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见习》教学大纲
适应专业:生物工程 总学时:2周 学 分:2 撰 写 人:钱 坤 审核人:张海洋 编写日期:2003年6月
一、见习目的和要求
1.见习目的 专业生产实习是生物技术本科学生在完成全部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学习后所进行的实践环节。通过到企业生产环节的见习,进一步巩固和加深课堂所学过的理论和专业知识,为后续毕业设计以及毕业论文打下坚实的基础,毕业见习要求学生掌握各类生物企业产品的生产过程,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和提高过程。
2.见习要求
(1) 认真阅读毕业见习大纲和见习指导书,依据见习指导书的内容明确见习的目的和任务。
(2) 见习期间首先要认真接受安全教育并严格遵守,注意保守企业商业机密。
(3) 要理论联系实际,以认真求实的精神,虚心向技术人员、工人学习请教,向实践学习。
(4) 服从见习指导人的安排,严格遵守见习纪律。 (5) 认真完成见习笔记、见习报告及见习总结等内容。 二、见习教学方式
由学院联系见习单位,统一组织,安排学生见习。教学以见习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介绍生产环节的技术为主。
三、见习教学内容
根据见习单位的实际情况,安排具体的见习内容,尽量以下面的内容为主。 1.收集有关工厂的概况、生产能力、产品品种和规格等基础资料;对全厂平面布局及重点车间的平面和立体布置进行深入的了解。
2.对原料特点、原料贮存方式、贮存时间、运输方式等基本情况进行了解。 3.根据工厂实际情况,对备料工段的工艺流程及各种工艺参数等进行详细的调查并结合学过的理论知识进一步加深理解和掌握。对设备结构及工作原理进行了解和掌握。
4.对生物产品生产车间的工艺流程及各种工艺参数等进行详细的了解,并结合学过的理论知识进一步加深理解和掌握。对主要设备结构及工作原理进行了解。结合学过的理论知识对车间仪表及计算机监控情况、节能、环保、辅助材料的应用、车间布置、等情人员配置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和掌握。
5.在车间技术人员及教师的指导下,对生物产品车间的主要工艺流程、设备结构及工作原理、各种工艺参数等进行调查和了解,加强理性认识。
6对企业的人员配置、管理方式和产品的销售及原材料的消耗等问题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7.结合工厂实际情况,对废物的回收及综合利用进行了解和掌握。 四、见习时间、地点与学分 1.时间与学分:
第七学期,共 2 周; 2 学分 2.地 点: 见习单位。
五、见习考核办法与成绩评定
成绩评定按照以下比例:见习纪律、出勤等占20%;见习表现占10%;见习笔记占20%;见习报告占50%。
最后见习成绩评定:采用五级记分制:优秀、良好、中等、合格、不合格。 六、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七、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大纲
适应专业:生物工程 总学时:8周 学 分:8 撰 写 人:钱 坤 审核人:张海洋 编写日期:2003年6月
一、毕业设计(论文)目的
毕业设计(论文)是生物工程专业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检验,锻炼学生运用知识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资料整理能力和创新能力。它对体现培养目标的要求,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保证学生能成为生物技术方向从事研究、开发、管理高素质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具体的目的要求有:
1.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习如何查阅文献,阅读专业英语文献,培养对各种信息的归纳和总结能力。
3.学习如何规范地撰写科技论文和技术报告。
4.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如何进行科学研究,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
5.培养学生良好的工作责任心、事业心和团队协作精神,以及实验研究工作计划和组织能力。
二、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方式
1.学院成立毕业设计(论文)领导小组。小组成员由分管教学的院长、系主任、教学秘书等组成。主要任务是组织和领导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根据本培养目标和教学基本要求,组织毕业生进行选题,查阅文献,中期考核,答辩等一系列的工作。
2.毕业设计(论文)的题目要求简洁、确切、鲜明,字数一般不宜超过20字。
3.毕业设计(论文)的题目一般指导教师提出,或由学生提出、指导教师认可,或由师生共同商定,并由指导教师以书面材料申报。
4.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工作,一般在第五至第六学期完成,采取教师和学生双向选择,学院统一协调的方式选题。
5.外聘的专业技术人员在校内或校外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时,其选题原则及课题的审批程序同样按上述规定执行。
6.学生到用人单位进行毕业设计(论文)时,其选题原则及课题的审批程序也按上述规定相同执行。
三、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内容和要求
根据指导教师的科研情况,由指导教师负责安排。总体上的内容包括实验研究(或者综述)、文献综述、英文翻译等。
(一)要求指导教师做好以下工作。 1.指导学生查阅文献资料、撰写文献摘要。 2.指导学生拟定设计总体方案或构建论文框架。
3.对所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负责。要认真做好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的指导工作,检查督促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进度。平均每周对每个学生当面指导达到1小时以上。
4.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期间,指导教师若请假,事先应向学生布置好任务,委托他人代为指导,并经主管领导批准。
5.坚持教书育人,在毕业设计指导期间,要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职业道德和纪律教育,对学生严格考勤。
6.在毕业设计(论文)评阅答辩前,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进行认真的批改,指出其中的错误,指导并督促学生限期改正。
7.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核。在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前,应根据学生的出勤、工作态度、工作能力、设计(论文)成果的质量水平等情况写出评价意见,给出指导教师评分。
8.参加毕业设计(论文)的答辩和成绩评定。
9.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发现学生抄袭(复制)他人成果且情节严重者,应向系部提议取消其答辩资格。
10.按照系(院)规定收齐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成果和全部相关资料,按要求整理归档。
(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对学生的要求
1.明确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和意义,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勤于实践,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书规定的学习任务。
2.尊重指导教师,虚心接受指导教师及有关人员的指导和检查,定期向指导教师汇报毕业设计(论文)进度情况。
3.独立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规定的任务,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不抄袭他人成果。
4.在指定的地点进行毕业设计(论文),注意保持学习场所的整洁卫生。 5.毕业设计(论文)期间,请假需征得指导教师同意,否则,作旷课处理(旷课一天按6课时计)。请假超过毕业设计全过程1/3时间者、擅自离开学校或请假逾期累计旷课30课时以上者,取消答辩资格,成绩按不及格处理,跟随下一届重做毕业设计(论文)。
6.节约材料,爱护仪器设备,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及有关规章制度。为确保安全,离开工作现场时必须及时切断电源、水源并关窗锁门。如发生事故,要追究责任。
7.毕业设计(论文)中的全部图、文,必须符合本专业统一的规范要求。 8.毕业设计(论文)结束时,学生应将毕业论文装订成册,连同其附件、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等资料袋,送交指导教师审阅、归档。
四、毕业设计(论文)时间、地点与学分 1.时间与学分:
第七或第第八学期,共 8 周; 8 学分 2.地 点: 在校内或实习单位
五、毕业设计(论文)考核办法与成绩评定
考核主要针对学生的毕业论文完成和答辩情况,由指导教师、论文评阅教师、论文答辩小组共同评定。
1.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的评定应公开、公平、公正,坚持以学生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和水平、独立工作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以及答辩情况为依据。
2.毕业设计(论文)的成绩采用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级记分。成绩等级由“结构分”综合评定,即先由指导教师、评阅教师(小组)和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