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17《古诗三首》教案设计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0 4:57:1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介绍古诗背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晚年闲居在南京江宁,常跟附近居民来往,相处得很友好,湖阴先生杨德逢便是其中的一位。这一年夏初时节,诗人又到湖阴先生家做客,对这里的环境景色十分欣赏,随口吟成这首绝句,应主人请求题写在当院墙壁上。(书:题写)

设计意图:通过引入资料,了解了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为理解诗意,感悟诗情做铺垫。

三、交流资料,简介诗人 1.交流资料。

同学们,你对王安石有哪些了解呢?(师生活动、展示资料) 2.简介诗人及写作背景。

王安石,字介甫,临川(今属江西)人。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元日》《梅花》等存世。

设计意图:通过了解诗人,积累文学常识。 四、诵读古诗,明了诗意

(一)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提示:“畦”读qí,“闼”读tà。) 指名读,读准字音,读清停顿。

(二)再读,借助注释及相关资料,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交流反馈,重点引导。 1.注释。

长扫:指经常打扫。 净:干净。 苔:青苔。

畦:这里指种有花木的一块块排列整齐的土地,周围有土埂围着。 排闼:推开门。“闼”指小门。

2.理解诗意:茅草房庭院因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草树木成行满畦,都是主人亲手栽种的。庭院外一条小河护卫着农田,把绿色的田地环绕。两座青山推开门,送来青翠的山色。

3.说说你听后的感受,再带着初步体会到的情感朗读全诗。

6 / 9

设计意图:了解全诗大意、初步掌握古诗的感情基调。 五、再读古诗,感悟诗情

(一) (播放音乐)学生闭眼冥想画面:几间简朴的茅舍由于经常打扫,檐洁

引导学生明确,诗画同源,想画面有助于理解古诗。

壁净,没有苔藓生长的余地;成垄成行的花木,把小小庭院装点得井井有条,这些全出自主人的亲手栽培。一条快活的溪水,环绕着大片碧绿的禾苗,俨然是稻田的守护者;两座多情的山峰,不待邀请就推门而入,把清清的秀色送入眼帘。你眼前出现什么样的景象?你心里有什么想法?

(二)带着你的理解和感悟默读古诗,说说哪些词语让你和作者产生共鸣,说说你新的体会。(侧重于人物形象与情感的体会与感悟。)

(三)汇报交流:

1.全诗哪些诗句暗示了主人生活的情趣高雅,哪些诗句表现了主人的品质高洁?(“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暗示了湖阴先生人品高洁、富有生活情趣,清静脱俗,朴实勤劳。)

2.小结:江南地湿,又时值初夏多雨,这对青苔的生长比之其他时令都更为有利。况且,青苔性喜阴暗,总是生长在僻静之处,较之其他杂草更难于扫除。而今,庭院经常打扫,总是干干净净的,叫人感觉舒适。更有令人赏心悦目的花木,一畦畦,整整齐齐,都是主人亲手栽种的,这更令人心旷神怡。所以再读这两句的时候,要注意表达作者愉快的心情。(鼓励学生带着对湖阴先生的尊敬和赞美读一读这两句诗。)

3.“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门前的景物是一条河流,一片农田,两座青山。在诗人眼里,山水对这位志趣高洁的主人也有情谊。你感受到了吗?

(1)带着你的理解读古诗。边读边想,在作者的写作方法上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1:“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导学生明确拟人手法的特点及作用。

小结:诗人运用拟人的手法,将“一水”“两山”写成富有人情的亲切形象。

7 / 9

一条弯弯的河流环绕着碧绿的农田,正像母亲用双手护着孩子一样。

预设2:一水 护田 将绿绕 两山 排闼 送青来

小结:作者运用了对偶的写作方法,读起来朗朗上口。这样的诗句我们还积累过哪些呢?“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2)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预设:写了湖阴先生的生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表现了湖阴先生的人品高洁。 4.朗诵全诗,感悟诗歌内涵。 5.作业布置,拓展延伸。 (1)背诵并默写全诗。

(2)结合诗歌,想象画面,在感悟诗境的基础上,为《书湖阴先生壁》一诗配幅插图。

设计意图:结合课外资料,了解古诗的写作背景,感受作者用词的准确。通过朗读、创设情境想象,感受湖阴先生的情趣高雅,品性高洁。通过温馨提示、小组讨论的学习形式,了解作者在语言上的写作技巧,了解作者借助拟人、对偶等修辞方法表达主题,文采斐然。 板书设计

(其一)

教学反思

在教学《古诗三首》的备课过程中我发现,三首古诗都是借景抒情,第一首诗表达了淘金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第二首诗抒发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第三首

8 / 9

诗赞美湖阴先生的品性高洁。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通过不同层次的阅读,由浅入深,层层深入。采用解诗题、知诗人、明诗意、悟诗情的四步学习方法,由读到悟到画,使学生们不但读懂了古诗,更读出了自己对古诗的不同理解。

9 / 9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17《古诗三首》教案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o7wp8rdtu2i4cx3q5al1oirv327wf00pk4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