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第二中学2013届高三(新课标历史选修二)二轮专题卷
(含解析):专题四 构建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政治框架 专题训练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权利法案》和《人权宣言》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都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 B.都体现了反对封建专制的要求 C.都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D.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2.下列对长期议会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议会是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②它成为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的领导中心 ③它通过了《大抗议书》试图限制王权 ④查理一世再次解散了长期议会
A. ①③ B. ①④ C.②③ D. ③④
3.(2012年9月济南外国语学校质检26题)影响和促进了近代资产阶级的分权学说和权力的制约与平衡理论形成的历史文件是( )
A.英国《权利法案》的通过 B.美国《独立宣言》的发表 C.法国《人权宣言》的颁布 D.拿破仑《民法典》的制定
4.1640年英国长期议会的召开标志着资产革命的开始,主要是因为长期议会( )。 A.拒绝通过新的征税法案 B.决意要建立内阁制度
C.要求扩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权力 D.拒绝支持国王镇压苏格兰人民起义 5.在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中,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各有特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英国革命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领导的 B.雅各宾派专政是法国大革命的高潮 C.英法革命过程中都建立过共和国 D.美国独立战争胜利后留下封建残余 6.(2011年9月济南外国语学校质检27题)汤因比曾这样评价一件史事:“顺利地在旧瓶里装进了新酒,还不至于引起旧瓶爆炸。”并认为:“这可以说是一种宪法方面的胜利,这种胜利应该当作是一种惊人的技艺。”汤因比所评价的是( ) A.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C.法国共和制度战胜君主制度
B.美国联邦共和国的确立
D.近代德国宪法好议会装饰下的皇帝专制
7.从根本上说,英、法、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共同的政治特征是( )。 A.推翻君主专制制度 B.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C.向法治化国家过渡 D.彻底解决封建统治问题
8.影响和促进了近代资产阶级的分权学说和权力的制约与平衡理论形成的历史文件是( ) A.英国《权利法案》的通过 B.美国《独立宣言》的发表 C.法国《人权宣言》的颁布 D.拿破仑《民法典》的制定
1
9.《权利法案》、《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的共同之处是( )。
A.坚持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原则 B.为改造封建制度提供了法律依据 C.深受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 D.反映资产阶级民族民主意识
10.1640年英国长期议会的召开标志着资产革命的开始,主要是因为长期议会( )。 A.拒绝通过新的征税法案 B.决意要建立内阁制度
C.要求扩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权力 D.拒绝支持国王镇压苏格兰人民起义 二、非选择题
11.(2011年5月潍坊市考前训练34题)(10分) [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人拥有自由、平等的人权……,他就是他自己的君主。但自然法状态下必然造成人类对拥有的自然权力不安心、不稳妥。这就促使人们互相协议缔结了契约,自愿把部分权力交给社会……,政府是受人民的委托而设立的,在人民想改变它的时候可以改变它,而且立法权和执法权是分开的。
——(英国)约翰·洛克《政府论》 材料二 众议院人数和直接税税额均应按本联邦所辖各州的人口比例分配于各州,各州人口数目指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3/5。自由人总数包括必须在一定年限内服役的人,但不包括未被征税的印第安人。
——美国1787年宪法 (1)概括材料一中洛克的思想主张并以美国独立战争和1787年宪法为例进行说明。(6分)
(2)材料二反映了美国1787年宪法存在什么问题?又是如何解决的?(4分)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随着护国国体的确立,共和国已名存实亡。共和国试验失败的原团在于,这种政权形式如同无国会国王专制一样,都违背了“国王在议台中”的历史传统,二者恰好相对,分别代表着两种极端,在素以尊重传统崇尚中庸的英吉利民族中,极端道路往往是行不通的。再者,从17世纪的时代条件看。资本主义发展还不充分,资产阶级正处于形成过程中,在政治上、思想上都极不成熟,共和制成功的条件并不具备。
材料二 妥协换来暂时的政治稳定。复辟初年,议台和王权关系极为和谐,在一系列重大政策问题上都能保持合作。在经济政策上,复辟政府奉行重商主义,支持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这符合议会的要求。在对外政策上,双方都拥护对荷战争。……然而,建立在妥协基础上的“复辟解决”是不可能根除冲突的,因为它回避了冲突的根源——国家主权所属问题。“复辟解决”
2
片面吸取了革命年代的教训,没有从制度上对二者的权力关系作任何实质性调整。
材料三 “光荣革命”吸取了40年代革命和1660年“复辟解决”两方面教训,既摒弃了无限制的斗争,又避免了无原则的调和。它这过三方面的革命解决……对中央权力结构作了重要而适度的调整。
“光荣革命”取得了巨大成功,它遏制了1661年后出现的君主专制主义趋势,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方面,同时又没有割断历史,超越传统。
——以上材料均选自《英国政治制度史》 请回答问题:
(1)上述三则材料表明,英国近代国家政体的确立过程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2)依据材料,分析英国最终确立君主立宪政体的主要因素。
(3)应用所学知识,说明“光荣革命没有割断历史,超越传统”的说法是否符合史实?
专题四 构建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政治框架 专题训练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解析:D项的表述只符合《权利法案》而不是人权宣言》。
2.C
解析:议会在革命前就已经存在,但受到国王的压制和冷落。长期议会是在1653年由克伦威尔用武力解散的,可以排除①。
3.A
解析:BC项文件主要体现了主权在民、社会契约等思想,没有体现分权学说,而D项也不符合题意;英国《权利法案》中限制国王的权力,确立议会权力至上的原则,体现分权学说,A项正确。
3
4.(1)国务员副署、参议院弹劾。限制后任大总统的权利,以保障共和制度防止专制独裁。(2)民主共和、分权制衡。(3)中:首次以法律形式宣布国家主权属于人民,确立共和代议制度。 美:是近代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成文宪法,有效防止了专制。
解析:针对第一问,注意理解有关规定,是对“大总统行使职权”的限制。其他各问可以结合所学知识解答。
5.D
解析:简要回顾课文知识。美国未曾经历过封建社会,不存在革命后留下封建残余的史实。
6.A
解析:关键句:顺利地在旧瓶装进了新洒、这可以说是一种宪法方面的胜利。英国光荣革命后,通过《权利法案》,规定国王依然是最高统治者,但权力被限制,是君主立宪制体现。
7.C
解析:由人治走向法治,由法律来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本质特征。美国没有尽力封建社会,故A、D项不能选。英国是君主立宪国家,B项也不可选。A、B、C也并非根本性的政治特征。
8.(1)推翻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建立资产阶级专政。(2)斗争形式;①议会斗争:要求限制王权,并提出掌握政权的要求,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取得对革命的领导权。②武装斗争:通过组建“新模范军”等新型军队,进行了马斯顿草原战役和纳西比战役等,打败了王军,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③法律建设:运用法律手段限制王权,巩固革命成果。如《大抗议书》、《排斥案法、《人身保护法》和《权利法案》等一系列法案。 解析:难度在于要概括斗争形式,注意要采用结合史实赖佐证。
9.A
解析:《权利法案》和《人权宣言》虽为改造封建制度提供了法律依据,但《独立宣言》应美国未经历封建社会,不存在改造封建制度的事宜;《权利法案》制定时,法国法国启蒙思想尚未形成巨大影响,排除B、C项;只有《独立宣言》能反映反映资产阶级民族民主意识,排除D项。三文件均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所以应选择A项。
10.C
解析:议会要求扩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权力,已经体现出资产阶级革命的目的。
4
二、非选择题
11.(1)主张:天赋人权、社会契约、分权学说。(3分)
美国:人民通过独立战争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1分)1787年宪法确立了民主 制和分权制衡原则。(2分)
(2)问题:人民权利的不平等,黑人和印第安人不能享有完全公民权。(2分)
解决:通过宪法修正案补充人民的权利、废除了黑人奴隶制,民主政治不断完善。 (2分)
12.(1)经历了共和国时期的护国政体、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和“光荣革命”三个阶段。
(2)原因: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尚不成熟;英国有尊重议会的历史传统,崇尚中庸;共和国试验和“复辟解决”相继失败,“光荣革命”成功。(3)它保留了君主制度,但从根本上确立了新的民主制度——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度。可见,这种说法符合史实。
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