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年经历4个创业团队,我都看到了什么?
2018-07-07
本文作者主要讲述了自己在两年之内加入了四个团队,分别在里面看到以及学到的东西。
2016年选择离开远景能源,是因为不想扎根在关系型销售,不想有太多的时间是在喝的晕乎乎的状态下度过。之后的每一次选择,出发点都是“创造价值”,所以每次都没有特别盯着经济收益,很多人说这样是傻,谁知道呢。
第一段:找准一个核心痛点,而且要解决透了
2016年4月加入友菜团队是第一次尝试创业,到10月份短短六个月时间,很难说真正进入了创业的状态。
友菜智能家庭种菜机
1. 多个卖点对于小团队快速迭代没有帮助
第一代产品,利用水培的技术,实现室内种菜。 主要卖点有两个:
一是无农药、无化肥的健康蔬菜,目标人群是关注蔬菜安全、会订购有机蔬菜的人群;
?
?
二是钢筋水泥的城市生活中,给大家的家庭生活增添有生命力的绿色。 很喜欢这样的产品,但是对于两个痛点的解决却不够透彻。从主打绿色蔬菜的角度,蔬菜无农药污染显而易见,但是对于无化肥、有机这个点,用户却有不同的认知。
因为会在水里添加营养液(植物生长所需的矿物元素),也因为种植不依靠土壤,所以在“有机蔬菜人群”圈子里的认同度不是很高,也有很多人会对种子来源、营养液的成分提出质疑,前期的沟通成本较高。
商业模式方面采用的是“打印机+墨水”模式,种菜机可以租用,但是需要订购菜苗配送服务。因为从钟子期开始种植的话,对外界环境条件要求非常高,且成长周期太长,所以是在培育室让种子发育成菜苗后,每周按照用户的选定进行配送,配送成本居高不下。
虽然从菜苗长成成熟蔬菜只需要3-4周时间,但是因为种植的都是叶类菜,不经炒,所以对于真正希望吃健康蔬菜的用户,产量确实不够。这样也就导致了希望让用户吃上绿色、健康蔬菜的想法,没能解决透彻,且成本偏高。
当然这里留了个后手,是希望通过种菜机进行市场培育,后期直接推水培蔬菜配送服务的,水培蔬菜配送的业务,到现在我仍然认为是可行的。在城市的各种闲置楼顶建设水培种菜室,增加摄像头、三方检测等,保证蔬菜的无化肥、无农药,实现就近配送、销售。
而从观赏的角度,目标用户其实更应该是宝妈、热爱生活的白领,但是产品本身体积偏大、稳定性还有待提升、配送菜苗方式麻烦且高成本,不适合租房的用户。这点如果能将产品做成可以放置在桌上,从种子期开始且可以种植花草的智能设备的话,销量应该会更好。
不得不说,硬件类产品创业,确实难,初代产品定位如果不够准确,开模、生产好之后,资金不够充裕的情况下再进行调整的空间太小了。
2. 要有共同的愿景,也要有君子协议
六个月的时间里,8000元的月薪,直接支付宝发放,没有合同、没有签股权/期权协议,在离开之前谈过一次,1个点的期权,那个时候团队只有5个人。 个人的习惯是,在找供应商的时候,找团队的时候,都是先信任,然后再怀疑,因为自己做销售比较多,在找客户的时候,也一直希望能够先跟客户建立信任。 但回过头来看创业这件事,个人和团队之间,愿景和协议是一定要谈好的,谈好的东西,就能克制住自己心里的落差。但基础还是愿景,对于创业这件事,一定要奔着热爱的,坚信能够创造价值的事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