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研究内容和预期结果(说明课题的具体研究内容、重点解决的科学技术问题、 预期成果提供形式)
1.研究内容:
1)通过与静脉注射(i.v)1mg/kg Lid、生理盐水(Saline,Sal)对照,观察i.v20 mg/kgMag对Fen引起的呛咳反应的抑制;
2)通过与i.v1mg/kg Lid、Sal对照,观察i.v20 mg/kgMag对Pro注射痛的抑制作用; 3)通过与i.vSal对照,观察i.v20 mg/kgMag对不同剂量(0.1、0.2、0.3mg/kg)Cis肌松起效时间、插管满意度的影响。
2. 重点解决的科学技术问题
1)与i.v1mg/kg Lid相比, i.v20 mg/kg Mag能否有效抑制Fen引起的呛咳反应; 2)与i.v1mg/kg Lid相比, i.v20 mg/kg Mag能否有效抑制Pro引起的注射痛; 3)i.v20 mg/kg Mag能否有效加快Cis肌松起效时间、并保证插管满意度。 3. 预期成果提供形式 省级以上期刊论文3篇。
三、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和实施方案(包括实验方法、步骤、主要技术指标、资料的统计学处理和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研究方法
1)前瞻、随机对照研究; 2)患者入选标准
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术前麻醉评级Ⅰ~Ⅱ级、拟在全麻气管内插管麻醉下行择期外科手术患者,年龄30~50岁,体重50~70kg,男女各半。麻醉前访视无困难气道,肥胖指数正常范围、无长期或短期服用镇痛、镇静药物史、无神经精神疾患、无交流与语言表达困难、无Mid、Fen、Mag、Pro、Cis药物过敏史。患者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及参加试验知情同意书。研究方案报医院伦理委员会并通过,并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http://www.chictr.org/Default.aspx)”注册登记。
3)患者排除标准
麻醉前访视存在可疑困难气道或诱导后发现困难气道者,病态肥胖者、长期或短期服用镇痛或镇静药物史、神经精神疾患者、交流或语言表达困难者、患者有Mid、Fen、Mag、Pro、Cis
- 4 -
任何一种药物过敏史,及不同意参加试验等。
4)药品 1%Pro购自阿斯利康(德国,AstraZeneca S.P.A批号:FS166),Fen购自购自湖北宜昌人福药业有限公司(批号:080403),Mid购自江苏恩华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批号:20090807),Mag购自常州兰陵制药有限公司(批号:0907302),Lid购自上海朝晖药业有限公司(批号:081115),Cis购自上海恒瑞医药有限公司(批号:091011),Sal购自安徽双鹤药业有限公司(批号:090907 9k)。
5)仪器 PHILIPS多功能监护仪,插件包括无创血压(NBP)、有创血压、心电(ECG)、指脉搏氧饱和度(SpO2)监测、多气体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 2.实施方案
2.1 i.v20 mg/kgMag对2μg/kg Fen引起的呛咳反应的抑制
90例患者入手术室开放桡静脉,输注乳酸林格液,同时行NBP、ECG、SpO2监测。i.v0.02mg/kg Mid镇静。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20 mg/kg Mag(Mag组,Saline 稀释至5mL)、1mg/kg Lid(Lid组,Saline 稀释至5mL)、5mL Saline(Sal组),每组30例,分别经桡静脉i.v上述药物。各组5min后30sec内i.v 2μg/kg Fen,记录每组输注后15s之中呛咳的发生情况。呛咳分级指标: 0=无呛咳 ;1=不超过3s的呛咳; 2=超过3s的呛咳。随后每组给与1 mg /kg Pro、0.15 mg /kgCis、1 mg /kg Pro,行气管内插管。异氟烷吸入联合Pro静脉靶控输注(TCI)维持麻醉。记录i.v20 mg/kg Mag、1mg/kg Lid、5mL Saline后1 min(T0)、3 min( T1)、5min( T2),麻醉诱导后即刻(T3)、插管前即刻(T4 )、插管后1 min(T5)、 3 min( T6)、5min( T7) 平均动脉压(MAP)、HR。术中维持BP、HR下降不超过基础值的20%,视情况给予血管活性药。术中输注晶体(乳酸林格液)和胶体,血红蛋白(Hb)浓度低于70g/L予以浓缩红细胞。保持术中尿量≥1mL/h。
2.2 i.v20 mg/kgMag对Pro注射痛的抑制作用
90例患者入手术室开放桡静脉,输注乳酸林格液,i.v0.02mg/kg Mid镇静。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20 mg/kg Mag(Mag组,Saline 稀释至5mL)、1mg/kg Lid(Lid组,Saline 稀释至5mL)、5mL Saline(Sal组),每组30例,分别经桡静脉i.v上述药物。各组5min后以0.5mL/s的速度i.v1% Pro 1 mg /kg。由一位参加单盲研究的麻醉医师对患者采用VAS(0分代表无疼痛感觉,10分代表疼痛难以忍受)评估Pro注射痛情况。VAS评分>0分则认为有注射痛发生。随后每组给与2μg/kg Fen、0.15 mg /kgCis、1 mg /kg Pro行气管内插管。术中麻醉处理同2.1。
2.3观察i.v20 mg/kgMag对不同剂量(0.1、0.2、0.3mg/kg)Cis肌松起效时间、插管满意度的影响
- 5 -
180例患者入手术室开放桡静脉,输注乳酸林格液,注药前SS肌颤搐定标。i.v0.02mg/kg Mid镇静。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0.1、0.2、0.3mg/kg Cis (C1、C2、C3组,Saline 稀释至5mL)三大组,每大组60例患者;各大组再随机分为20 mg/kg Mag组(Mag组,Saline 稀释至5mL)与5mL Saline组(Sal组)2小组,每小组30例,分别经桡静脉i.vMag或Sal。C1、C2、C3组分别于i.v 20 mg/kg Mag或5mL Sal后5min, 按序i.v 2μg/kg Fen、1 mg /kg Pro、不同剂量(0.1、0.2、0.3mg/kg)Cis、1 mg /kg Pro,SS肌颤搐抑制90%时行气管内插管。以i.v Cis后至SS肌颤搐抑制90%时为Cis的气管内插管肌松起效时间并记录。术中麻醉处理同2.1。
3.统计学处理
数据均数±标准差(x±s)表示,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各指标组内比较行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对患者疼痛的主观评定结果进行SNK q检验分析,呛咳反应分级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目前预试验开展良好,如果研究期限内病例数不能保证,可以与兄弟医院联合开展。 四、实现本课题已具备的条件(开展本课题的技术优势、现有仪器设备、技术人员及协作条件,以及预试验情况)
1.导师介绍:导师刘功俭主任,博士、教授、主任医师,
2.课题负责人主要业务经历(从事研究工作简历、近期发表与本课题有关的主要论著及成果) 陈仁军,课题负责人,安徽省滁州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主任,副主任医师。1992年本科毕业于蚌埠医学院并获学士学位。自2005年参加徐州医学院麻醉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进修班,业已修完学位课程,通过全国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专业基础课、学位英语考试。近年来主持“静脉麻醉在胃镜检查中的应用”课题,科研成果“静脉麻醉在胃镜检查中的应用”通过省级鉴定。在省级以上杂志发表论文如下:《恩丹西酮联合地塞米松对腹腔镜手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多聚明胶肽用于剖宫产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的临床观察》《无痛胃镜检查术的临床应用》
3. 开展本课题的技术优势
1)立项依据较充分,研究工作有意义: 2)病例来源有保证,研究设施已具备: 3)研究经费较低廉,研究方案较实际: 4)人员组成较合理,技术力量有保证: 4. 预试验情况
- 6 -
1)前期初步观察了i.v不同剂量(10、20、30、40、50mg/kg)Mag对Fen引起的呛咳反应、Pro注射痛的抑制作用,发现20mg/kg Mag基本能实现抑制呛咳反应及具有显著镇痛作用,故Mag剂量在正式试验中选择20mg/kg;
2)通过检测静脉Mg2+浓度,发现i.v20mg/kg Mag1h后Mg2+浓度在正常范围,而30、40、50mg/kg Mag1h后Mg2+浓度大多超出正常范围,故Mag剂量在正式试验中选择20mg/kg。
课题负责人主要业务经历(从事研究工作简历、近期发表与本课题有关的主要论著及成果)
陈仁军,1992年,蚌埠医学院毕业,从事麻醉工作,1998年9月至1999年8月在南京铁道医学院进修麻醉,2000年晋升主治医师,2008年晋升副主任医师。2003年至2005年在徐州医学院麻醉在职研究生进修班学习,2005年主持《静脉麻醉在胃镜检查中的应用》,2008年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从2005年至今发表论文三篇。
五、计划进度(总的研究期限、年度计划、具体的目标和进度)
- 7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