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物质的量浓度及其溶液的配制
[考纲要求] 1.了解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2.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含义。3.能按要求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会进行有关误差分析。4.会根据物质的量与溶液的体积、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考点一 物质的量浓度及相关计算 【知识梳理】
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比较 内容 定义 溶质的单位 溶液的单位 计算公式 物质的量浓度 以单位体积溶液里含有多少摩尔溶质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 mol L nc= V质量分数 用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 g g 溶质的质量w=×100% 溶液的质量特别提醒 这里V是溶液的体积,它不是溶剂的体积,也不是溶剂和溶质的体积之和。 深度思考
1.观察两个试剂瓶上的标签,回答下列问题。
(1)“5%硫酸铜溶液”中的5%是什么含义?
答案 5%表示硫酸铜溶液的质量分数,即100 g硫酸铜溶液中含有5 g硫酸铜溶质。
--
(2) mol·L1 NaCl溶液中的 mol·L1表示的含义是什么? 答案 1 L该NaCl溶液中所含NaCl的物质的量是 mol。
(3)从上述两种溶液中分别取出5 mL,硫酸铜溶液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NaCl 溶液的浓度为______________。 2.填空
(1)将Na加入水中,其溶质是__________; (2)将Na2O溶于水,其溶质是__________; (3)将CuSO4·5H2O溶于水中,其溶质是__________; (4)将SO3溶于水,其溶质是________。
【典型例题、思维建模】 nB
题组一 根据cB=的计算
V
1.将10.6 g Na2CO3溶于水配成1 L溶液
+
(1)该溶液中Na2C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
-
(2)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NaCl固体,使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1(假设溶液
-
体积不变)需加入NaCl的质量为__________,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
2.在80 g密度为d g·cm3的硫酸铁溶液中,含有2.8 g Fe3,则此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
-
浓度(mol·L1)为 ( ) d d d d 题组二 关于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溶解度的换算
-
3.在一定温度下,某饱和氢氧化钠溶液体积为V mL,溶液密度为d g·cm3,质量分数为w,
-
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1,溶液中含氢氧化钠的质量为m g。
(1)用w来表示该温度下氢氧化钠的溶解度(S)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m、V表示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w、d表示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c、d表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硫酸镁溶液500 mL,它的密度是1.20 g·cm-3,其中镁离子的质量分数是%,则有关该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B.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mol·L-1 C.溶质和溶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40 D.硫酸根离子的质量分数是% 【思维建模】
物质的量浓度有关计算的一般方法
溶质的质量n
(1)由定义出发,运用守恒(溶质守恒、溶剂守恒等)及公式:c=、质量分数=
V溶液的质量×100%进行推理,注意密度的桥梁作用,不要死记公式。
(2)在进行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溶解度三者之间的转换时,除利用上述方法外,我们还可以运用假设法,使问题简单化。
--
例如已知溶质的质量分数w,溶液的密度为ρ g·cm3,溶质的摩尔质量为M g·mol1,求物质的量浓度c。
我们可以假设溶液为1 L,所以溶液质量为1×1 000×ρ g,溶质的质量为1× 1 000ρw1 000×ρ×w g,溶质的物质的量为 mol,这样我们就很容易求出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
M1 000ρw度c= mol·L-1。
M
题组三 关于气体溶质的计算
-
5.在标准状况下,将V L A气体(摩尔质量为M g·mol1)溶于0.1 L水中,所得溶液的密度
--
为ρ g·cm3,则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1)为 ( ) 240) 000Vρ,?MV+2 240?) D.1 000 VρM(MV+2 240)
6.在t ℃时,将a g NH3完全溶于水,得到V mL溶液,假设该溶液的密度为ρ g·mL-1,质量分数为w,其中含有NH4+的物质的量是b mo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A.溶质的质量分数w=×100%
ρV-a
B.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
1 000a
mol·L-1 35V
1 000b
C.溶液中c(OH-)=mol·L-1+c(H+)
V
D.向上述溶液中加入V mL水,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 【规避两个易错点】
(1)气体溶于水,溶质是该气体与水反应生成的物质,NH3溶于水后主要溶质是NH3·H2O,但以NH3计算。
(2)气体溶于水,溶液的体积不是溶剂的体积更不是气体体积与溶剂体积之和,应根据V=m?气体?+m?溶剂?
进行计算。
ρ
题组四 溶液稀释与混合的计算
7.两种硫酸溶液,一种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1,密度为ρ1;另一种硫酸溶液的 物质的量浓度为c2,密度为ρ2,将它们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3,则混 合后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 000?ρ1+ρ2?) 000?c1+c2?ρ3,ρ1+ρ2)
【思路点拨】 (1)在进行有关物质的量浓度计算时,要充分应用溶质的物质的量、质量及溶液中的电荷守恒。(2)溶液稀释混合时,溶液的体积一般不可直接相加,应用溶液的总质量和密度来计算。
8.(1)将3p%的硫酸与同体积的p%的硫酸混合得到q%的稀硫酸,则p、q的关系正确的是________。 ①q=2p ②q>2p ③q<2p ④无法确定 (2)若上题中的溶质是乙醇而非硫酸,则p、q的关系是________。 ①q=2p ②q>2p ③q<2p ④无法确定 【归纳思想】
1.溶液稀释定律(守恒观点)
(1)溶质的质量在稀释前后保持不变,即m1w1=m2w2。 (2)溶质的物质的量在稀释前后保持不变,即c1V1=c2V2。 (3)溶液质量守恒,m(稀)=m(浓)+m(水)(体积一般不守恒)。 2.同溶质不同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混合计算
(1)混合后溶液体积保持不变时,c1V1+c2V2=c混×(V1+V2)。 m混(2)混合后溶液体积发生改变时,c1V1+c2V2=c混V混,其中V混=。
ρ混
3.溶质相同、质量分数不同的两溶液混合定律
同一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a%、b%的两溶液混合。 (1)等体积混合
①当溶液密度大于1 g·cm-3时,必然是溶液浓度越大,密度越大,(如H2SO4、HNO3、1
HCl、NaOH等多数溶液)等体积混合后质量分数w>(a%+b%)。
2
②当溶液密度小于1 g·cm-3时,必然是溶液浓度越大,密度越小,(如酒精、氨水 1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质量分数w<(a%+b%)。
2
(2)等质量混合
两溶液等质量混合时(无论ρ>1 g·cm-3还是ρ<1 g·cm-3),则混合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
1
数w=(a%+b%)。
2
考点二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知识梳理】
1.有关仪器的使用 (1)容量瓶的使用 ①特点
②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a.容量瓶使用前一定要检查是否漏液。其操作顺序为装水盖塞→倒立→正立→玻璃塞旋转180°→倒立。
b.不能将固体或浓溶液直接在容量瓶中溶解或稀释;不能作为反应容器或长期贮存溶液的容器;不能加入过冷或过热的液体。 (2)托盘天平的使用
-
若配制 mol·L1 NaCl溶液500 mL,应用托盘天平称取NaCl5.9 g,称量时,不慎将物品和砝码颠倒放置,实际称量的NaCl的质量为4.1 g。 (3)量筒的使用
量筒没有0刻度;量取 mL溶液,应选用10mL量筒,量筒上标有使用温度、容量、刻度;不能加热,不能将固体或浓溶液直接在量筒中溶解或稀释。 2.操作步骤
(1)计算:计算所需固体的质量。
(2)称量:根据计算结果,称量固体质量。
(3)溶解:将称量好的固体放入烧杯中,加适量水溶解,并用玻璃棒搅拌。 (4)转移:待恢复到室温后,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5)洗涤:用适量蒸馏水将烧杯及玻璃棒洗涤2~3次,将每次洗涤后的溶液也注入容量瓶中,并振荡容量瓶。
(6)定容:往容量瓶中缓慢加蒸馏水,等液面离容量瓶瓶颈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塞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深度思考
-
1.1 mol Na2O溶于1 L水所形成的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1 mol·L1对吗?
-
2.将10.6 g Na2CO3·10H2O溶于水配成1 L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1,对吗?
-
3.实验中需要2 mol·L1的Na2CO3溶液950 mL,配制时,你认为应该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的碳酸钠质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典型题型、思维建模】
题组一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过程
--
1.实验室用密度为1.25 g·mL1,质量分数为%的浓盐酸配制240 mL mol·L1的盐酸,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浓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
-
(2)配制240 mL mol·L1的盐酸应量取浓盐酸体积___mL,应选用容量瓶的规格_____mL。 (3)配制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用字母表示,每个字母只能用一次)________。 A.用30 mL水洗涤________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荡
B.用量筒准确量取所需的浓盐酸的体积,沿玻璃棒倒入烧杯中,再加入少量水(约30 mL),用玻璃棒慢慢搅动,使其混合均匀
C.将已冷却的盐酸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中 D.将容量瓶盖紧,振荡,摇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