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土壤微生物 B 植物 C 土壤动物
2、土壤污染物对植物的危害可以分为( )两种。 ( A ) A 慢性和急性 B 可恢复与不可恢复 C 长期和短期
3、对土壤污染而言,( )的污染影响最为严重。 (C ) A 生活垃圾 B 废水 C 重金属和放射性元素
4、植物挥发是指利用植物去除土壤中的一些( )。 ( A ) A 挥发性污染物 B 固体污染物 C 液体污染物
5、重金属的超富集植物具有植物地上部的金属含量( )与根部。 ( A ) A 高于 B 低于 C 等于 三、填空题
1、被破坏地是指由于在人类或自然的强度干扰形成的退化地。
2、矿业废弃地的演替较为复杂,科学界普遍认为可以分为原始阶段(无植被)、早期阶段(单种植物)、过渡阶段(随机镶嵌)、成熟阶段(稳定植物群落)个阶段。
3、植物对废弃矿区环境的适应机制包括了微生境(逃避)对策、忍耐对策、根茎对策三种对策。 4、土壤是生态系统的基质与生物多样性的载体。 5、________是指植物群居定居的现象。
6、选择定居植物主要依据_生命力强、耐性强、生长快、适应性强这几个方面。
7、 矿山废水一般具有酸度高、排放量大、固体悬浮物、重金属严重超标等特点,所以难进行处理 8、充填复垦类型模包括了开膛式充填整平复垦模式、煤矸石、粉煤灰直接充填两种模式。
9、非充填复垦模式类型包括了就地整平复垦模式、梯田式整平复垦模式、挖低垫高复垦模式三种模式。 四、名词解释
1、被破坏地:指由于人类或自然(或是两者同时)的强度干扰形成的退化地。
2、边缘策略:指植物从尾矿与正常土壤交接处或尾矿结块之间的裂缝开始定居的生态现象。
3、原位修复技术:在不破坏土壤基本结构情况下的微生物修复技术,有投菌法、生物培养法、生物通气法等,主要用于被有机污染物污染的土壤修复。
4、沙化地:指各种气候(包括极干旱、干旱、半干旱、亚湿润干旱和湿润)条件下,主要由于风力作用形成的,以疏松的砂质表层为主要标志的,具有风沙活动及风沙地貌景观的退化土地。
第九章 城市地区的生态恢复一、选择题
1、在影响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因素中“三废”污染是最主要因素,哪废影响最大 ( D ) A 废气 B 废水 C 废弃物 D 影响一样
9
三、填空题
1、城市生态系统的特征有复合性、多功能性、特殊性、开放性。
2、城市化过程一般通过三种方式进行空间扩展,是大中城市继续扩大、小城市升格、新建城市。 3、城市生态恢复的特点有服务于城市环境质量的提高、以目标设计为主、人文美学原则有重要的位置。 4、一般认为,城市森林有三个基本范围城市中心建成区森林、近郊区的近郊森林、远郊区的远郊森林。 5、城市污染中________的影响最大,________流动性最大,________是城市垃圾最主要的处理方式 6、城市热岛强度随时间的变化表现出日变化和年变化。
7、垃圾填满地植物生长最主要的限制因子是土壤中的填埋气体。 四、名词解释
1、城市生态系统:是社会-经济-生态复合系统,是市民(包括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与城市自然-人工环境系统和城市社会-经济系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多功能开放生态系统。
2、城市热岛效应:当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由于城市下垫面性质的改变、大气污染以及人工废热的排放等使城市温度明显高于郊区、形式类似高温孤岛的现象。
3、城市森林:森林的一个专门分支,是一门研究潜在的生态、社会经济福利学的城市科学,目标是城市树木的栽培与管理,任务是综合设计城市树木和有关植物以及培训市民。 第十章 生态恢复的社会、经济和文化 一、选择题
1、影响垃圾填埋地沉降的因素没有 ( D ) A 最初的压实程度 B 垃圾的性质和讲解情况 C 最终覆盖层的高度 D 天气状况
2、生态恢复不仅属于自然学领域,还涉及其他的领域,下列不涉及的领域是( C ) A 社会 B 经济 C 政治 D 文化 三、 填空题
1、 环境承载力具有绝对性、相对性、区域性、时间性。
2、 林参与大气中的碳循环,主要是植被、腐殖质、森林土壤、林产品的贮存与释放。 3、计算固碳量的方法主要有光合法、实测法、模型法三种。
4、森林生态系统净化环境的价值主要是对有毒气体的吸收、滞尘、灭菌、降低噪声等方面进行估算。 四、名词解释
1、可持续发展: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既要保证适度的经济增长与结构优化,又要保护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优化,从而做到生态环境与经济相协调,实现持续共进、有序发展。
2、生态价值:指地球生物圈作为生命维持系统或人类生存系统的价值或称为生存价值。
1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