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钢筋工程施工前要认真做好翻样,交底工作。钢筋笼除按设计要求用钢筋作加劲箍外,在加工时还应用φ16的钢筋@2000作三角定型筋,保证钢筋位置准确。
③钢筋工程安装完后,工程质检员应对钢筋进行检查,做好隐蔽验收。重点进行下列内容检查:根据设计图,检查钢筋的种类、直径、根数、间距是否正确,特别要检查加劲筋的数量;检查钢筋接头位置及搭接长度是否符合要求;绑扎是否符合要求。
④钢筋笼安装就位后,还应检查钢筋笼是否在吊装过程中有变形现象,其标高是否正确。
5) 混凝土工程施工
①严格执行材料进场验收制度,特别是水泥、砂、石要有计划地提前做好检验工作,杜绝不经检验合格而先使用的现象。
②护壁混凝土到现场后要有专职质检员进行检验。 ③商品混凝土到现场后要有专职质检员进行检验。
④桩成孔后,及时验收,安装钢筋笼浇筑混凝土,防止孔底因水浸泡而影响桩的承载力。
⑤桩芯混凝土浇筑时,使用串筒,保持串筒底与浇筑面不超过2米,防止串筒底与浇筑面过高而造成混凝土离析。振捣时若出现浮浆过多,必须用水泵抽走浮浆。
五、保证质量的管理措施
(1) 岗位责任制:按质量目标分解,将质量责任层层挂牌,层层落实。由质检员行使否决权和奖罚权。
(2) 奖罚制:拉大班组优良与合格的上资差距,质量评定按楼层各部位分开进行,实行优质重奖,劣质重罚的方法,最大限度的调动工人积极性。
(3) 材料进场检查制:要特别注意杜绝无准用证书水泥及钢筋的使用,商品混凝土按商品混凝土的管理规定执行。
(4) 三检制:主要分项工程质量严格检查,坚持“自检”、“交接检”、“专检”三检制。 (5) 成品保护制度
浇桩芯混凝土后,回填土至原地面标高,防止外露的钢筋受损。禁止机动车辆在意完工的桩面上行驶。
(6) 实施混凝土浇筑令签发制度。混凝土浇灌前,混凝土施工员必须向项目经理提出签发混凝土浇筑的书面申请,经项目经理审查确认已具备浇灌条件后,签发混凝土浇灌申请,否则不得开机进行混凝土工程施工,申请签发混凝土浇灌时,必须递交以下资料: 1)混凝土浇灌令申请报告。
23
2)由工程监理和质量监督等单位现场代表共同签证的混凝土浇筑部位的各隐蔽项目的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3)由各专业技术主管共同签证的“专业工程完工会签表”。
4) 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钢材、水泥的骨料等质量检测报告及合格证。
六、雨季施工措施
孔桩开挖应做好防雨准备,下中小雨要在桩口上空遮盖帆布或加防雨罩或搭防雨棚等雨具,大雨时不能下井作业,同时要确保潜水泵的完好性。
因现场场地已平整,地势较平整,要求桩口采用水泥砂浆作防水拦条。防止雨水流入桩孔内,同时利用水泵及时把基坑内的积水排走。
现场中、小型机械必须按规定加防雨罩或搭防雨棚。应着重做好水泥等原材料的防漏、防淹。
雨季施工要着重做好现场排水,维护道路、水泥等原料仓库的防漏、防淹、防滑、防雷、电线浸水防漏电等工作。
应及时测定砂石含水率,掌握其变化幅度,及时调整砼配合比。
第六章、安全保证措施
一、安全目标
1、杜绝重大伤亡和火灾事故,年工轻伤频率控制早2‰以内。 2、必须按国家颁布的《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执行。 3、控制项目重大危险源,职业健康管理方案100%实施。 4、杜绝火灾、爆炸事故。 5、达到公司安全文明施工工地。
二、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本工程为重点工程,成立了项目经理部进行现场管理。工程项目部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以项目经理为主组织项目经理部,负责该工程的指挥与管理,执行各项国家规范、规程、标准以及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保质保量完成施工承包合同任务。项目经理部设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项目生产经理、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预(结)算员、材料员等管理岗位,各工作人员一律持证上岗。
24
三、安全管理制度
1、建立以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生产经理为领导的安全生产机构。 2、制定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签订安全承包合同,并认真实施。 3、对新进场工人实行严格的安全教育考核制度,经考核合格后录用上岗。 4、所有工人必须接受三级安全教育后方可进场施工。 5、所有特殊工种人员一律持证上岗,并严格管理。 6、坚持每月二次的安全专题检查和日常不定期检查。
7、各分部分项安全技术交底,由各施工员针对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交底,由技术负责人审核签字后交班组长签字。召开全体操作工人安全交底会议,经过安全交底的工人必须在安全交底会签表上签字。
8、对施工班组必须严格管理,引导班组开展班前安全教育活动并做好记录。 9、施工现场按安全施工组织设计要求布置足够的安全标语牌及宣传标语。 10、对周围临近建筑和设施等,应落实好安全防护措施。
四、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及职责
为确保桩基工程施工安全达标、创优,保证工程顺利进行,建立以项目经理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安全生产责任制,由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项目生产经理、工长、专职安全员、班组长组成项目部安全生产小组,负责工程安全生产现场管理,实行安全生产培训和教育,安全生产检查,班前安全活动,安全生产的奖罚,安全技术交底,安全防护设施的搭设验收,施工机具的保养及维修,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发现、整改,事故报告调查和统计工作以及施工过程中安全生产执行落实的情况监督工作。
第七章、重大危险源管理
一、危险源分析
根据以往工程的施工经验,人工挖孔桩的安全事故主要有以下几类: 1)、人、物坠落或起重工具失灵掉入桩孔造成事故。 2)、孔内有害气体含量超标造成事故。 3)、触电事故。 4)、塌孔造成事故。
25
5)、钢筋笼制作及吊装事故。
二、安全技术控制措施
根据以上易发生的事故类型,我们分别制定相应的安全预防技术措施,确保挖孔桩施工的安全。 1、施工前安全准备
①组织安全管理人员学习国家的法律、法规,学习公司的规章制度,提高安全责任意识,加大隐患排查力度。
②组织施工技术人员熟悉设计图纸和地质勘察报告,研究制定施工控制程序,明确控制的重点及责任人。
③对操作员工进行岗前培训,组织学习需要的操作规程;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④、机具设备由专人检查,保证其完好率,并制定施工机具设备的保养制度。 ⑤、劳动保护用品在开工前按要求发放到员工手中。 2、坠物落入孔内的预防措施
许多工程施工时,挖孔工人为图方便,常常将挖出的土在孔边堆得很高,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在对工人进行管理的同时,应安排专人把挖出的土石方及时运离孔口,且不得堆放在孔四周1米范围内。另外,井下作业必须戴安全帽,提土时井下设安全区,防掉土或石块伤人;在井内必须设有可靠的上、下安全联系信号装置。 3、人落入孔内的预防措施
当桩开挖深度大于5m后,需设置井下防护罩,具体做法同井盖,成半圆形,设置于孔底作业人员之上2m左右,跟随开挖深度下降,用于孔底人员防护用,这样也达到了安全防护的作用(具体做法见附图)。另外,为了防止施工人员在上下时坠落,不得用人工拉绳子运送人员或踩凸缘上下桩孔,使用安全爬梯上下,孔内必须设置应急爬梯,并随挖孔深度增加延长至工作面,供人员应急使用。为防止进口作业人员坠入孔内,井口作业人员应挂安全带。
2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