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C 作用与反作用 牛顿第三定律
一、任务分析
牛顿第三定律是牛顿运动定律的重要组成之一,是继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学习之后,对牛顿运动定律的进一步学习。
牛顿第三定律是本章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牛顿第三定律以初中已学习过的力学知识为基础,是分析物体受力情况的必要知识,也是以后学习物理的重要基础知识。
教法是:探究、分析、归纳和总结。 学法上指导学生阅读、实验、理解。 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 2、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
3、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的异同。 4、知道牛顿第三定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5、初步学会运用第三定律解释一些简单的物理现象。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牛顿第三定律的建立过程,感受观察、实验、分析、比较、归纳等科学
方法。
2、通过运用牛顿第三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情景,激发求知欲望和探究兴趣。
2、通过运用牛顿第三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悟物理学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3、通过分组实验,体验分工合作在实验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合作意识。 三、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基本特点,牛顿第三定律。 难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的异同。 四、教学媒体
第1页 共4页
演示实验:气球,溜冰鞋。
学生分组实验:弹簧秤、磁铁、小车,力传感器两个,数据采集器,计算机。 教学课件 录像:神舟六号飞船升空 。 自制ppt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观看录像提出问题
让同学们观看神舟六号飞船升空的过程的录像。 设问1:神舟六号飞船升空的原因? 2、导入新课
我们可以用这节课学习的内容——牛顿第三定律的知识来回答这个问题。 (二)通过实验建立概念 1、实验探究
演示实验1:让一名同学吹起气球,当把气球放开后将在空中飞行。
请学生回答观察到的现象,启发学生分析观察到的现象产生的原因:气球的嘴部有气体喷出。气球对喷出的气体有一个作用力,同时喷出的气体对气球也有一个作用力使得气球能在空中飞行。
演示实验2:让甲、乙两名同学穿上溜冰鞋站在教室前面手推手,结果两名同学同时后退。
请学生回答观察到的现象,启发学生分析观察到现象产生的原因:甲同学能后退的原因是由于乙同学给甲同学一个推力,同理,乙同学后退原因是甲同学给乙同学一个推力。 2、归纳总结
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和分析, 理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在任何情况下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成对出现的,我们可以把其中任何一个力叫做作用力,那么另一个就是反作用力。
设问2:作用力和反作力有什么特点? (三)通过实验探究规律 1、学生实验探究 学生实验1:自主活动P91
第2页 共4页
学生实验2:不接触的力的相互作用情况 实验器材:磁铁、小车。
实验操作:学生边实验边观察和分析:
(1)两小车A、B放在桌面上,在小车上各放上一条形磁铁。
(2)用手按住A小车,放手B小车,观察实验现象是B小车向左运动,可以得出结论:磁铁A1对磁铁B1有作用力,方向向左,性质是磁力;
用手按住B小车,放手A小车,观察实验现象是A小车向右运动,可以得出结论:磁铁B1对磁铁A1有作用力,方向向右,性质是磁力;
双手同时放手,观察现象是两小车同时向左、右运动,得出结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相互的。
学生实验3:用DIS实验让学生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所遵循的规律。
(1)实验器材:力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 (2)实验操作:学生边实验边观察和分析 (A)把力传感器接入数据采集器。 (B)打开软件,选择“力的相互作用”。
(C)两手各持一只力传感器,首先进行调零,然后拉动力传感器。观察出现的曲线。
(D)观察曲线和数据。
(E)改为相互挤压的情况,重复上述步骤。 2、通过归纳得出规律
(1)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F=-F’ (2)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特点。 (四)实例分析
通过实例分析得到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的区别与联系。
例1:物体质量为m,由一根细绳悬挂而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试分析物体
N A S N B S 第3页 共4页
的受力情况,并找出平衡力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分析: (1)分析受力 (2)找出平衡力
(3)找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归纳总结:见下表:
相同点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一对平衡力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力的性质一定相同 作用在一个物体上 力的性质不一定相同 一个力的产生、变化力同时产生、变化和消失 和消失不一定影响另一个力 各产生各自效应 使物体平衡 不同点 例2:马拉车的力与车拉马的力是什么关系?为什么马可以拉着车前进?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一样大的,但马和车这两个受力物体本身所受的所有外力不同,马受到向前的摩擦力大于车施加给马的拉力,车受到向后的摩擦力小于马施加给车的拉力,所以车被马拉向前。 学生讨论回答 (五)布置作业
第4页 共4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