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城市道路定线时,主要考虑哪些问题?道路上转折点和交叉点的坐标和标高起什么作用?
18. 汽车在弯道上行驶时,确定其平曲线半径值的依据是什么? 19. 在设计城市道路纵断面时,应满足哪些基本要求?
20. 城市道路所允许的最大纵坡和最小纵坡是根据什么确定的?
21. 为何设置竖曲线?设置凸形和凹形竖曲线半径的方法是否相同?为什么? 22. 城市道路设计时应如何进行平纵横的综合设计?
五、计算题:
1. 某城市主干道,转坡点桩号为0+640,设计高程H设=9.00 米,前后纵坡分别为i1=-2.5%, i2=+2.5%。(1). 试确定竖曲线最小半径并计算竖曲线上各点高程(每隔5米求一高程); (2). 由于受地形和地下管线限制,凹曲线中点标高要求不低于9.30米,又不高于9.40米,这时竖曲线半径 应为多少?
4. 某路段长125米,纵坡2%,横坡2%,A点设计标高4.00米,根据排水需要,在A和B两断面上必须设置雨水口,试根据锯齿形街沟设计要求,在AB间设计锯齿形街沟,并在图上标出各挑水点,雨水口高程和各段街沟纵坡(图中m取18厘米,n取12厘米,机动车道宽度15米)。 9. 有一全市性交通干道,红线宽45米。经过一山丘时,需设置一凸形竖曲线。已知:两端的纵坡分别为3% 和4%,试用查表法,求在竖曲线半径为R=5000米和R=10000米时的各相应曲线要素,并考虑选择何者为宜,说明理由。
11. 已知:某道路上坡i1=+2%,下坡i2=-1.3%, 停车视距S停=75米,会车视距S会=150米。试问:在该纵坡转折处,是否需要设竖形凸曲线?若设,则其最小半径应为多少? 12. 已知设计车速v=60公里/小时,横向力系数u=0.10,道路外侧的横坡外倾,i=2%,试问:此曲线半径为多少(取整数)?若该处地形地物有限制,可能设置的最大平曲线半径只有200米,试问:欲保证设计车速需设置多大的超高?不设超高行否?
14. 已知:设计车速60公里/小时,试计算该车速时相应的弯道半径值。(设横向力系数按u=0.1 考虑,道路横坡为:双向坡2%;单向坡2%;超高4%)若设计车速改为80和100公里/小时,则相应的 弯道半径值如何?
15. 在平原地区有一快速交通道路,设计车速为80公里/小时,其上禁止非机动车行驶,车行道为四车道,宽16米。 在桩号4+532.68处有一转折点,转折角度为44度, 由于地形地物条件的限制,该处不能采用较大的平曲线半径,故建议采用有超高的小半径弯道,使(u+i)值不超过0.15,在弯道两端设置缓和曲线。试用图表法,通过简单计算
(1). 确定该处的平曲线半径及平曲线要素,缓和曲线长度,缓和曲线各要素和尾加数; (2). 计算ZH,HY,QZ,YH,HZ点桩号的里程;
(3). 确定平曲线的加宽值及缓和曲线上每50米整桩的加宽值;
(4). 计算缓和曲线因设超高使横坡从2%双面坡变为2%单面坡处的桩号,缓和曲线的最大合成坡度(设道路中心线未设超高前,纵坡为上坡0.5%);
(5). 绘制设置了超高和加宽的缓和曲线的弯道平面图(1:100)---- 包括中心线和加宽后的车行道边线,横坡变化的典型断面。
16. 有一道路在平面转折,已知弯道曲线中点QZ的里程桩号为1410.61米, 圆曲线长度
5
为785.40米,两段切线长度之和比圆曲线长度多43.02米,试求: (1) 曲线起点,终点的里
程桩号 (2)弯道转折点的里程桩号。
第五、六章
一. 填空题
1. 道路横断面是指 。它由 等部分组成。
2. 一般车身宽度:大卡车 米,大客车 米,小汽车 米。 3.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路拱坡度一般为 。
4. 路拱的基本形式有 三种。
5. 机动车道每条车道的宽度:在主要交通干道上,为 米,供路边停靠车辆时,为 米,在过地道时,宜采用 米。通过机动车的桥洞净空高度为 米。
二.选择题
1. 车行道宽度,主要决定于:(1)沿街建筑高度 (2)车道宽度 (3)汽车交通量和交通组织方式。
2. 通常一条机动车道的宽度为:(1) 4.5米 (2) 2.5米 (3) 3.5米左右。
3. 设置道路横坡,是为了:(1)排水 (2)防止车辆横向滑移 (3)防止车辆转弯时半径过大。 4. 车行道的横坡常用:(1) <1% (2) 1.5--2% (3) 3--4%
二. 名词解释 1. 红线
三. 间答题
1. 试比较一快板,二快板,三快板三种道路横断面的优缺点。
2. 道路横断面上,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的组合方式有哪几种? 其优缺点和适用条件如何?
3. 图示车道宽度确定要素(含车身宽度,横向安全距离等)。
4. 道路横断面设计时应满足哪些基本要求?
5. 道路横断面布置形式有哪几种?试比较其主要优缺点和适用性?
6. 机动车车道的宽度取决于哪些因素?通常采用多少米?一条车道通常采用哪几种宽度? 7. 非机动车道宽度确定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一般宽度是多少? 8. 城市中行人在不同的地段活动时,各有何特点? 确定人行道宽度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9. 在城市道路上,绿带的作用有哪些? 在布置时要考虑哪些方面? 10. 地下管线在道路横断面中布置的原则与要求如何? 11. 为何设计道路横坡?它应考虑哪些因素?
12. 车行道路拱有哪几种形式? 路拱各点标高如何计算? 13. 横断面设计应如何考虑近远期结合?
6
14. 城市道路横断面改建应注意哪些问题?
15. 在快速交通干道两侧为何不宜布置很多吸引大量人流的沿街建筑?
16. 一条商业繁忙的生活性干道上,主要的交通流是什么?若有大量过境的车辆穿行,将会发生哪些问题?若用三快板的横断面,你认为能解决哪些问题?
四. 计算题
1. 已知某城镇干道上高峰小时单向最大交通量为:铰接公共汽车60辆,普通载重汽车450辆,小汽车250辆,试计算车行道总宽度。
2. 经观测,某三幅路东向西的高峰小时交通量为:铰接公共汽车45辆,普通汽车400辆,小汽车380辆;西向东的交通量约为对向的75%。V=60km/h,,交叉口平均间距为800m,试计算机动车车行道宽度。 3. 某市市中心主要干道,以通行小汽车为主。历年平均日交通量(双向)统计如下表,双向不均匀系数为0.52,高峰小时系数为0.10,设计年限15年,试推算远景设计小时交通量。注:高峰小时系数=Qh /QA , Qh为第30位设计小时交通量,QA为年平均日交通量,该系数约 为0.10----0.12,(市区),0.15(郊区)。 4. 某二级干道横断面型式为三快板,该路段交叉口间距为500米,交叉口红灯时间为32秒。经实地观测机动车道单向高峰小时流量为:4吨以上卡车每小时400辆;公共汽车每小时30辆(无铰接车);2吨以下小卡车200辆/时;小汽车每小时80辆;重型卡车每小时80辆;路段设计车速为40公里/小时,交通量增长率为7%,远景期为10年。(2吨卡车换算系数为0.75)要求:
(1). 设计机动车车行道;
(2). 做路拱设计(选用沥青混凝土路面),计算并画图; (3). 绘制横断面设计图(比例1:50----1:200)。
5. 已知某道路横断面选用三快板的型式,其上行驶的机动车双向高峰小时交通量如下:小汽车为150辆/小时;两吨以下的卡车为180辆/小时;4吨以上的卡车为150辆/小时;公共汽车为90辆/小时.方向不均匀系数K=1.2(公共汽车除外),非机动车以自行车为主,双向交通量为4000辆/小时,方向不均匀系数K=1.5; 行人以路过的为主,沿线很少商业服务设施,行人流量双向为6000人次/小时,方向不均匀系数K=1.2。试确定其横断面宽度,并绘制横断面图(1:400)。说明布置意图。
6. 一条道路的车行道为15米宽,已知历年单向高峰小时交通量如下(已折合为小汽车交通量),试问: 到2000年该条道路是否能适应交通量增长的要求?
7
第七章
一 填空题
1. 主要交通干道的交叉口的缘石半径取值一般为 米。
2. 设环道车速为30公里/小时,u=0.2,i0=0.02,则此环形交叉口的中心岛的直径为 米。
3. 我国环形交叉口的通行能力一般为 辆/小时。
4. 立体交叉的组成部分一般有 。
5. 互通式立交根据其立交完善程度和几何形式的不同,可分为 三种。
6. 举出三种部分互通式立交形式 。 7. 举出三种完全互通式立交形式 。
8. 跨路桥下的机动车道的净空高度为 米,非机动车道的净空高度为 米,人行道净空的高度为 米。
9. 冲突点是指 。
10. 一个大型平面十字交叉口一般占地 公顷,环形交叉口占地 公顷,立体交叉口的占地
公顷。
11. 在平面交叉口上引起交通矛盾和影响通行能力最甚的车流是 。通常可以采用
方法来改善。
12. 交叉口竖向规划时,根据相交道路的纵坡的方向不同,可以归纳为 六种形式,其中以 最为常见。当主次干道相交时为协调其设计标高,一般是主干道的 坡和次干道的 坡。
13. 城市道路交叉口的缘石半径的大小主要取决于 。
14. 对交叉口的立面设计的要求是 , , 和 。
二. 选择题
1.在平面交叉口上,各分向的车流相互干扰,影响最大的是: (1)右转车 (2)左转车 (3)直行车。
2. 在道路上双向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的交通量都较大时,在铁路平面交叉道口,道路宜采用 (1)一快板 (2)两快板。
三. 名词解释 1. 渠化交通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