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2O(填化学式,不需要配平方程式)。
③ 用不同浓度的NaOH溶液吸收NO2含量不同的尾气,关系如下图:(α 表示尾气里NO、NO2中NO2的含量)
i.根据上图得知_______(填字母)。 a. NaOH溶液浓度越大,氮氧化物的吸收率越大 b.NO2含量越大,氮氧化物的吸收率越大
ii.当α小于50%时,加入H2O2能提升氮氧化物的吸收率,原因是_______。 五、实验题
29.某学习小组需配制含有NH4+、Cl-、K+、SO42-的植物培养液500 mL,且要求该培养液中c(Cl-)=c(K+)= c(SO42-)=0.4 mol/L,则NH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mol/L;若用KCl和(NH4)2SO4两种物质配制该培养液,则需称取m(KCl)=_____ g,m[(NH4)2SO4]=_____ g。
30.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制取、收集纯净干燥的氯气并探究氯气的性质,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整套实验装置的连接顺序是f接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_接______(填各接口处的字母代号);
(2)E装置中制取氯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装置中试剂X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装置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和必要的文字解释)。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B 19 C 2 B 20 B 3 B 21 A 4 D 22 A 5 D 23 C 6 C 24 A 7 B 25 C 8 B 9 C 10 D 11 B 12 C 13 D 14 B 15 C 16 B 17 C 18 B
二、填空题
26.MnO2+4H+2Cl
+-
加热 Mn+Cl2 ↑+2H2O
2+
3 2
10 2 6 8 3NA 或1.806×10 三、推断题
27.2/3 mol 1000Vρ/(2240+17V) 冒白烟 2Fe+Cu=2Fe+Cu 2Cu+2Cl+SO2+2H2O=2CuCl↓+4H++SO42- 四、综合题
28.① 2NH4Cl + Ca(OH)2
CaCl2 +2NH3↑+ 2H2O a 4NH3 + 5O2
4NO + 6H2O 3NO2
3+
2+
2+
2+
-
24
+ H2O =2HNO3 + NO,NO2有1/3转化成NO没被吸收掉 NaNO3 b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氮氧化物的吸收率随NO2 的含量增大而增大。当混合气体中NO2含量小于50%时,具有氧化性的H2O2的存在,会使NO氧化成NO2,NO2的含量增大,从而使氮氧化物的吸收率增大 五、实验题
29.8 14.9 26.4
30.(1) a b e d c(2)MnO2+4H+2Cl
+
-
Mn+Cl2↑+2H2O
2+
(3)饱和食盐水(4)溶液变蓝色 2I- + Cl2 = I2 + 2Cl- 淀粉遇碘变蓝
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
1.下列现象和用途中,浓硫酸表现脱水性的是( ) A.实验室制取氯气时浓硫酸作干燥剂 B.浓硫酸加到蔗糖中,蔗糖变黑
C.浓硫酸加到胆矾上,蓝色晶体变为白色粉末 D.浓硫酸在常温下使Fe、Al钝化
2.在无色强酸性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 A.Cl、Na、NO3、Ca B.NH4、HCO3、Cl、K C.K+、Ba2+、Cl-、SO42- D.Cu2+、NH4+、I-、Cl-
3.已知四氯化碳是一种无色有毒易挥发液体,不溶于水,密度>1 g/cm,沸点约为76.8℃。要从水与四氯化碳的混合物里将四氯化碳分离出来,下列方法中最合理的是 A.过滤 B.分液 C.蒸馏 D.萃取 4.下列有关酸雨说法不正确的是
A.酸雨形成过程中一定有氧化还原反应发生 B.煤和石油的燃烧是酸雨污染物的唯一来源 C.二氧化硫以及氮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因素
D.酸雨的危害有使土壤、湖泊酸化以及加速建筑物、桥梁的腐蚀等
5.用浓硫酸配制250mL0.10mol/L的H2SO4溶液时,下列实验操作会使配得的溶液浓度偏大的是 A.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仰视读数 B.移液前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 C.在容量瓶中进行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D.定容后把容量瓶倒转摇匀,发现液面低于刻度,再补充几滴水至刻度
6.在一密闭容器中盛有a L Cl2和H2的混合气体,用电火花引燃后,恢复到原来状态,发现气体仍为a L。用足量的NaOH溶液吸收燃烧后的气体,结果无气体剩余。由以上条件,推知原混合气体中Cl2和H2物质的量之比一定是
A.Cl2∶H2=1 B.Cl2∶H2<1 C.Cl2∶H2≥1 D.Cl2∶H2≤1
7.含Na2SO4、MgSO4和NaNO3的1 L混合溶液,已知其中c(Mg)= 0.4 mol· L,c(SO4)= 0.7 mol· L-1,c(NO3—)=0.2 mol·L-1,则此溶液中c(Na+)为 A.0.2 mol·L-1 B.0.4 mol·L-1 C.0.6 mol· L D.0.8 mol· L
8.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1 L 1 mol·L K2CO3溶液中含有的K数目为NA B.常温常压下,22.4 L N2含有的分子数目为NA C.1 mol Mg变为Mg2+时失去的电子数目为2 NA D.等物质的量的N2O和H2O含有的氧原子数目均为NA 9.下列化合物中,不能通过化合反应制取的是 A.FeCl3
B.H2SiO3
C.Fe(OH)3
D.FeCl2
10.用自来水养金鱼,在将水注入鱼缸之前,常需把水在阳光下晒一段时间,主要目的是 A.增加水中氧气的含量 B.起杀菌作用
-1
+
-1
-1
2+
-1
2-3
-+
-2+
+
--+
C.使水中的次氯酸分解 D.使水的温度升高
11.已知:2FeSO4+6Na2O2 ═ 2Na2FeO4+2Na2O+2Na2SO4+O2↑,对此反应下列说法中正 确的是 A.Na2O2 只作氧化剂 B.还原剂只有 FeSO4
C.氧化产物只有 Na2FeO4 D.Na2FeO4 既是还原产物,又是氧化产物 12.下列各组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
A.CO与CO2 B.S2与S8 C.和 D.与CH3CHO
13.下列物质在氯气中燃烧,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Na——黄色的烟 B.H2——苍白色火焰 C.Cu——蓝色的烟 D.Fe——棕色的雾
14.下列物质久置于空气中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其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浓硫酸的体积增大 B.铝的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膜 C.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D.氢氧化钠的表面发生潮解
15.下列关于金属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B.铝是比较活泼的金属,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表现出还原性 C.铝箔在空气中用酒精灯加热可以熔化,且发生剧烈燃烧 D.铝箔在空气中用酒精灯加热可以观察到铝熔化了但并不滴落。 16.下列实验方案、现象、得出的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A B C D A.A A.0.05 mol/L
实验及现象 向SiO2固体加入过量盐酸振荡,固体不溶解 用玻璃棒蘸取某样品进行焰色反应时观察到黄色火焰 向酸化的KMnO4溶液通入SO2,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BaCl2产生白色沉淀 将镁条点燃,迅速伸入集满CO2的集气瓶有白色固体和黑色颗粒产生 B.B B.0.25 mol/L
C.C C.0.1 mol/L
D.D D.0.5 mol/L
结论 SiO2不溶于任何酸 该样品含钠元素 白色沉淀为BaSO3 CO2具有氧化性 17.将5 mol/L盐酸10 mL稀释到200 mL,再取出5 mL,这5 m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18.纯二氧化硅可用下列流程制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可用作木材防火剂
B.步骤Ⅱ的反应是Na2SiO3+H2SO4═H2SiO3(胶体)+ Na2SO4 C.步骤Ⅱ中的稀硫酸可用CO2来代替
D.SiO2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氟酸反应,所以SiO2是两性氧化物 19.下列有关离子(或物质)的检验、现象及结论,都正确的是( )
A.向某溶液中滴加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成红色,该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B.焰色反应实验中,透过蓝色钴玻璃,可观察到钠离子火焰呈黄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