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师总结。 回顾六年的学习,我们满载而归。有的收获了丰富的科学知识,有的收获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的收获了扎实的学习能力??虽然过程中我们也经历了不少艰难、品尝了不少苦涩,但是我们努力了,拼搏了。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再接再厉,取得更好地成绩。 第二课时(日积月累、成语故事) 一、学习“日积月累”。 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诵读,要求读准确。 2.指名朗读。 3.交流成语意思。 (1)你知道哪个成语的意思,说一说。 (2)你不懂哪个成语的意思,提出来,查资料或请教同学。 (3)教师适当引导和讲解。 百炼成钢:比喻经过长期锻炼,变得非常坚强。 坚持不懈:懈:松懈。坚持到底,一点不松懈。 集思广益:集:集中;思:思考,意见;广:扩大。指集中大家的智慧,广泛吸收有益的意见。 群策群力:群:大家,集体;策:谋划。指发挥集体的作用,大家一起来想办法,贡献力量。 革故鼎新:革:改变,革除;故:旧的;鼎:树立。指除去旧的,建立新的。 标新立异:标:提出,写明;异:不同的,特别的。提出新奇的主张,表示与众不同。 独出心裁:原指诗文的构思有独到的地方。后泛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 实事求是:指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通常指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办事。 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触类旁通:触类:接触某一方面的事物;旁通:相互贯通。掌握了某一事物的知识或规律,进而推知同类事物的知识或规律。 高屋建瓴:建:倒水,泼水;瓴:盛水的瓶子。把瓶子里的水从高屋顶上倾倒。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遏。 恍然大悟:恍然:猛然清醒的样子;悟:心里明白。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 豁然开朗:豁然:形容开阔;开朗:开阔明亮。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5.根据意思分类 再读这些成语,你会发现其中有些成语的意思相近或反映了同一个内容,找找看。(例:第一行的四个成语都是关于“目标坚定、不懈努力”方面的,“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是关于团结协作方面的;“革故鼎新、标新立异”是关于创新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是关于“掌握规律、化难为易”方面的等。) 6.选择其中一两个成语练习说话。 7.抄写背诵。 8.鼓励学生说说自己积累的相关成语、歇后语、名言警句等。 二、学习成语故事。 1.交流从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 2.运用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自由阅读成语故事《舍本逐末》,说说这则成语的主要内容。 (成语故事“舍本逐末”讲的是发生在战国时期的一个故事。齐王派遣使臣到赵国去拜访赵威后,赵威后询问齐国的庄稼长得好不好,齐国使臣认为不先问候国君而先问庄稼,这是先贱而后贵,赵威后则认为这不是贵贱之分,而是本末之别。赵威后的回答使齐国使臣非常佩服。故事中的“本”是指庄稼和百姓,“末”指的是君王。反映了赵威后以民为本的思想。) 3.指导学生朗读短文,交流读后受到的启示,说说“舍本逐末”的含义。 (成语故事一般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分描述“舍本逐末”这个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果,后半部分解说成语的意义──“比喻做事不抓主要问题,而专顾细枝末节”。) 4.你还知道哪些成语故事?同桌交流。 5.教师小结,并推荐课外成语故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