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上市一致的:同样是在2007年形成一个比较高的点,2008年下跌,然后2009年继续回升,直至2010年达到一个高峰。结合该公司的发展现状以及预计未来走势分析,高销售净利率恰恰反映出该公司拥有不错的盈利能力。 2.2.5 对总资产周转率的分析
总资产周转率是指企业销售收入与资产总额之间的比率,该指标是用以衡量企业总资产是否得到充分利用的比率,总资产周转速度的快慢,也意味着总资产利用效率的高低。
表2-6总资产周转率表
总资产周转率 行业平均值 0.44 2007 0.47 2008 0.37 2009 0.38 2010 0.29 注:表中数据来源于新浪网
图2-6 2007-2010年WK流动资产和总资产统计图
从上图2-6来看,2007至2010年WK的总资产额在不断的上升,其流动资产
也同样一直保持在一定增长的水平,甚至有些年份的增长要高出总资产增长的比例,而且房地产上市公司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明显偏高很多。
存货是流动资产的一部分,一方面具有盈利能力,一方面占用资金。从下面的图我们可以看出房地产业的流动资产大部分属于存货。存货的周转速度,是影响流动资产和总资产周转速度的极其重要的一个因素。
图2-7 2007-2010年WK存货占流动资产的比重
表2-7存货周转率表
存货周转率 行业平均值 0.43 2007 0.41 2008 0.33 2009 0.39 2010 0.27 注:表中数据来源于新浪网
图2-8 2007-2010年WK存货周转率趋势图
房地产行业企业的存货,包括开发产品和开发成本。由于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的存货中主要为高价值、变现能力差的开发产品(例如积压的、己开发完毕的房屋产品)和投资大、开发周期长的在建工程等,严重影响了存货周转的速度,同时影响了其总资产的利用效率,使得行业的平均存货周转率持续处于较低的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房地产上市公司存货周转率都比较低。[17]
2007至2010年的统计数字看,WK的存货周转率基本上保持稳定,通过数据可以计算出存货周转一次需要大概两年左右的时间,这是个比较慢的周转速度,对公司流动资产的质量已造成严重的影响。同时房地产存货占用了大量的资金,大大降低了资产收益率。存货中相当一部分缺乏盈利能力且变现能力很差,己经严重地影响了公司的正常经营活动和经营业绩。
3 WK盈利能力评价及对策建议
3.1 WK盈利能力评价
通过对WK的盈利能力单项指标分析以及运用杜邦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可以较清楚的看出WK的经营状况和盈利能力状况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并且得出如下结论:
(1)公司总资本实力雄厚,市场占有地位显赫
公司2010年总资本为2,156.38亿元,主营业务收入为507.14亿元,均居其他同类上市公司之首。而公司2007年至2009年也一直稳坐市场老大的地位,具有品牌和规模优势。
(2)资本负债率稳定,具有较强的偿债能力
WK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向来高于行业平均值,07年以后短期偿债能力略显单薄,但是这个问题在2008年的时候通过发行公司债得到弥补,长期偿债能力一直较强,但是成本较高,大大降低了营运资金的收益效果,提高了公司的经营成本。
(3)融资手段较丰富,资本负债结构合理
就08、09两年来看,公司除了向银行举借贷款外,同时运用股票发行,发行公司债等多种融资手段,使得资本负债率稳定在70%左右,公司力求在稳健中谋发展。到2010年,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增涨至74.69%,说明WK的融资成果比较显著。
(4)货币资金比重较大,尚未充分利用
WK一向秉持“现金为王”的原则,认为行业正处于调整前,因此公司认为这种策略更有利于股东的利益。但这一做法稍有保守,资金并没有充分利用。但是在2007年以后,WK一改该策略,开始大规模拿地。公司可以在以后的经营中,稍微调整货币资金的比重,加快公司的发展。 (5)存货激增,营运能力减弱,运用风险扩大
2008年爆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随着次贷危机的进一步扩大以及中国消费者对房地产投资的理性回归,整个房地产市场销售萎缩,虽然WK位居市场第一,优于市场均值,但经营能力也呈现减弱的趋势。08年以后,公司的存货周转率降低,这是存货不断囤积导致的,同时公司加大了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这些指标都预示着公司运营风险的加大。09年公司状况有所好转,说明公司的发展前景还是很美好的。
(6)费用控制水平较好,但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作为市场占有率第一的企业,其期间费用稍高于行业均值,一部分在于WK
比较注重品牌规模效应的宣传;另外公司实行快速销售的管理模式。公司应该注意资产扩张是否会带来经济效益的增大,避免盲目扩张带来负面的影响,控制好成本费用,促进营业利润率的提高。
3.2 对策建议
尽管WK一直在房地产行业保持领先地位,但是通过分析,WK的利润质量还是存在一些问题,这里有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也有自身的原因。下面从内部环境因素方面对WK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1)继续加大品牌规模效应的宣传和销售力度,借市场调整之际,提升核心竞争力,注重创新,以便在市场回暖之后体现这一优势。
(2)进一步拓展融资渠道,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股权融资,减小行业资金整体紧张的局面带来的不利影响。改变自身的现金流结构,而不能依靠大量筹资来满足经营现金的需求。
(3)实施收缩策略,必要时实行降价促销,减少开支回笼资金,调整期内不应追求短期效益,应确保经营稳健性,适时调整新项目的开发节奏。
(4)提高资金的使用率,减缓土地扩张进度,因为土地作为房地产行业的存货变现能力很差,会降低存货周转率,若长期占用会降低公司的资金使用效率及盈利能力。
(5)进一步提高费用控制水平,加强内部控制,降低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的比例,促进营业利润的提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