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3 0 +1 -A (B) 2 2 0 +A (C) 4 3 - 4 -A (D) 5 2 +2 +A
4. ? (3, 2, 1)代表简并轨道中的一个轨道是…………………………………………( )
(A) 2p轨道 (B) 3d轨道 (C) 3p轨道 (D) 4f轨道
5. 下列离子中外层d轨道达半充满状态的是…………………………………………( ) (A) Cr3+ Co3+ (D) Cu+
6.
第
50
号
元
素
的
原
子
的
电
子
排
布
是
(B)
Fe3+
(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位于第_______周期____________族,其化学符号是________。
7. 下列元素中各基态原子的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 ( ) (A) Be C (D) N
8. 提出测不准原理的是……………………………………………………… ( )
科
学
家
(B)
B
(C)
(A) 德布罗意 ( de Broglie ) (B) 薛定谔 ( Schr?dinger )
(C) 海森堡 ( Heisenberg ) (D) 普朗克 ( Planck )
9. 下列各组元素中,电负性依次减小的是……………………………………………( )
(A) K > Na > Li (B) O > Cl > H (C) As > P > H (D) 三组都对
10. 基态电子构型如下的原子中,_______半径最大,_______电离能最小, 电负性最大的是_________。 (1) 1s22s2 (2) 1s22s22p5 (3) 1s22s22p1 (4) 1s22s22p63s1 (5) 1s22s22p63s2
11. 氢原子中3s,3p,3d,4s轨道能量高低的情况为…………………………………( )
(A) 3s < 3p < 3d < 4s (B) 3s < 3p < 4s < 3d
(C) 3s=3p=3d=4s (D) 3s=3p=3d < 4s
12. 某元素原子基态的电子构型为[Ar]3d84s2,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A) s区 (B) p区 (C) d区 (D) f区
13. 关于下列元素第一电离能的大小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N > O (B) C > N (C) B > C (D) B > Be
14. 极化能力最强的离子应具有的特性是………………………………………… ( )
(A) 离子电荷高、离子半径大 (B) 离子电荷高、离子半径小
(C) 离子电荷低、离子半径小 (D) 离子电荷低、离子半径大
15. 下列分子中相邻共价键的夹角最小的是……………………………………… ( ) (A) BF3 NH3 (D) H2O
16. OF2分子的中心原子采取的杂化轨道是………………………………………… ( )
(A) sp2 (B) sp3 (C) sp (D) dsp2
17.下列各分子或离子中,是…………………………………………………( )
最
稳
定
的
(B)
CCl4
(C)
2
(A)
??NN2N (B) (C)2 (D)?N22
18.根据VSEPR理论,BrF3为………………………………………( )
分子的几何构型
(A) 平面三角形 (B) 三角锥形 (C) 三角双锥形 (D) T字型
19. 下列物质中,属极性是……………………………………………………( ) (A) PCl5(g) NCl3 (D) XeF2
20. 下列各组判断中是……………………………………………………… ( )
正
确
的
(B)
BCl3
分
子
的
(C)
(A) CH4、CO2非极性分子 (B) CHCl3、BCl3、H2S、HCl极性分子
(C) CH4、H2S、CO2非极性分子 (D) CHCl3、BCl3、HCl极性分子
21. SO2分子之间存着……………………………………………………………… ( )
(A) 色散力 (B) 色散力加诱导力 (C) 色散力加取向力 (D) 色散力加诱导力和取向力
22.
不
存
在
氢
键
的
物
质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