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件下进行车辙试验的动稳定度不应小于800次/㎜。 试 验 项 目 击实次数(次) 稳定度(KN) 沥青混合料类型 沥青砼 I型沥青砼 II型沥青砼 流值(0.1㎜) I型沥青砼 II型沥青砼 空隙率(%) 沥青饱和度(%) I型沥青砼 II型沥青砼 I型沥青砼 II型沥青砼 残留稳定度(%) I型沥青砼 II型沥青砼 热拌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技术标准 表3-8 注:粗粒式沥青混凝土稳定度可降低1KN。 2、 生产配比设计阶段 必须从筛分进入拌和机,冷热料仓的各种材料进行取样筛分试验、调整,使生产时的各种材料满足目标配比的要求,以确定各热料仓的材料比例,供拌和机控制室使用,同时反复调整冷料仓进料比例以达到供料平衡,并取目标配合比设计的最佳沥青用量、最佳沥青用量±0.3%等三个沥青用量进行马歇尔试验,确定生产配合比的最佳沥青用量。 3、 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 拌和机采用生产配合比进行试拌并铺筑试验段,并用拌和的沥青混合料及路上钻取的芯样进行马歇尔试验和矿料筛分、沥青用量检验,检验生产产品的质量符合程度,由此确定生产用的标准配合比,作为生产控制的依据和质量检验的标准。标准配合比的矿料级配至少应包括0.075MM、2.36MM、4.75MM三档的筛孔通过率接近要求级配的中值。满足要求后,即作为生产配合比,施工过程中,不得随意更改,保证各项指标符合要求并相对稳定, 13 指 标 两面各75次 >7.5 >5 20-40 20-40 3-6 4-10 70-85 60-75 >75 >70 标准偏差尽可能的小。 三、 准备下承层 1、 沥青面层施工前要对水泥稳定砂砾基层进行依次认真的检测,特别是要重点检查:标高是否符合要求(高出的部分必须用洗刨机刨除);表面有无松散(局部小面积松散要彻底挖除,用沥青混合料补充夯实,出现大面积松散要彻底返工处理);平整度是否满足要求,不达标段应进行处理。以上检验要有检验报告单及处理措施和最终质量报告单。 2、 洒透层沥青 1)、透层沥青采用慢裂的洒布型乳沥青。 2)、透层沥青的稠度通过试验段洒布确定,应透入基层深度在3MM以上,表面不形成油膜,也不流淌。 3)、透层沥青宜紧接在基层施工结束表面稍干后洒布。当基层完工时间长,表面过分干燥。应对基层表面洒少量水,等表面稍干后浇洒。 4)、在浇洒透层沥青前,应把基层表面清扫干净,并采取防止污染构造物及沿线设施的措施。 5)、透层沥青采用洒布车按0.7—0.9kg/㎡的用量一次浇洒均匀,有遗漏时用人工补洒。 6)、若局部有多余的透层沥青为渗入基层时应予清除。 7)、遇有大风,即将降雨及气温低于10时,不能洒透沥青。 8)、透层沥青洒布后应禁止车辆及行人通行。 9)、透层沥青洒布后最少在24小时后才能摊铺底面层。 3、 粘层沥青 当沥青洒布无污染时,可不洒粘层沥青,局部污染可局部喷洒,喷洒粘层沥青时,应: (1)、粘层沥青采用与面层使用的种类,标号相同的石油沥青经乳化制成的快裂洒布型乳化沥青。 (2)、在粘层沥青洒布前,应对沥青砼顶彻底清扫干净,有粘土块时应用水冲刷,待表面干燥后浇洒。 (3)、对大、中、小桥,通道的砼桥面(包括桥头搭板)应平整、粗糟、洁净。一定要清楚;尘土、油污用清扫机清扫或气泵吹走尘土,并用水冲洗干净,待桥面干燥却无尘土时才能浇洒。 (4)、粘层沥青采用沥青洒布车喷洒(雾状喷头),洒布要均匀,绝对不能产生淌油及沥 14 青条,而忽多忽少的花白现象。 (5)、粘层沥青用量控制在0.3—0.5 kg/㎡,但喷洒时掌握在低限宁少勿多。 (6)、当气温低于10℃,路面潮湿时不得浇洒粘层沥青。 (7)、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路缘石、交通工程设施和砼防撞护栏等不被破坏。 四、 施工要求 1、 试验路段 1) 、确定合理的机械、机械数量及组合方式; 2) 、确定拌和机的上料速度、拌和温度等操作工艺; 3) 、确定摊铺温度、速度、碾压顺序、遍数等 4) 、确定松铺系数、接缝方法等, 5) 、验证沥青混合料配合比 6) 、全面检查材料及施工质量 7) 、确定施工组织及管理体系、人员、通讯及指挥方式 8) 、首先有计划,然后完成总结上报审批。 试验段的具体要求如下: 1)、在铺筑试验路之前28天,承包人应安装好本项工和有关的全部试验仪器和设备(包括沥青、混合料等室内外试验的配套仪器、设备及取芯机等),配备足够数量的熟练试验技术人员,报请监理工程师审查批准。 2)、在路面工和开工前14天,承包人应在监理工程师批准的现场,用备齐并投入该项工程的全部机械设备及每种沥青混凝土,以符合规定的方法铺筑一段长约200M的试验路。此项试验应在监理工程师的严格监督下进行。路面各层的试验可安排在不同的试验段。 3)、在拌和场应按JTJO52-93标准方法随机取样,进行沥青含量和集料筛分的试验,并在沥青混合料摊铺压实12小时后,按JTJO52-93标准方法钻芯取样进行压实度、厚度、施工孔隙率的检验,各种混合料抽样试验的频度见表3-9。 试验路段抽样试验项目及频率表 试验项目 厚度、密实度 沥青含量 最少频率 取9次(随机取样) 取样3次 施工前要首先完成试验段(200m),用以确定以下内容; 15 流值、孔隙率、饱和度、容重 标高 平整度 横坡度 1次, 每次一组试件 5个断面貌 整个路段纵、横方向检测 5个断面 4)、试验的目的是用以证实混合料的稳定性以及拌和、摊铺、压实设备的效率、施工方法和施工组织的适应性。确定沥青混凝土的压实标准密度。要对混合料的松铺厚度、压路机碾压次序、碾压速度和遍数设岗检查,总结出经验。 5)、试验路段路面完成后,承包人应写出书面报告,报请监理工程师审查批准。 6)、批准的试验路面应同完成后的工程一次支付,如末能取得监理工程师的批准,该试验路面应由承包人破碎清除并重新铺筑和试验,其费用应由承包人负担。 2、 施工设备 1)拌和设备 A、 拌和厂应在其设计、协调配合和操作方面,都能使生产的混合料符合生产配合比设计要求。拌和厂必须配备足够试验设备的实验室,并能及时提供使监理工程师满意的试验资料。 B.热拌沥青混凝土宜采用间歇式有自动控制性能的拌和机拌制,能够对集料进行二次筛分,能准确地控制温度、拌和均匀度、计量准确、稳定、设备完好率高,拌和机的生产能力每小时不低于240t/h。拌和机均应有防止矿粉飞扬散失的密封性能及除尘设备,并有检测拌和温度的装置。拌和设备要有成品贮料仓。 B、 拌和机应具有自记设备,在拌和过程中能逐盘打印沥青及各种矿料的用量及拌和温度。 C、 拌和机热矿料二次筛分用的振动筛筛孔应根据矿料级配要求选用,其安装角度应根据材料的可筛分性、振动能力等由试验确定。 D、 要具有500T的沥青贮存能力(散装沥青),要配备脱桶设备(能力要和拌和能力相适应);沥青材料应采用导热油加温。 E、 拌和设备的生产能力应和摊铺机进度相匹配,在安装完成后应按批准的配合比进行试拌调试,直到其偏差值符合表3-10所示的要求。 F、 计量装置应由计量部门进行检验和核正准确。 热拌沥青混合料允许偏差 表3-10 项 目 大于4.75 mm的筛余集料 通过4.75的集料 16 允许偏差 ±6%且不超过标准级配范围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