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线统计图的画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画单式折线统计图的一般步骤。 2.初步学会画单式折线统计图。 【过程与方法】
1.自主探索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初步学会对折线统计图的范围与结构进行把握,能选择合适的刻度。
2.经历分析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的过程,培养观察、操作、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折线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更好地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互相交流、讨论、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 教学难点:
对折线统计图的范围与结构进行把握,能选择合适的刻度。 教学准备:
教学平台、多媒体课件、练习纸。 教学设计: 一、情景引入
(媒体出示第47页某日气温的统计表。)
1.学校气象小组测量某天气温并汇总成统计表,由于上体育课10点钟忘记测量了。 2.提问:从这张统计表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哪些信息?
3.小胖想根据表中的数据画折线统计图,可是他不知道该怎样画?你们愿意帮他吗?
【说明:一堂课的引入是老师与学生交往活动的开始,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本节课我是从学校气象小组测量某天气温导入,这样导入既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二、探究新知
1
1.请学生先想一想该怎样做?把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2.学生分组讨论并尝试画折线统计图。 3.全班交流:
(1)横轴写什么?表示什么?以什么为单位? (2)纵轴写什么?表示什么?以什么为单位? (3)纵轴上的一小格表示多少? (4)每个黑点点在哪里? (5)标题写什么?
(6)为什么10时没测量,在横轴上也要标出? 4.师生共同总结折线统计图的一般画法。 5.思考:怎样的折线统计图是合理的? (1)纵轴上每一格表示的数量相等。
(2)纵轴上的最小的刻度等于或小于统计量的最小值。 (3)纵轴上的最大的刻度大于或等于统计量的最大值。 (4)横轴上依时间(次序)大小按相同比例确定位置。 (5)用折线连接相邻的黑点。
【说明:在让学生制作折线统计图时,先让学生想一想折线统计图是怎样画出来的;再议一议折线统计图的画法;最后让学生动手画一画。在学生说出折线统计图的画法时,教师再利用电脑演出一下折线统计图的画法。这样,学生在操作中可以画得更好,更美观。】 三、实践应用
根据下面的统计表,画出反映小丁丁体重变化情况的折线统计图。 1.从统计表中我们可以知道哪些信息? 2.思考:
(1)横轴上表示什么? (2)纵轴上表示什么? (3)你认为纵轴上的1小格 表示几比较合理?为什么?
(4)图中的“≈≈≈≈≈≈≈” 23 表示什么? (4)标题怎么写?
2
3.学生尝试完成。 4.集体交流。
【说明:学生由于是首次接触折线统计图,这些练习不需要学生把握全图的结构和数据的分类,而采用类似填图的形式,降低了画折线统计图的难度。】 四、拓展运用
1.小胖,小丁丁,小巧,小亚收集了一些生活中的数据,并制成了统计表,(出示三张统计表,如下)下面就请大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统计内容制一幅折线统计图,然后对照自己所画的统计图说说了解到哪些情况,发现了些什么问题,准备提出哪些建议或解决哪些数学问题。
(1)小丁丁和小胖每隔2小时测一次气温,并将测得的数据整理成表格。根据表中的数据,画出折线统计图。
(2)小巧和小亚每4天测一天牵牛花芽的长度,并将测得的数据填到下面的统计表里。根据统计表画折线统计图。
3
(3)下表记录了小亚1~5月体重变化的情况,根据表中的数据,画出折线统计图。
2.小组交流比对,然后对照自己所画的统计图说说了解到哪些情况,发现了些什么问题,准备提出哪些建议或解决哪些数学问题。 3.全班汇总交流。
【说明:这里让学生尝试着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项内容独立画图,注意统计图的完整性。在学生自己动手画出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阅读,培养学生读图能力,鼓励大胆发言,不怕说错。让学生感受统计图的应用广泛,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五、课堂小结
1.让我们来回顾一下这节课的学习,来说说你的收获,谈谈你的心情。老师衷心的祝愿大家学习的心情能永远呈上升趋势。
【说明:适时、适度采用激励性语言,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在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实现教学目标。】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