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本节课是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五单元的一个内容,属于数与数的运算范畴,具体就是小数的概念教学内容。要让学生在探索小数的意义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感。按教参要求,第一课时要完成例1、例2、例3,但我结合我班学生的实际,我认为本节课是学生初次正规地接触小数,要了解小数各部分的组成,还要会读写小数,知道小数表示的钱的意思,如果再安排例3(用小数表示图形、心及小数部分的数位名称),内容就比较多了,一节课完不成。加之让学生感知用小数表示的钱数是实际意义和用小数表示实际的钱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根据几元几角几分写小数,更是困难,所以我选择了只教学例1和例2。并且把教学重点也定为了正确读写简单的小数,结合人民币理解小数的意义,难点定为了结合人民币理解小数的意义,并能用小数表示人民币的币值。 为突出重点,我采取了边教学边反馈的办法。如教学了小数的读法,就让学生完成练习十八的第1题,教学了写法,就完成第2题。教学了例2,就综合完成了判断、练习的第4、5题。为了突破难点,我想到了用数轴图和硬币实物,让学生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来完成。 2、课后反思:
总体感受:课前的教学设计不够细化,不够充分。环节之间的衔接不够流畅。如从新课到总结,到数学文化的介绍,再到练习之间都不自然。再如数学文化的介绍,自己首先都不够熟悉,这个本来课前最好是录成声音,在课堂上学生会听到声音更改兴趣。并且通过数学文化的介绍,未能较好地及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2、教学过程中未能较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包办较多,害怕任务完不成,让学生交流得较少。如小数的读写法的总结,用小数表示的人民币值的实际意义等。
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