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基层、基层施工工艺方法 底基层为综合级配碎石、基层为水泥稳定碎石。均采用集中厂拌法拌制混合料,并用摊铺机摊铺底基层、基层混合料。 底基层设计厚度20厘米,基层设计厚度20厘米,一层摊铺。摊铺时采用一台摊铺机全副一次性摊铺,中间不留纵向接缝。 底基层基层的水泥剂量以符合强度(在18℃~22℃条件下保湿养生6天浸水24小时,底基层综合稳定砂砾抗压强度>0.8Mpa,基层水泥稳定砂砾抗压强度>3.0Mpa要求来控制,改善砂砾的级配,可提高水泥稳定砂砾的强度。 施工时水泥剂量应比室内试验确定的水泥剂量增加0.5%。 1、 使用材料要求 (1) 水泥: 应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若使用其它种类的水泥应报告监理工程师批准,不准使用快硬水泥,早强水泥以及受潮变质水泥。要求选用初凝时间3小时以上和终凝时间6小时以上的低标号水泥。 (2) 水 水应纯净,不含有害物质,来自可疑水源的水应作水质试验。一般人、畜饮用水均可以使用。 (3) 砂砾 水泥稳定砂砾用做底基层时,单个颗粒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7.5mm,用做基层时,单个颗粒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1.5mm。颗粒组成见2-1表。 水泥稳定砂砾的颗粒组成范围 表2-1 颗粒组成37.5 编号 1 100 50-100 17-100 0-30 31.5 26.5 19 9.5 4.75 2.36 0.6 0.075 液限 通过下列方孔筛(mm)的质量百分率(%) 塑性指标 1 2 3 100 90-100 100 67-90 45-68 47-67 29-50 29-49 18-38 17-35 8-22 8-22 0-7 0-7 90-100 72-89 <28 <9 在集料中0.5mm以下细粒土有塑性指数时,2号、3号级配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不应超过5%。 (4)原材料试验检测项目、标准、频度见表2-2 原材料试验项目、标准、频度 表2-2 试验项目 含水量 颗粒分析 材料名称 砂砾 砂砾 标准 符合颗粒组成范围 塑性指数<9 液限<28%或25% 评定质量,计算固体 体积率 ≤30% 符合设计,初凝大于3小时,终凝大于6小时 频度和方法 每天使用前测2个样品 使用前测2个样品,使用中每2000m3测2个样品 砂砾中0.5mm以下细土使用前测2个样品,使用中2000 m3测2个样品 使用前测2个样品,使用中2000 m3测2个样品 每个料场的料测2个样品,料场变化重测 每批水泥抽检一次2个样品 液限、塑限 相对毛体积密度、吸水率 压碎值 标号、初终凝时间 2、 砂砾 砂砾 砂砾 水泥 准备下承层: 施工底基层时要准备土基;施工基层时要准备底基层。 (1) 在综合稳定砂砾底基层施工前,应对土基进行验收,验收内容除包括:压实度 、平整度、横坡度、标高、弯沉外,还必须对土基(路堤或路堑)进行碾压自检,碾压过程中若发现土过干、表层松散,应适当洒水继续碾压;若土过湿,发生翻浆,软弹现象,应采用挖开凉、晒、换土、掺入生石灰或水泥等措施进行处理,并重新检查压实度,要求土基达到表面平整,坚实没有松散和软弱点,边沿顺直、路肩整齐。 2 土基检查项目、频率和允许偏差 表2-3 在底基层或基层施工前,应先进行放线,标出铺摊位置,设定指示桩。 检查项目 高程(mm) 中线偏位mm 宽度(mm) 平整度(mm) 横坡度(%) 压实度 弯沉0.01mm 允许偏差 +10、–15 ≤50 不小于设计 ≤15 ±0.5 ≥95% ≤ 每200米4点 每200米4点 每200米4个断面 每200米2处,每处连续10尺(3米直尺) 每200米4个断面 每200米4点 每一评定段(不超过1公里)每车道40~50测点 检查频度和方法 (2) 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施工前,应对底基层或下基层进行验收。沥青砼面层施工前,应对上基层进行检查验收。 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检查验收频度和质量标准 表2—4 检查项目 高程(mm) 厚度(mm) 宽度(mm) 横坡度(%) 平整度(mm) 压实度(%) 颗粒组成 水泥剂量(%) 代表值 极值 质量标准 +5 、 -15 均值 单个值 +0以上 ±0.3 12 97 93 -10 -25 每200米每车道1点 每200米4个断面 每200米4个断面 每200米2处,每处 连续10尺(3米直尺) 以每公里为评定单位 检查10点 查评定段内原始记录 查评定段内原始记录 检查频度或方法 每200米4个断面 符合级配范围 -1.0%(极限低值) 3 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检查验收频度和质量标准 表2—5 检查项目 高程(mm) 厚度(mm) 质量标准 +5 、 -10 均值 单个值 宽度(mm) 横坡度(%) 平整度(mm) 压实度(%) 代表值 极值 颗粒组成 水泥剂量(%) +0以上 ±0.3 8 3.0 98 94 查评定段内原始记录 查评定段内原始记录 -8 -15 每200米4个断面 每200米4个断面 每200米2处,每处连续10尺(3米直尺) 连续式平整度仪的标准差 以每公里为评定单位检查10点 检查频度或方法 每200米4个断面 每200米每车道1点 符合级配范围 -1.0%(极限低值) (3)水泥稳定砂砾各层施工前应保证对下承层进行彻底清扫,清除各类杂物以及松散材料,并洒水保证下承层表面湿润。 (4)下承层的坑洼之处,不能薄层贴补,只能与上层一起摊铺碾压。 (5)综合稳定级配碎石底基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龄期7~10天时,应取出完整的钻件,若取不出完整钻件应找出不合格界限,返工处理。 3、 点: (1) 配料要准确 (2) 拌和时间要足够,半和要均匀; (3) 含水量略大于最佳含水量,保证运到现场铺摊后碾压时的含水量不小于最佳含水量。 (4) 拌制水泥稳定砂砾之前,应调试拌和设备,保证拌制的水泥稳定砂砾最大粒径和级配符合规范要求,水泥剂量和含水量符合配比要求。 4 水泥稳定砂砾的拌和 水泥稳定砂砾必须在中心站采用专用的稳定土集中厂拌机械拌制。拌和时必须掌握以下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