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玉米变性淀粉行业调查报告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4 13:31:2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1.2 行业规模

我国玉米淀粉工业起步晚、起点低,长期受粮食供给制约,发展缓慢。1956年,华药从前苏联引进第一套淀粉装置,才算有了中国淀粉工业。但全国800余家小型淀粉厂分布于全国各地,产能小、产量低、消耗大、污染严重。到1991年底,全国淀粉产量才达到100万吨。由于农村改革,粮食丰收,1985年我国第一次出现了卖粮难,导致国家粮食政策逐步放开,从允许到鼓励玉米加工业发展。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淀粉工业十分落后,变性淀粉更是空白。据中国淀粉工业协会统计,1979年,我国淀粉总产量为28万吨,变性淀粉几乎为零。1989年淀粉产量为132.5万吨,变性淀粉产量为2.16万吨。足足落后西方国家约40余年。

我国淀粉资源丰富,这十年发展迅速,2007年总量已达到1650万吨。其中玉米淀粉产量最大,为1530万吨,占92%;其次是木薯淀粉79万吨,占5%;变性淀粉产量约为100万吨,与1989年比较分别增长了12.5倍和46倍,实现了快速发展的新局面。

表1.1我国淀粉及变性淀粉生产情况(万吨)

变性淀粉80年代仅有氧化淀粉、酸解淀粉、糊精和预糊化等几个品种,到现在已有酯化淀粉(醋酸酯、磷酸酯等)、醚化淀粉(阳离子淀粉、羧甲基淀粉

2

等)、交联淀粉、接枝共聚淀粉、两性及多元变性淀粉及复合淀粉等数十个品种。已应用到造纸、纺织、食品、饲料、医药、铸造、石油化工、涂料、建材等众多领域,其中造纸用约70万吨,纺织用约8万吨,食品用约7万吨,其他行业用约15万吨。

表1.2 2007年变性淀粉各品种产量表

良好的成长性,吸引众多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纷纷进入玉米加工业,形成了盲目扩张、重复建设的混乱局面。据不完全统计,到2006年,我国已建成投产和在建、拟建的备案项目(包括淀粉工业和酒精工业项目)总规模达到年加工玉米7000万吨,约占当时玉米总产量的45%,2005-2006年是淀粉工业的扩张的顶峰,快速扩张,造成行业内竞争加剧,产品低价竞销,经营困难,许多企业开工率在60%左右,造成资产闲置,资源浪费。

2006年后,国家发改委陆续发文,开始宏观调控,控制规模,工业消费占

3

玉米总消费的26%以内,严格行业准入条件,由备案制改为核准制,列入限制类外商投资企业目录,提供节能、环保的门槛,并限制使用玉米来发展食用酒精、工业酒精和燃料乙醇,优化区域布局。因此在2007年-2008年上半年,大批在建、拟建项目停建或缓建,2008年下半年-2009年,除有市场需求的深加工项目外,基本没有新增玉米淀粉加工能力,2010年有250-300万吨的新增玉米加工能力开工建设,一些深加工项目(如葡萄糖浆)陆续加工,现玉米淀粉加工行业正在进入有序发展阶段产能增长速度在10%左右。

以淀粉为原料的精深加工,发展较快,2009年精深加工产品总量1027万吨,约占淀粉总产量的60%。其中增长速度快于淀粉增长速度的主要产品有:

变性淀粉:113万吨,比2008年增长32.4% 结晶葡萄糖:239万吨,比2008年增长13.5% 液体淀粉糖:589万吨,比2008年增长13.5%

变性淀粉当属淀粉加工业中增长最快的。变性淀粉是在淀粉具有的固有特性基础上,为改善其性能和扩大其应用范围,而利用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酶法改变淀粉的天然性质,增加其性能或引进新的特性而制备的淀粉衍生物。它广泛应用于造纸、纺织、食品、饲料、医药、日化、石油等工业,国外已开发出3000多个品种,而中国只开发出50多个品种,使用量最大的是造纸、食品和纺织品等行业,前景很好。变性淀粉的最大用户是造纸,最有发展前途的是食品。

美国是世界变性淀粉最大的生产国,年产约200万吨,主要用于造纸。美国年产纸及纸板7000万吨,使用150万吨的变性淀粉,占纸及纸板重量的2.1%,占美国变性淀粉总产量的3/4,中国与美国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中国各业变性淀粉需求量年平均递增速度达到27%,远远高于中国经济发展速度。玉米变性淀粉加工产业化示范项目使玉米生产变性淀粉产品的附加值显著提高,是玉米原值的几十倍,发展玉米变性淀粉产业潜力巨大。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创新,变性淀粉是淀粉深加工的必然趋势。

1.3 发展速度

玉米产业因高附加值而成为“朝阳”产业和“黄金”产业,发展潜力十分巨

4

大。以世界上玉米产量和深加工量第一的美国为例,开发玉米产品就有3000多个,深加工消费玉米量从1999年的4810.7万吨增长到2003年的6324.6万吨,平均年递增7.5%,人均消耗玉米更是达到了88公斤。中国玉米加工业虽然起步较晚,从20世纪80年代几十万吨消费量到90年代以每年10%的速度快速增长,如今开发了上百个产品,2005年工业消费达1100万吨,所占玉米总消费比例亦从0.5%增长到了13.4%。国家与各地政府大力支持玉米深加工产业的发展,玉米加工企业如雨后春笋,玉米加工龙头企业也相继出现,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玉米深加工产品主要有燃料乙醇、变性淀粉、淀粉糖、赖氨酸四大类。我们主要来看一下变性淀粉的发展速度 变性淀粉是指在淀粉具有的固有特性基础上,为改善其性能和扩大其应用范围,而利用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酶法改变淀粉的天然性质,增加其性能或引进新的特性而制备的淀粉衍生物。变性淀粉是近几年新发展起来的产品,用途广泛,国外已开发出3000多个品种,而中国只开发出50多个品种。它广泛应用于造纸、纺织、食品、饲料、医药、日化、石油等工业,使用量最大的是造纸、食品和纺织品等行业,前景很好。

据国外报道,变性淀粉的最大用户是造纸,最有发展前途的是食品。美国是世界变性淀粉最大的生产国,年产约200万吨,主要用于造纸。美国年产纸及纸板7000万吨,使用150万吨的变性淀粉,占纸及纸板重量的2.1%,占美国变性淀粉总产量的3/4。变性淀粉是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发展起来的新兴行业,中国有丰富的淀粉原料资源,1997年中国淀粉年产量达385万吨,因此进—步推动淀粉深加工,开拓变性淀粉的应用领域,显然是一项重要的工作。目前中国已有生产40余万吨变性淀粉的能力,但实际生产只有20余万吨,此外每年还从国外进口几千吨。国内迄今最大的用户是造纸行业,每年用8万多吨变性淀粉,1997年中国纸及纸板年产量已达2700万吨,变性淀粉用量只及纸及纸板的千分之三。近几年,国家重点组织了多项玉米变性淀粉技术产业化开发,实现了关键设备国产化,逐步解决中国变性淀粉品种少、系列化程度低,部分产品还需进口的状况。部分产品可替代国外同类产品。2004年,中国变性淀粉实际产量在50万吨左右。中国各业变性淀粉需求量年平均递增速度达到27%,远远高于中国经济发展速度。玉米变性淀粉加工产业化示范项目使玉米生产变性淀粉产品的附加值显著提

5

搜索更多关于: 玉米变性淀粉行业调查报告 的文档
玉米变性淀粉行业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ngcm3sf6h6rgfk162co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