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要点第十二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及其培养重点试题解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8 23:23:0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称为观察学习,亦称社会学习。社会学习理论主要包括以下观点:

(1)观察学习的过程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成人榜样对儿童行为有明显影响,儿童可以通过观察成人榜样的行为而习得新行为。人类的大多数行为是通过观察而习得的。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可获得榜样行为的符号性表征,并可以此引导观察者在今后做出与之相似的行为。这一过程受到注意、保持、动作再现和动机四个子过程的影响。注意过程调节着观察者对示范活动的探索和知觉;保持过程使得学习者把瞬间的经验转变为符号概念,形成示范活动的内部表征;动作再现过程是以内部表征为指导,把原有的行为成分组合成信念的反应模式;动机过程则决定哪一种经由观察习得的行为得以表现。

(2)观察学习的主要影响因素——榜样与示范

榜样的行为对学生的影响很大。一般而言,教师向学生传递社会道德规范主要有两条途径:言语教诲和身体力行。教育者仅仅对学生进行口头教育是难以奏效的,言行一致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观察学习是通过观察榜样的示范行为而进行的,榜样的特点、示范的形式及榜样所示范行为的性质和后果都会影响到观察

25 / 28

学习的效果。

示范行为的独特性、复杂性、流行性和功能性价值等也影响着观察学习的速度和水平。独特而简单的活动容易成为观察的对象。榜样行为愈流行,愈容易被模仿。相对于亲社会行为而言,人们较易模仿敌对的、攻击性的行为,榜样行为被奖励比被惩罚更能引起模仿的倾向。榜样行为的示范方式主要有五种,它们对于观察学习的效果具有不同的影响。

①行为示范:直接通过榜样的表现传递行为方式。这种示范方式真实可信,主要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实际效果较好。

②言语示范:通过言语描述传递行为方式,这种方式的效果较差。

③象征性示范:通过广播、电视、电影等媒介物呈现榜样的行为方式。这种示范在现代社会应用很广,可反复呈现,可多人观察,也可突出某一部分,但可信性较差。

④抽象示范:通过榜样的各种行为事例,传递隐含其中的原理或规则。

⑤参与性示范:学习者在观察榜样行为后马上采取行动,然后再

26 / 28

观察、再行动。这种方式把直接学习和观察学习相结合,有利于道德行为方式的养成。

(3)观察学习的主要影响因素——强化

若在观察学习过程中没有强化,学习者也能从各种示范行为中获得有关信息,学会新的行为模式。强化则决定学习者是否把学会的行为表现出来,即强化对人的行为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强化包括外部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三种形式。

①外部强化,即按照榜样行为去行动会导致有价值的结果,而不会导致无奖励或惩罚的后果,人们倾向于展现这一行为。

②替代强化,即观察到榜样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直接体验到的后果,是以同样的方式影响观察者的行为表现的。替代强化的效果主要表现在:

第一,通过观察他人行为的结果,可以了解到哪些行为会受到社会的认可或反对;

第二,使学习者容易模仿受到奖赏的行为,抑制受到惩罚的行为;

27 / 28

第三,看到榜样的行为结果,会产生“如果这样做也会得到同样强化”的心理期待;

第四,榜样受到奖赏或惩罚而出现的情绪反应,会唤起学习者的情绪反应,并影响相应行为的表现。

③自我强化,即人们对自己的行为所产生的评价反应,也会调节可观察到的习得行为,他们倾向于做出自我满意的行为,拒绝那些个人厌恶的东西。自我强化实质上是指人们能够自发地预测自己行为的结果,并依靠信息反馈进行自我评价和调节。

文章来源于云南培训认证网15863c

28 / 28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要点第十二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及其培养重点试题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nzd42l99l3x5if1klmb9gaib47vll009n5_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