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7
15. 新城市主义理念下,步行化城区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重点解决城市( ) A. 向郊区的无限度、低水平扩张 B. 人口过快增长带来的就业困难 C. 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的不足 D. 房价过于昂贵导致的住房紧张 16. 步行化城区对外联系的交通方式,带来的有利影响是( ) A. 满足城区居民多种需求 B. 改变城市服务功能 C. 扩大城市地域范围 D. 缓解交通拥堵
图8为“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全局趋势三维透视图”,该图揭示中国县域人口老龄化空间分布的总体格局及特定方向的变化趋势。人口老龄化系数与人口老龄化程度正相关。读图,回答17~18题。
图8
17. 2000—2010年,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空间分布变化的趋势是( ) A. 西北降低,东部降幅小 B. 整体升高,东西差异扩大 C. 东南升高,东西差异缩小 D. 西南降低,东部升幅小 18. 该时期东北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变化会( ) A. 制约社会养老体系建设 B. 使劳动力成本快速降低 C. 增加青壮年的社会负担 D.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二) 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两项且全选对者得3分,错选、少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长江流经四川盆地东部边缘时冲开崇山峻岭,夺路奔流形成了壮丽雄奇、举世无双的长江三峡。《水经注》中有一段关于三峡地区古代土著“祈雨”的记载:“天旱,燃木崖上,推其灰烬,下移渊
·5·
中,寻即降雨。”据此回答19~20题。
19. 三峡的成因主要是( )
A. 断裂下陷 B. 地壳上升 C. 流水侵蚀成谷 D. 风力侵蚀成谷 20.“寻即降雨”蕴含的地理原理是( )
A. 温度升高加快江水的蒸发 B. 灰烬增加了大气中的凝结核 C. 空气受热形成上升气流 D. 加速水汽在江面凝结
石漠化土地是指基岩裸露度(或石砾含量)大于等于30%的土地。图9为“我国石漠化土地省区占比统计图”,据此回答21~22题。
图9
21. 形成这些地区石漠化的自然条件有( ) A. 降水丰富且集中 B. 土壤深厚
C. 喀斯特地貌广布 D. 河流径流量大 22. 贵州省防治石漠化的措施主要有( ) A. 合理发展立体农业 B. 退耕还林还草
C. 大力推广太阳能 D. 全面实施坡地改梯田工程
图10
特高压输电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输电技术之一,其特点是输送容量大、输电距离长、线路损耗低、
·6·
占用土地少。在我国北方,特别是经常受雾霾天气困扰的地区,特高压输电被称为“治霾利器”。图10为“我国特高压输电线路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23~24题。
22. 下列有关特高压输电工程建设及实施所产生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有( )
A. 缓解电力输入区能源资源紧张的局面
B. 有利于电力输出区基础设施建设及环境的改善 C. 有利于减轻交通运输的压力 D. 减轻陕北地区的水土流失
24. 有关特高压输电被称为“治霾利器”的说法,正确的有( ) A. 从根本上改变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 B. 可减小东部火电规模,减少东部地区的“霾”源
C. 可以加快西部、北部的水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 D. 可大幅度降低电价,推动电动汽车等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收麦时节,农时紧迫。因为种种原因,种粮大户刘某提前预定的收割机却没有按时到来。他却不太着急,手机上的一款软件帮了他的大忙。在手机上,他的小麦作业需求、地理位置等信息,被夏收大数据处理平台推送到半径20 km内注册的农机手手机上。半个小时内,先后有4个农机手抢单成功,高某第一个抢单。据此回答25~26题。
25. 该案例中所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 A. RS B. GPS C. GIS D. 数字地球
26. 与传统“预定收割机”的收麦手段相比,手机软件平台的介入( ) A. 提高了收割机麦收的速度 B. 提高了农机手的经济效益 C. 提高了收割机使用精准度 D. 增加了种植户的麦收成本
第Ⅱ卷(综合题 共60分)
二、 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0分。 27.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
材料一 新疆博斯腾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河水补给占入湖总水量的94.8%,蒸发占出湖总水量的60.42%,且蒸发总量有上升趋势。流域内灌溉农业较发达,一些现代化城镇正在形成。近年来博斯腾湖已演变成微咸水湖。
材料二 塔里木河地处干旱区,近几十年来,这里的灌溉面积增加了10倍以上。大西海子水库修成后,水库以下河段开始断流,沿河两岸胡杨林面积不断萎缩,台特玛湖一度干涸。
·7·
材料三 图11为“塔里木河及博斯腾湖附近水系示意图”,图12为“塔里木河下游地下水水位变化图”。
图11
图12
(1) 甲、乙两河径流季节变化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 1960—2000年,塔里木河下游地下水水位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A、B曲线分别代表阿拉干和英苏,代表英苏的曲线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 近年来博斯腾湖由淡水湖演变成微咸水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4) 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大西海子水库的建设给塔里木河下游自然地理环境造成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8.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