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9/10 4:03:2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测试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一、你会填吗?(每小题2分,共20分) 1、( )6=20 240( )=80 ( )8=0 2103=( ) 2、( )7=1211

3、300是5 的( )倍;220的4倍是( )。

4、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要从被除数的( )算起。 5、0除以( )都得0。

6、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8164的商是()位数,855( )的商是二位数。

7、6433的商是( )位数,商是( ),余数是( )。 8、6□83的商的中间是0,□里最小是(),最大是()。 9、估算下面各题的结果。 398 376 2386 4185

9、小军一个星期大约可以看67页的作文书,小军大约每天看( )页书。

10、如果□966的商是2位数,那么□里可以填( )。 二、选一选。(每小题1分,共5分)

1、在一个除法里,余数是8,除数最小是( )。 A、7 B、8 C、9

第1页/共5页

2、618( ),如果商是三位数,括号里最大应填( )。 A、5 B、6 C、7

3、一个数的7倍是826,这个数是( ) A、5782 B、118 C、833 4、估算298的结果是( ) A、240 B、232 C、37

5、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 )位数。 A、2 B、3 C、2或3

三、判断对错。(每小题1分,共5分)

1、被除数的末尾有0,那么它的商末尾一定有0。 ( ) 2、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一定是两位数。 ( ) 3、在有余数的除法里,余数是3,除数一定是4。 ( ) 4、820里有8个百2个十,也可以说有82个十。 ( ) 5、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是: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 四、计算

(1)下面计算对吗?把不对的在下面改正过来。(每题3分,共9分) 1 2 1 9 2 3

4)4 0 8 4)7 6 0 2 )5 6 4 4 4 8 3 6 6 8 3 6 6

第2页/共5页

0 0 0

改正: 改正: 改正:

(2)、口算。(每小题0.2分,共8分)

(3)、笔算下列各题。【带◎的题目要进行验算】(要求验算的每题4分,其它的每题2分,共24分) 382= 1383= ◎4357= 验算:

4409=3234= ◎4062= 验算

7567=8403= ◎5043= 验算:

五、解决问题。(29分)

1、一个修路队3天修了615米的路,平均每天修多少米? (4分)

关系式: ( ) =平均每天修的米数 (2分) 列式计算:

2、畜牧场养了564只羊,其中4只是白羊,其余的羊都是杂色的,杂色羊有多少只?杂色羊的只数是白羊的多少倍? (6分)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

第3页/共5页

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3、学校组织同学们进行春游活动,三年级全级共有325个学生参加,租8辆车够吗? (4分) 4、体育用品店卖出的乒乓球每盒装6个,上午卖出了385个乒乓球,下午卖出了233个乒乓球,这一天卖出的乒乓球一共有多少个?是多少盒? (6分)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5、4位老师带50名学生去参观科技馆,怎样买票最便宜?(4分)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

第4页/共5页

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

第5页/共5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ozjc1eipf3j4le87moy0088t3x4ji00jiy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