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是药学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其中生物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机体生物因素和药物疗效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药物动力学是应用动力学原理与数学处理方法,定量地描述药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的量时变化或血药浓度经时变化动态规律的一门科学。本课程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对于新药、新剂型与新制剂的研究与开发及临床合理用药的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掌握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的基本工作原理、基本计算方法和基本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一定的动手能力,为毕业后从事新药研发和药学服务等专业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 课程学习进度与指导(*为重点章节) 章节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课程内容 生物药剂学概述 口服药物吸收 建议学时 1 4 学习指导 课件学习,重点掌握生物药剂学等基本概念 课件学习,重点理解生物膜的转运机制,掌握影响药物胃肠道吸收的因素 课件学习为主,熟悉各种给药途径的特点 学习课件,重点理解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表观分布容积的定义及其重要意义 学习课件,重点理解首过效应定义及其对药物作用的影响,掌握药物代谢反应的类型 学习课件,重点理解药物肾排泄的机制及肾清除第六章* 药物排泄 2 率和肠肝循环 第七章 第八章* 药动学概述 单室模型 1 4 学习课件,重点理解药动学模型和参数 学习课件,重点掌握基本理论及药动学参数 非口服药物的吸收 2 药物分布 2 第五章* 药物代谢 2 1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多室模型 多剂量给药 1 3 学习课件,理解多室模型特点和识别方法 学习课件,重点掌握稳态血药浓度的计算 学习课件,重点理解特点,机制和识别方法 学习课件,掌握MRT含义及计算 学习课件,重点掌握给药方法设计方法 非线性药物动力学 2 统计矩分析 药物动力学在临床药学中的应用 药物动力学在新药研究中的应用 1 3 第十四章*
3 学习课件,重点掌握 第一章 生物药剂学概述 一、学习目标
掌握生物药剂学的定义,剂型因素与生物因素的含义。熟悉生物药剂学的研究内容和进展,了解生物药剂学研究在新药开发中的作用。 二、学习内容
生物药剂学的定义与研究内容;剂型因素与生物因素的含义。 三、本章重点、难点
生物药剂学的概念;剂型因素与生物因素的含义。 四、建议学习策略
通读教材后观看视频,并复习相关药剂药理知识帮助理解. 五、习题 一、名词解释
1、 生物药剂学(Biopharmacutics)2、吸收 (absorption) 3、分布
(distribution)4、代谢 (metabolism) 5、排泄 (excretion) 6、转运 (transport) 7、处置 (disposition) 8、消除 (elimination) 二、简答题
1.简述生物药剂学研究中的剂型因素。 2.简述生物药剂学研究中的生物因素。 3.简述生物药剂学研究在新药研发中的作用。
第二章 口服药物的吸收 一、学习目标
掌握药物通过生物膜的转运机制,影响药物消化道吸收的生理性因素、物
2
理化学因素和剂型因素。熟悉药物的吸收过程,促进药物吸收的方法以及口服药物制剂产生不同药效,毒副反应及其作用快慢的主要原因。了解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了解运用消化道药物吸收特性,设计和开发新的药物制剂。了解口服药物吸收的研究方法。 二、学习内容
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药物通过生物膜的转运机制;影响药物消化道吸收的生理性因素、药物因素和制剂因素;药物的吸收过程;促进药物吸收的方法以及口服药物制剂产生不同药效,毒副反应及其作用快慢的主要原因。 三、本章重点、难点
膜的转运机制;影响药物消化道吸收的生理性因素、药物因素和制剂因素;促进药物吸收的方法。
四、建议学习策略:通读教材后观看视频及课件, 理解膜的转运机制,分析总结影响药物消化道吸收的因素。 五、习题 一、名词解释
1、膜转运(membrane transport)、2、被动转运(passive transport)、3、主动转运(active transport)、4、肝首过作用(liver first pass effect)、5、肠肝循环(enterohepatic cycle) 二、简答题
1.简述被动转运的特点。 2. 简述主动转运的特点。 3. 试述影响口服药物吸收的因素。 4. 简述促进口服药物吸收的方法。
第三章 非口服给药的吸收
一、学习目标
掌握各种血管外注射的吸收过程及影响吸收的因素;影响药物肺部吸收的因素;药物经皮肤和粘膜吸收的途径和影响因素。熟悉皮肤、直肠、鼻腔、口腔的结构和生理特征。 二、学习内容
血管外注射的吸收过程及影响吸收的因素;影响药物肺部吸收的因素;药
3
物经皮肤和口腔粘膜及鼻腔粘膜吸收的途径和影响因素。 三、本章重点、难点
影响药物血管外注射的吸收的因素。口腔的结构和生理特征。
四、建议学习策略:通读教材后观看视频及课件,总结各种非口服给药的吸收特点。 五、习题 一、简答题
1.简述可采用什么给药途径避免肝首过效应?试结合各给药途径的生理特点说明其避免首过效应的原理。 2. 简述直肠给药的吸收途径。
第四章 药物的分布
一、学习目标
掌握药物分布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掌握药物体内分布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掌握表观分布容积的定义及其重要意义。了解脑内转运、胎盘内转运、红细胞内分布和脂肪组织内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了解微粒给药系统的转运特点。了解如何应用药物的体内分布进行制剂设计。 二、学习内容
药物分布概念、过程及其影响因素;药物经淋巴系统转运过程以及主要影响因素;血脑屏障;微粒给药系统的体内转运特点。 三、本章重点、难点
表观分布容积的概念和意义;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
四、建议学习策略:通读教材后观看视频及课件, 并复习相关生理学知识帮助理解。 五、习题 一、名词解释
1、蓄积(accumulation)、2、表观分布容积、3、血脑屏障、 二、简答题
1.药物血浆蛋白结合和组织蛋白结合对表观分布容积和药物消除有何影响? 2. 影响微粒给药系统体内分布的因素有哪些?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