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四人小组内自我介绍,互相补充;
(2)每组选一名说得教好的同学到讲台上来交流; (3)教师提供相关词语,降低叙说难度:
瓜子脸 苹果脸 水汪汪 浓眉大眼 滴溜溜转 胖乎乎 矮墩墩 柳叶眉 文静 害羞 苗条 胎记 雀斑 响亮 炒蚕豆 打机关枪 白里透红
第二课时
一、学生独立仿写。
【会画像的画,粗线条勾勒即可,不会的可以不画。】
二、教师选三篇草稿读给大家听,猜出了写的是谁,讨论哪里抓住了特点,
根据什么你猜出来的;猜错了,讨论如何修改。
三、根据评析他人草稿获得的感悟,各人自改习作,同桌再互改。 四、誊抄作文。
教学反思
第二次习作教学任务如期完成,根据预先设计的教学流程进行,还算顺畅,可是上完自己不太满意。大概上一篇是自由命题自由选材,相对比较容易,而这一篇写《我的自画像》,有了框框,有了约束,加之我可能对三年级的学生初学写人期望值偏高,所以遗憾不少。当然也有同学的习作写得非常精彩,介绍的也很有趣。
总之,本次习作指导有得有失,批改习作有苦也有甜,尤其读到好玩的句子,实在乐不可支,伏案的辛劳一扫而光。那些原汁原味的文字,童言无忌,童真可掬,看似大白话,实则妙不可言。
添动物 编故事【第三次习作训练】
教学要求:
1、观察文中插图,有选择地描写景物;
2、读懂例文,学会写好小动物的样子和动作;
3、把景物作为环境,小动物作为主角,试编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 重难点:
写好小动物的外形和动作特点,故事编得比较生动、合理。 处理方法:
写景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抓住特点,用什么样的景物格式练习口述;写动物时让学生选择最喜爱的动物,仿照例文说一小段话,再集体评议;编故事同样按照由说到写的顺序,只要求把梗概叙述清楚即可。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具: 电子白板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件出示风景挂图,观察,说说画上都有些什么: 1、自由练说 2、指名试说
(1)确定顺序【板书】
从上到下:天空——树林——小河 从下到上:小河——树林——天空 (2)给画面涂色:
你为什么想给那种景物涂那种色彩?
(3)填空:
【 】的天空 【 】的云朵 【 】的树林 【 】的草地 【 】的野花 【 】的小河
(1) 引导用拟人手法写景: 启发思考:
树叶被风吹得哗哗响,可以想象成在干什么或发生了什么
事情?小河淌水呢,你愿意怎么打比方?还有哪些景物也可以这样当作人来写?{同位练习说,或一起动脑筋编一编。}
(2) 按照顺序把景物连起来说,想一想怎么开头:
教师示范说开头:郊外的景色真美啊!
二、添加小动物,想象练说:
1、激趣:
大自然这么美,可是没有小动物,你觉得怎么样? 2、学生自由作画,或贴,或画,都可以。 3、练习说话:
你添加了哪几种小动物?在什么地方添的?它们在做什么? 【先分开口述,再连贯表达】 三、学习例文,模仿说话:
1、电子白板出示例文,指名读
2、讨论:
这一段主要写什么?小作者为什么能把小鱼写得这么可爱? (总结板书:a.把小鱼当作人来写 b.抓住小鱼的动作、特点) 3、学生模仿练说自己添加的小动物,评议。
4、几种小动物之间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讲给同位听一听。
第二课时
一、练习习作:
1、明确习作要求。
2、小组讨论该怎么写,全班交流:
(1)先写景物,再写小动物,最后编故事 (2)写景顺序与小动物描写要过渡自然:
天空(鸟儿)——树林(松鼠、小鹿??)——草地(小白 兔、蛇??)——小河(小鱼、米虾、螃蟹??) (3)编的故事要合理,要有点趣味 3、学生打草稿。
二、同桌互改草稿。 三、教师查阅草稿。 四、学生誊抄习作。
教学反思
第三次习作要求是写风景,添画动物,教学参考书上建议指导学生简单地描写景物,具体地写一写动物。我却增加了一点难度,编一个有趣的动物小故事。我是这样考虑的:只写景,写小动物,比较枯燥,如果让学生编一个童话故事,可能会更感兴趣一些。
指导课没上好不要紧,学生写得不理想没关系,主要找准症结,认清失误所在,讲评课上师生再弥补,在小作文、日记中换一幅图,再搞一次类似练笔,学习同学们会写好的。何况他们才上三年级,正式学写作文不到两个月呢。
写一处秋天景物【第四次习作训练】
教学要求:
1、对照课文读懂例文《山坡上》,初步感知描写景物的方法; 2、初步培养细心观察的良好习惯;
3、走出户外,实地观察,仿照例文写一处景物,正确写出自己的一点独特
发现和独特感受。
重难点:
抓住景物的主要特点,用心观察,用情描写。 处理方法:
利用双休日选择一处景物认真观察,充分利用眼、耳、鼻、肤等多种感官,全身心地拥抱自然,感受秋的气息。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具: 电子白板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 激情导入(播放背景音乐)
教师配乐朗诵两首描写秋天的美文,再请同学们背诵关于秋天的古诗,
激发大家对秋景的喜爱与向往。
二、 调查双休日大家都去了哪些地方寻找秋天。 三、 读懂课文上的例文《山坡上》:
1、指名读例文,提问:
例文写的是哪里的景色?【山坡上】 主要写了哪些景物?【草、花、昆虫】 2、四人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冯长柱同学怎样写草的?【先写高矮,再写颜色】 怎样写花的?【先写颜色,再写自己认识的花的名称】 写了哪几种昆虫?【先写蚂蚱,后写蝴蝶】
3、教师小结、点拨: 小作者笔下的山坡景物哪些是他的独特发现和独特感
受? 【草多、花美、蚂蚱惊飞、蝴蝶却不怕人】
四、 交流观察结果,丰富生活感受:
(1) 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双休日观察到的秋景。 (2) 指名3-5人口述,教师相机补充、提示:
你的眼睛看到了什么秋天的景物? 【菊花、秋霜、大雁、枫叶……】 你的耳朵听到了什么秋天的声音? 【野地里风吹树林的声音、鸟儿欢快的歌声、小脚踩在枯草落叶上的声音、来到郊外心情愉快的叫喊声……】
你的鼻子闻到了什么秋天的气息? 【看天时,可以闻到阳光的味道;走在落叶满地的林间,能隐约闻到泥土的芳香;坐在草地上野餐时,那美味的食物必定会深深诱惑你的鼻子……】
你的身体感觉到秋天与其他季节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了吗 ?【秋风吹在身上很舒爽,头发和衣服在飘动;捡起一片落叶,摸摸上面的叶脉,感受那种凹凸的粗糙或光滑;找一片草地躺下来,感受那种柔软的温暖和踏实……】
(3) 每口述一人,组织学生评议: 他(她)说出了自己的独特发现了吗?有没有自己的独特感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