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选择题练习选(八)含答案
1、构成细胞的有机化合物及其组成元素如下表:
有机化合物 组成元素 甲 乙 丙 丁 C、H、O C、H、O、N、P C、H、O、N,很多种类还含有P、S C、H、O,很多种类还含有N和P 请根据上表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表示糖类 B.乙表示核酸 C.丙表示蛋白质 D.丁表示脂肪 【答案】C 甲表示糖类或脂肪,A、D错误;乙表示核酸或磷脂,B错误;蛋白质均含有C、H、O、N,很多种类还含有P、S等元素,C正确。
2、[2018·山西省太原五中摸底]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各种生物膜化学组成相似,基本结构相同,功能不都一样
B.只有细胞膜上含有糖类,与蛋白质构成糖蛋白,可以作为判断细胞膜外侧的标志
C.分泌蛋白的合成、运输、排出细胞外不穿过生物膜 D.无机盐离子的运输需要生物膜上的载体蛋白的协助
【答案】B 各种生物膜化学组成相似,基本结构相同,功能不都一样,A正确;细胞内也含有糖类,B错误;分泌蛋白的合成、运输依靠囊泡,排出细胞是胞吐,不穿过生物膜,C正确;无机盐离子的运输为主动运输,需要生物膜上的载体蛋白的协助,D正确。
3、科学家将离体叶绿体浸泡在pH=4的酸性溶液中不能产生ATP(见图1),当叶绿体基质和类囊体均达到pH=4时(见图2),将其转移到pH=8的碱性溶液中(见图3)发现ATP合成。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A.光可为该实验提供能量,是该实验进行的必要条件 B.该实验中叶绿体完整,保证反应过程高效、有序地进行
C.产生ATP的条件是类囊体腔中的H+浓度高于叶绿体基质 D.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依靠水的光解产生类似于图3的条件
【答案】A 该实验只能说明ATP的合成与pH有关,不能说明光是该实验进行的必要条件,A错误;该实验中叶绿体完整,保证反应过程高效、有序地进行,B正确;由图3可知产生ATP的条件是叶绿体基质中的pH高于类囊体腔,即类囊体腔中的H+浓度高于叶绿体基质,C正确;水的光解能产生氧气和[H],使类囊体腔中的H+浓度高于叶绿体基质,这样可使叶绿体基质中的pH高于类囊体腔,产生类似于图3的条件,D正确。
4、右图为三个处于分裂期细胞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可能是丙的子细胞
B.乙、丙细胞不可能来自同一个体
C.甲、乙、丙三个细胞均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D.甲、乙、丙三个细胞均含有同源染色体
1【答案】A 甲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分别移向两极,因此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分别移向两极,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正在分开分别移向两极,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甲可能是丙的子细胞,A正确;乙细胞和丙细胞所代表的生物的染色体数目相同,因此乙、丙细胞可能来自同一个体,B错误;甲、丙两个细胞均含有两个染色体组,乙细胞含有四个染色体组,C错误;甲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乙、丙两个细胞均含有同源染色体,D错误。
5、[2018·河北衡水中学调考]水稻穗大(A)对穗小(a)是显性,抗病(B)对不抗病(b)是显性,无芒(C)对有芒(c)是显性,三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用穗小、抗病、无芒(aaBBCC)水稻和穗大、不抗病、有芒(AAbbcc)水稻杂交,希望从F3中选出10个穗大、抗病、无芒(AABBCC)的纯合株系留种,则F2中表现型为穗大、抗病、无芒的水稻进行自交的植株数至少为 ( )
A.90株 B.180株 C.270株 D.540株
【答案】C 由题意可知,F1基因型为AaBbCc。先分析一对性状(A、a),由基因
12
型为Aa的水稻自交得F2中穗大水稻的基因型有两种,分别是3AA和3Aa,要从F3中选出1个穗大纯合株系,F2中要选择表现型为穗大的水稻进行自交的植株数至少为3株。同理可得,要从F3中选出10个穗大、抗病、无芒(AABBCC)的纯合株系,F2中要选择表现型为穗大、抗病、无芒的水稻进行自交的植株数至少为3×3×3×10=270(株)。
6、下列关于“中心法则”含义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浆细胞中能发生①④过程而不能发生⑤过程 B.②③过程可在某些病毒体内发生
C.⑤③④过程所需的原料分别是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氨基酸 D.②过程中,遵循A—T、U—A、C—G、G—C的配对原则
【答案】B 图中①为转录过程,②为逆转录过程,③为RNA的复制过程,④为翻译过程,⑤为DNA的复制过程。浆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不再分裂,因此其不能进行DNA的复制,但能通过转录和翻译过程合成蛋白质, A正确。②③过程只能发生在被某些病毒侵染的宿主细胞中,B错误。⑤过程所需的原料是脱氧核苷酸;③过程所需的原料是核糖核苷酸;④所需的原料是氨基酸,C正确。②过程中遵循A—T、U—A、C—G、G—C的配对原则,D正确。
7、利用抗逆性强的二倍体黑麦与蛋白质含量高的六倍体小麦杂交产生子代,再经秋水仙素处理,培育出蛋白质含量高、抗逆性强的小黑麦。这种育种方法属于( )
A.多倍体育种 B.单倍体育种 C.诱变育种 D.杂交育种
1【答案】A 多倍体育种是利用秋水仙素或低温处理植株,使之成为染色体组数加倍个体,其各种器官较大,营养物质含量高。
8、下图是血液流经肾脏的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液中的血浆蛋白和尿素均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B.红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血浆,肾小囊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组织液
C.红细胞内被血红蛋白携带的O2进入肾小囊壁细胞被利用至少需穿过12层磷脂分子
D.肾小囊肾炎可使组织液渗透压升高,可能导致组织水肿
【答案】D 血浆中含有血浆蛋白和尿素,都是内环境的成分,A正确;红细胞生活在血浆中,肾小囊壁细胞生活的环境是组织液,B正确;红细胞内被血红蛋白携带的O2进入肾小囊壁细胞依次经过红细胞膜(1层生物膜)→毛细血管壁(单
层上皮细胞,2层生物膜)→肾小囊壁细胞内(1层生物膜)→线粒体膜(2层生物膜),共6层生物膜,12层磷脂分子,C正确;肾小囊肾炎时,血浆中的大分子蛋白质可进入肾小管,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进而导致组织水肿,D错误。
9、[2018·四川成都外国语学校期末]下图中的图2表示有关激素的调节机制,图1是某同学研究碘对蝌蚪发育的影响而得出身长变化的甲、乙两曲线,两图中表示蝌蚪正常发育的曲线和含碘的激素物质分别是( )
A.甲、S B.乙、S C.甲、T D.乙、T
【答案】D 缺乏碘,无法合成甲状腺激素,小蝌蚪生长发育受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反馈调节的机制,含量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10、下列有关免疫系统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
B.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C.免疫细胞包括T细胞和B细胞,分别在胸腺和骨髓中成熟 D.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答案】B 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A错误;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B正确;免疫细胞包括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T细胞、B细胞)等,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C错误;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D错误。
11、
如图为某地区的人口年龄组成曲线图,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那么该地区人口数量变化趋势将是( )
A.逐渐增加 B.逐渐减少 C.保持稳定 D.无法确定
【答案】A 据图分析,种群中幼年个体很多,老年个体很少,该种群年龄组成为增长型,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大。
12、[2018·江苏卷]关于还原糖、蛋白质和DNA的鉴定实验,下列叙述正确
的是( )
A.在甘蔗茎的组织样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温水浴后液体由蓝色变成砖红色
B.在大豆种子匀浆液中加入斐林试剂,液体由蓝色变成紫色
C.提取DNA时,在切碎的洋葱中加入适量洗涤剂和食盐,充分研磨,过滤并弃去滤液
D.将DNA粗提物溶解在2 mol/L NaCl溶液中,加入二苯胺试剂,沸水浴后液体由无色变成蓝色
【答案】D 检测还原糖的试剂是斐林试剂而不是双缩脲试剂,A错误;在大豆种子匀浆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液体由蓝色变成紫色,B错误;提取DNA时,在切碎的洋葱中加入适量洗涤剂和食盐,充分研磨,过滤并留下滤液,C错误;将DNA粗提物溶解在2mol/LNaCl溶液中,加入二苯胺试剂并水浴加热,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D正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