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项脊轩志》教学设计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9 15:45:5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项脊轩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习常用实词和虚词“顾”“过”“而”“之”“乎”等的用法;了解归有光的生平及其作品的独特风格,理解作品的价值。 2、过程与方法:学习本文善于从日常琐事中选取富有特征的生活细节来抒写感情的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家庭变迁的感慨。 【教学重点】体悟作者在淡淡的叙述中所蕴含的浓浓深情。

【教学难点】通过细节描写感悟作者在叙事中营造出来的抒情氛围。 【教学方法】诵读法 探究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介绍作者,解题,疏通文意。 一、导入:

同学们,高中离家求学,我们时常会想起家的温暖、家人的关怀,还会想起家中的一些小事。回味这些小事,其实就是在回味蕴含其中的深厚亲情。今天我们学习明朝归有光的散文名篇《项脊轩志》,一齐来走进作者寓深情于琐细之事的内心世界。(板书课题和作者)

二、检查学案,小组展示: 1、作者介绍

归有光(1506—1571),字熙甫,号震川,明朝昆山人,著名散文家。作者自幼苦读,9岁能文,20岁通读五经(《诗经》《尚书》《周易》《礼记》《春秋》)和三史(《史记》《汉书》《后汉书》,加《三国志》称“四史”),但考试不利,35岁才中举,后8次考进士落第,于是迁居到嘉定(今上海市)安亭江上,讲学20余年,学生颇多。他直到60岁才中进士当县令。由于为官正直,不与上级官吏和地方豪绅同流合污,3年后明升实降为顺德通判,专管马政,颇受委屈。后由大学士高拱保荐为南京太仆寺丞,留掌内阁制敕房,修《世宗实录》,上任一年后,病故。在文学上,因作者仕途多舛,但他博览群书,在散文创作上造诣很深,是明代杰出散文家。他的散文源出《史记》,取法于唐宋八大家,风格朴实,感情真挚,一反当时“文必秦汉”的理论和只求貌似的形式主义风尚。归有光与王填中、唐顺之、茅坤并称为“唐宋派”。他的散文朴素简洁,自然真挚,以神味见长,尤善以家庭琐事寄托真情。《项脊轩》《先妣事略》《寒花葬志》为代表,他的作品对清代桐城派散文影响很大。

2、解题:项脊,地名,是作者九世祖归道隆所居之处;轩,小屋,作者将自己的书斋题为“项脊轩”含有怀宗追远之意;志,记也,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

3、正音:

项脊轩(jǐ xuān) 渗漉(shan lù) 修葺(qì) 垣墙(yuán) 栏楯(shǔn) 迨(dài) 异爨(cuàn) 老妪(yù) 先妣(bǐ) 中闺(guī) 门扉(fēi) 呱呱而泣(gū) 阖门(h?) 象笏(hù) 长号(háo) 自禁(jīn) 扃牖(jiōng yǒu)

- 1 -

三、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一)通假字

1、而母立于兹 (而通“尔”,你) 2、以手阖门 (阖通“合”,关闭) (二)古今异义

1、室仅方丈 古:一丈见方 今:寺院中的主持

2、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古:到处 今:副词,表示某种情况通常在一定

条件下才会出现或发生

(三)一词多义: 1、顾

①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环视) ②拔剑四顾心茫然/左顾右盼(看)

③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三顾茅庐(探望,拜访)

④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自顾不暇(关心,照顾) ⑤虽流放,眷顾楚国 (思念,眷恋)

⑥顾安所得酒乎 (表轻微转折。不过,可是) ⑦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反而,却) 2、过

①雷霆乍惊,宫车过也/招摇过市(走过,经过) ②花过而采,则根黯色恶/事过境迁(过去,过时) ③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过犹不及(超过) ④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过分,太甚) ⑤是谁之过与/文过饰非(错误,过失) ⑥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责备)

⑦一日,大母过余曰/过访(到访,探望) 3、而

①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表转折,连词) ②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表修饰,连词)

③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表修饰,连词) ④某所,而母立于兹(通“尔”,你,代词) ⑤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表修饰,连词)

⑥余扃牗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表修饰,连词) 4、之

①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的,结构助词) ②先妣抚之甚厚(她,代词)

③儿之成,则可待乎?(不译,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④顷之,持一象笏至(不译,音节助词)

⑤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它,代词) ⑥久之能以足音辨人(不译,音节助词)

⑦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的,结构助词) 5、于

①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在,介词) ②其制稍异于前(与,介词) ③室西连于中闺(与,介词)

- 2 -

6、乎

①儿寒乎?欲食乎? (吗)

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吧) ③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啊,呀) ④相与枕藉乎舟中(在,介词)

⑤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比,介词) ⑥浩浩乎如凭虚御风 (??的样子,形容词词尾) (四)词类活用

1、东犬西吠(向西,名作状) 2、乳二世(哺育,名作动) 3、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亲手,名作状) (五)特殊句式

1、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判断句)

2、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省略句,省介词“于”) 3、其制稍异于前(状语后置)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体悟作者在淡淡的叙述中所蕴含的浓浓深情。 一、听读课文,感知文本

要求:轻声跟读,注意节奏。体味文中蕴涵的情感,找出文眼。(在散文中,作者又往往用一句话或一个词来定下全文的感情基调,我们把它叫做“文眼”。) 明确:“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二、研读文本,体悟深情

1、问题:作者为何而“喜”?(提示:找出与“多可喜”相对应的文章内容,并说出可喜之处。)

明确:一是文章第一段轩成后的描写。喜在经过修葺后的项脊轩焕然一新,一改往日的小、旧、漏、暗,变得适宜于读书。对于自幼好学的归有光而言实在是可喜可贺。二是附记中写妻子与作者在项脊轩中生活的一段。看着似乎是极为寻常的琐事,但是却将夫妻恩爱,琴瑟和谐的生活描写得生动有趣。 2、问题:请同学们找一找,文中直接体现“悲”的句子有哪些?

明确:①语毕,余泣,妪亦泣。②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3、合作探究:作者心中到底有着怎样的伤痛? (一)揣摩“语毕,余泣,妪亦泣。” (1)此处因谁而泣? 明确:归母。

(2)作者在此处没有直接写母亲的音容笑貌、具体言行,而是通过老妪的回忆来写母亲,这可以见出什么?

提示:关于母亲,作者能记取的印象并不多,推测幼年丧母。 (3)母亲是怎样的人?(提示:注意细节。)

明确:归母慈爱、细心,为儿女的每一声哭泣所牵动。 (4)归纳:伤痛之一——慈母早逝

(二)揣摩“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1)祖母对归有光如何?这一段文字中写了祖母的三次言语,试分析每一次饱含的感情。

- 3 -

明确:①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貌似责备,实则内心欣慰、关怀疼爱

②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 ——期待

③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信任、激励 (2)此处伤痛只是对祖母的怀念吗?为何祖母有如此大的期望?(提示:抓细节,比较归家的今昔。) ①象笏。(象笏虽是归祖母娘家所有,但依据封建社会婚姻讲究门当户对这一原则,可推知归家祖上风光一时。)

②诸父异爨,内外多小门墙,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家族呈现出无序和败落。)

③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简陋) 明确:家族败落,重振家声

(3)归有光实现了祖母的期望了吗?在科举上有所成就吗? 提示:史书记载,作者“九岁能属文,弱冠尽通《五经》《三史》诸书”。14岁应童子试,20岁考了第一名,同年参加乡试未中。直至嘉靖十九年,35岁考取举人,60岁才中进士,授县令职。

(4)归纳:伤痛之二、三——家族败落、祖母厚望 (三)除此之外,还有可悲之事吗?

(1)请同学们朗读最后两段,思考归有光是什么时候痛失爱妻的? 明确:婚后六年,人生的一大亮色转瞬即逝。 (2)夫妻感情如何?何以见得?

明确:①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②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 (3)归纳:伤痛之四——爱妻亡故 三、齐读全文,归纳写作特点

1、多写身边琐事,用细节传情。 2、语言清淡朴素、不刻意雕琢。

3、感情自然真实、似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语之外。 四、课堂反馈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修葺(qì) 垣(yuán)墙 渗漉(lù) 栏楯(shǔn) ....

B.迨(dài) 偃(yǎn)仰 先妣(pǐ) 阖(h?)门 ....C.象笏(hù) 长号(háo) 扃(jiōng)牖(yǒu) 兀(wù)坐 .....D.逾庖(páo) 老妪(yù) 栖(qī)息 呱呱(gū)而泣 .....【答案】B 妣(bǐ)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渗漉(lù) 偃(yǎn)仰 呱呱(guā)坠地 ....

B.栏楯(shǔn) 珊珊(shān) 断壁颓垣(huán) ....C.扃牖(yǒu) 异爨(cuàn) 奴颜婢(bì)膝 ...D.枇(pí)杷 修葺(róng) 如丧考妣(bǐ) ...【答案】C(A呱gū B垣yuán D葺qì) 3. 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全对的一组是( )

- 4 -

A.雨泽下注(流入) 迨(等到)诸文异爨 客逾(越过)庖而宴 ...B.三五(农历每月十五) 妪(婢女)每谓余曰 以手阖(关闭)门 ....C.墙往往(到处)而是 殆(大概)有神护者 其制(修建)稍异于前 ....D.室西连于中闺(内室) 大类(很像)女郎也 余既为此志(志向) .....【答案】A(B妪,年老的女人;C制,形式,规制;D志,记,指这篇文章) 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

A. 而母立于兹 B.汝姊在吾怀 ..

C.久不见若影 D.大母过余曰 ..【答案】 D(D“我”,A、B、C“你”) 5.加点词注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或凭几学书(代词,有的人) .

客逾庖而宴(动词,吃饭) .B.乳二世(动词,喂养) . 久不见若影(代词,你) .C.增胜(名词,光彩) .

珊珊可爱(形容词,美好的样子) ..D.逾庖而宴(名词,厨房) . 垣墙周庭(动词,环绕) .

【答案】A 或(有时)

五、小结:

项脊轩,一个不起眼的小阁子,却关联着家庭盛衰,凝聚着三代人的亲情。轩的空间有限,情的延伸无限。淡淡的文字,唱出了深沉的人生哀歌。这就是《项脊轩志》被历代评论家推崇的重要原因。

六、作业:完成《全优课堂》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妙笔生花是描写

一、从《项脊轩志》中寻找妙笔生花之处; 人物描写方法点拨:

1、选择一个对某人有特殊意义的地方,通过旧地重游,引发无限回忆; 2、选择一个熟悉某人的人,通过他人转述,表露无限深情; 3、语言描写要突出人物的性格、地位及人物之间的关系等; 4、动作描写要做细化分解,延长过程。

5.选择与某人相关的特殊物品,通过睹物思人,见物如见人,物在人非,哀情尽现。

二、片段作文写作训练

选取一位自己最有印象的亲人或朋友,仿照归有光怀念亲人的五种写法中的一种进行描写, 要求有细节描写,或对话描写或动作描写,之后有一两句或直接或间接表现感情的句子。字数要求200字以上。

- 5 -

搜索更多关于: 《项脊轩志》教学设计 的文档
《项脊轩志》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ns0b9ladu20sz53255e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