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职业生涯规划书
一、自我认知
(一)个人基本情况:经济法学专业,待人真诚,性格内敛,乐于思考,怠于表达。
职业兴趣:喜欢新鲜和富有动动态的工作,可以有发挥创造力的空间,不要有太严苛的时间限制。
(二)职业能力:由于对社会接触不多,我对各个行业了解不是很多。我确实不知道自己都能干什么。但从我的专业来说,我在四年的法学学习中学到了很多的法律知识,在平时法学实践中也积累了一些处理问题的经验,虽然可能还不能完全应付现实中错综复杂的法律问题,但是还是有能力在法律领域做一些基础的工作。
(三)个人特质:从性格方面来说我待人真诚,实在,友善。尽自己之所能帮助别人,排斥带有目的性的接触,和陌生人交流方面存在一定欠缺。喜欢安静,独立思考,不喜欢面红耳赤的争论,我认为所有观点都有自己合理之处。原则性强,但不谙外圆内方之道。鉴于此客观来说,我适合干一些文案工作,或者是少和人交流接触的工作。
(四)职业价值观:我最看重这份工作中我能学到什么,我的价值能否体现,与此同时能够给社会他人带来益处方便。
(五)胜任能力:我胜任一份工作最大的优势是认真,负责,乐于学习改进。劣势就是怯于和人交流,给别人疏离的感觉,如果是相互配合方面的工作就会欠缺效率。
二、职业分析
(一)家庭环境分析。我家处农村,生活虽不至于拮据但也不富裕。父母的文化水平也不高,但很支持我读书学习,希望我以后可以找到一份好的工作过比他们好的生活。父母带人热忱,吃苦耐劳的精神让我铭记于心,以此来审视自身。
(二)学校环境分析。我们学校作为综合类大学来说,的确算不上好。但是我校的法学教育在全国也是有名的,自创校以来为全国输送了十多万优秀人才特别是法学专业人才。学校重视各种实践活动,我所知道的就有理律杯,以及诊所
1
教育,加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社会环境分析。中国作为人口大国就业形势相当严峻,虽拥有相对宽松的就业政策,还是难以缓解严峻的就业压力。在这个个大学所授课程相差无几,毕业生面临众多同学之间的竞争和来自社会上的竞争,压力很大。
(四)职业环境分析。
1、从法学这个行业来说,现在已算人满为患,每年更新的名额很少。 2、从法官这个职业来说,工作内容就是我们所学与实际的相结合。要求考过司法考试并参加相关公务员考试来择优录取。所需人员不多。
三、职业定位
(一)综合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的主要内容得出本人职业定位的SWOT: 1、内部环境因素:优势因素,法学专业学生,专业知识比较扎实。弱势因素,社会经验太少。
2、外部环境因素:机会环境因素,作为法学学生考过司法考试的机会比较高,公务员考试笔试部分相对较容易。威胁因素,社会上一些有过专业工作经验的人来竞争相同岗位。
(二)结论:
1、职业目标:法学行业的法官职业。
2、职业发展策略:进入陕西的基层法院发展。 3、职业发展路径:先从基层干起。
4、具体路径:书记员——助理审判员——审判员——审判长
四、计划实施
(一)短期计划(大学) 1、时间跨度:四年
2、总目标:认真学习,考过司考。
3、分目标:大一熟悉生活,做出未来计划,树立人生目标。大二认真学习各科文化知识,打好基础,参加实践活动。大三上课同时认真复习司法考试。大四复习公务员考试找工作。
4、策略和措施:认真坚持。
(二)中期计划(毕业后的五年计划)
2
1、时间跨度:五年 2、总目标:干到审判员。
3、分目标:前两年做书记员,第三四年助理审判员,第五年审判员。 4、策略和措施:踏实、勤奋、努力学习、努力实践。 (三)长期计划(毕业后十年) 1、时间跨度:五年 2、总目标:审判长
3、分目标:前四年在做审判员期间积累知识经验,有可以担任审判长的能力。
4、策略和措施:积淀能力,对我国法律体系有深入了解,加强理论素质。
五、评估调整
(一)评估的内容:
1、职业目标评估。假如一直沿着我的目标顺利进行下去,那么在毕业后我就会得到一份书记员的工作,毕业五年后我就会是基层法院一名审判员,十年后我会有能力成为基层法院的审判长。
2、职业路经评估。当我发现我的工作无法实现我的人生价值,或者和我对这个职业的认知有太大偏差时,我会选这换一份职业。
3、实施策略评估。如果我发现自己的能力无法胜任自己所在职位时,我会选择增加期限来进一步充实自己,提升自己的能力。
4、其他因素评估。这些因素暂时无法估计,但我会兼顾家庭和工作。 (二)评估的时间:
一般情况下,我会一年做一次评估;当出现特殊情况时我会做出适时地调整。
六、结束语
以上就是我最初的职业规划,当然以后会有多次细节方面的修改,但是我会一直沿着这个大的方向走下去。
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