评改要点: 从整体看—— 1.叙述是否完整? 2.是否有真情实感?
3 授课时间:20 年 月 日教案第 节 3.情感是否得到净化和升华? 从局部看—— 1.你觉得哪些细节描写具体真切? 2.你觉得哪些抒情、议论水到渠成? 3.你觉得还有哪些地方不够理想,需要仔细推敲? (而)、明确评改方法: 分组推荐佳作,指导评议修改,注重亮点展示。 二、学生根据评改要求互相评改习作。 附:范文 我的心愿 我静坐窗前,望着窗外沙尘飞扬、狂风肆虐,望着公路上飞驰的汽车仍然耀武扬威地喷着尾气,望着远处工厂的烟囱冒出一缕缕如同魔鬼一样张牙舞爪的黑烟??我的心在痛,眼前似乎出现了一片荒凉的沙地,耳边也似乎响起了鸟儿惨痛的鸣叫,人哪,你难道要一错再错吗? 我不否定人类的伟大。他们一步步地创建这个世界,让它如此丰富多彩。然而他们在满足自己的同时,却深深地伤害了视人类为朋友的动物群体,更残暴地戳穿了曾为人类遮风沙、挡寒雨的绿色屏障。人类的所作所为注定要受到惩罚。终于,狂风邀请沙粒来到了人类的栖息之地,它们面对罪恶的人类,使劲地发泄着内心的仇恨和哀怨。大街小巷,飞沙走石,惨不忍睹,到处都显现出大自然征服人类的痕迹:一座房屋终于招架不住突如其来的打击,无奈地坍倒了;一家大商店狼狈地在关闭的店门上挂了“因天气状况,暂停营业”的牌子;一位农人怜惜地望着被连根拔除的麦苗,眼泪滚落下来;一位白须老人望着满天的混沌感慨万千:“这都是报应啊!是人一手栽下的祸根??” 可怜的人类,面对大自然的示威和挑战,你的聪明呢?你的才智呢?你往日的傲慢呢?你不是声称自己是自然的主宰吗?你不是有能力改变世界一切的一切吗? 哦,人类,觉醒吧,现在还来得及。 都市频道的《萝卜 白菜》栏目中,一位年轻的“绿色使者”飘然而至,她与同伴周游至西藏,沿途清理垃圾和塑料袋,她已经真正意识到了人类的危急:长江源头的居民竟缺水告急!她轻轻地唱起《变脸》,告诫人们:大自然终究有一天会“变脸”的?? 我心潮澎湃,一刹那间竟在心底升起一团再也挥之不去的火焰——我要做一名“绿色使者”,我要带着深深的自责和歉意向大自然说声:对不起!我要号召人类为人与自然的共存而奋斗不息。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