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基础》平时作业
温馨提示:请务必直接将答案粘贴在答题框内!
1. 按照电子元件划分,计算机经历了几代? (8分)
答:第一阶段(1946~1959年)这一代计算机主要特点是使用电子真空管作为逻辑元件,存储器用延迟线或磁鼓,软件主要是机器语言,开始使用符号语言. 第二阶段(1959~1964年)这一代计算机主要特点是使用晶体管取代电子真空管作为逻辑元件,软件方面出现了高级程序语言,还提出了操作系统的概念. 第三阶段(1964~1970年)这一代计算机主要特点是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取代了晶体管,存储器仍使用磁芯.操作系统进一步发展与普及.
第四阶段(1970~现在)这一代计算机主要特点是使用大规模集成电路作为逻辑元件,主存储器也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在软件方面出现了与硬件相结合的产品
2. 冯·诺依曼计算机体系机构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8分)
答:冯·诺依曼有三条重要思想:
1、计算机硬件是由5大基本部分组成: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2、采用二进制。
3、程序和数据一样存放在存储器中。
3. 说明计算机的工作原理。(8分)
答:存储程序:程序保存在计算机的存储器重;
由程序控制:按照程序规定的步骤逐条执行指令。计算机的基本原理是存贮程序和程序控制。预先要把指挥计算机如何进行操作的指令序列(称为程序)和原始数据通过输入设备输送到计算机内存贮器中。每一条指令中明确规定了计算机从哪个地址取数,进行什么操作,然后送到什么地址去等步骤。
按照冯·诺依曼存储程序的原理,计算机在执行程序时须先将要执行的相关程序和数据放入内存储器中,在执行程序时CPU根据当前程序指针寄存器的内容取出指令并执行指令,然后再取出下一条指令并执行,如此循环下去直到程序结束指令时才停止执行。其工作过程就是不断地取指令和执行指令的过程,最后将计算的结果放入指令指定的存储器地址中。计算机工作过程中所要涉及的计算机硬件部件有内存储器、指令寄存器、指令译码器、计算器、控制器、运算器和输入/输出设备等,在以后的内容中将会着重介绍。
4. 什么是Windows文件夹?如何创建一个新的文件夹?(8分)
答:是指在windows中的文件目录,文件目录(或称为文件夹)是由文件目录项组成的。文件目录分为一级目录、二级目录和多级目录。文件目录为每个文件设立一个表目。文件目录表目至少要包含文件名、文件内部标识、文件的类型、文件存储地址、文件的长度、访问权限、建立时间和访问时间等内容。 在桌面空白处点击鼠标右键,选择菜单中的“新建”,选择“文件夹”就可以新建,也可以在桌面按快捷键“Shift+Ctrl+n”就可以新建文件夹了。
5. Word的大纲视图完成什么操作?(8分)
答:可以将文档的标题分级显示,使文档结构层次分明,易于编辑,还可以设置文档和显示标题的层级结构,可以折叠和展开各种层级的文档。
6. 在Word中,什么是“样式”?如何在Word文档中创建一个新样式?(8分)
答:样式就是文档的经过编辑、排版后成定稿的版式即格式文件。
在空白word文档中,选择需要修改的文字,点击开始界面中的新样式,然后选择新建样式,进入新建样式界面,可以设置样式名称以及各式等,设置好之后点击确定就可以了。
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泽东 7.题目素材: 题目要
求: (1)利用竖排文本框排版,从右向左依次为诗词名、内容、作者。 (2)将全文字体设置为“华文行楷”,字形设置为“常规”,字号设置为“三号”。
(3)将正文行距设置为25磅。 (25分)
答:(1)将第1段设置为“居中、四号、隶书、红色”。 鼠标选择第一段,点击右键,选择段落,在缩进和间距页面,对齐方式选择居中,确定;
继续鼠标选择第一段,点击右键,选择字体,分别选择字体为隶书、字号为四号、颜色为红色,确定。
(2)将第2、3、4段,首行缩进2个字符、左缩进4个字符、右缩进2个字符。 鼠标选择2、3、4段,点击右键选择“段落”,在“缩进和间距”页面,“缩进”栏处:“左缩进”选择“4个字符”,“右缩进”选择“2个字符”,“特殊”处选择“首行”,“缩进值”为“2个字符”。 (3)将第2段设置为首字下沉。
鼠标选择第2段,点击最上面的菜单栏“插入”,在“文本功能栏”,点击“首字下沉”,选择“下沉”
(4)将第3段设置为分两栏。
鼠标选择第3段,点击最上面的菜单栏 “布局”,在页面设置中选择“栏”,点击“两栏”。
(5)将第4段设置为灰色底纹。 鼠标选择第4段,点击最上面的菜单栏,切换到“页面布局”,点击“页面边框”,选择“底纹”,“填充颜色”为“灰色” ,“应用于”选择“段落”。
8.保证计算机信息安全有哪些措施?(8分)
答:(1)加强设施管理,确保计算机网络系统实体安全。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防止非法用户进入计算机控制室和各种非法行为的发生;注重在保护计算机系统、网络服务器、打印机等外部设备和能信链路上狠下功夫,并不定期的对运行环境条件进行检查、测试和维护。
(2)数据加密存储
对数据进行加密是实现数据保护的一个重要方法,即使该数据被人非法窃取,对他们来说也只是一堆乱码,而无法知道具体的信息内容。在加密算法选择方面,应选择加密性能较高的对称加密算法,如AES、3DES等国际通用算法,或我国国有商密算法SCB2等。在加密密钥管理方面,应采用集中化的用户密钥管理与分发机制,实现对用户信息存储的高效安全管理与维护。对云存储类服务,云计算系统应支持提供加密服务,对数据进行加密存储,防止数据被他人非法窥探;对于虚拟机等服务,则建议用户对重要的用户数据在上传、存储前自行进行加密。 (3)强化访问控制,保证计算机网络系统运行正常。
建立入网访问功能模块。入网访问控制为网络提供了第一层访问控制。它允许哪些用户可以登录到网络服务器并获取网络资源,控制准许用户入网的时间和准许他们在哪台工作站入网。用户的入网访问控制可分为3个过程:用户名的识别与验证;用户口令的识别与验证;用户帐号的检查。
网络管理员将对普通用户的帐号使用、访问网络时间、方式行管理,还能控制用户登录入网的站点以及限制用户入网的工作站数量。 (4)、提升组织整体的安全性
比如黑客通过共享入侵了电脑,但是由于健壮的用户密码体系保护了信息的安全,正是“整体法则”保护“局部破损”的有效体现。
9.什么是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Hyper Text Markup Language)?什么是统一资源定位符(URL,Universal Resource Locator)?(11分)
答:用于描述网页文档的一种标记语言。因为这种文本中含有超链接,可以将不同内存空间上的文本信息组织在一起。
统一资源定位符(URL,英语Uniform ResourceLocator的缩写)也被称为网页地址,是因特网上标准的资源的地址。
10.设计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幻灯片需要考虑哪些内容? (8分)
答:第一,明确PPT设计的类型;第二,排版问题,在排版上一定不能复杂;第三,配色问题,PPT的配色也会极大影响着PPT的展示效果,根据内容选配色;第四,PPT的主题和内容是否相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