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心理学》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 课程学分 执笔人
适用专业 总学时 制定时间 制定部门
审核人
1. 课程性质与设计思路
1.1 课程的性质
《教育心理学》 各师范专业及师范方向的专业必修基础课程, 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学科的一门分支学科, 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 以及认知领域、运动技能领域、 情感态度价值观领域学习的具体心理学规律; 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教育和心理学理论水平及实际应用能力, 是一门具有一定理论性和
应用性的课程。教学对象为上述专业的本科二年级学生。 1.2 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既是心理学、教育学各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也为
学生学习教学论、 心理咨询学等课程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 学习本课程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理论体系。 学习本课程应注意把握好教材的内容结构及学科的理论体系。掌握好本学科的一些基本概念、原理和理论观点,有利于理解其他具体的事实和知识,且可使学习单纯化。
研究方法。 学习本课程应养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关注获取可靠事实的科学方法,将理论思考与实证研究结合起来,改变单纯依靠经验描述与理论思辨来分析教育问题的思考方式。
教育实践。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注意密切联系教育实际和生活实际。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密切联系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可通过接触中小学工作实际,或利用录像或网络资源,学会利用本课程中学得的观点和知识,分析学校教育中的实际问题;二是密切联系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现实问题,为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持;三是联系自己学习生活实际,运用教育心理学中关于人的心理与行为改变的规律,提高个人学习的成效,改善自身的综合素质。
问题意识。注意学与思的结合, 培养问题意识, 对教学内容可发表不同意见,注意了解本学科在各个领域的前沿问题, 并可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广泛搜集资料,开展探索性的研究,或为研究做准备。
---
---
阅读与练习。 系统阅读教科书,有条件的可充分利用图书资料或网络资源,扩充所学内容。教材配有练习题,学习中可独立完成这些练习,并从参考答案中获得反馈。
2. 课程目标
通过教育心理学课程的学习, 应使学生掌握和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学习理论、动机理论、学习的迁移理论、品德发展理论等) ,了解本学科
领域新近研究成果与发展趋势; 能运用教育心理学知识分析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并能有效地指导教师的教学活动以及学生和自己的学习活动,从而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目的。
2.1 能力目标
能运用教育心理学知识分析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根据教 育心理学原理要求进行课程和内容的教学设计,形成运用有关理论分析与解 决教育教学实践问题的能力。
能有效地指导教师的教学活动以及学生和自己的学习活动,以满足学生日后 从事教育实际工作和现实生活的要求,培养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教学培训 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认知能力、创新能力、自学能力、解决实际问 题的能力、学绩测验的命题能力、研究能力。 2.2 知识目标
使学生构建教育心理学基本理论知识、理解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一般原理,把 握教育教学心理的过程和方法,掌握和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框架结构、内容体系、发展历史与趋势、教育心理学 的定量与质性研究方法、教育心理学对于教学与课程改革的作用。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学习理论、学习心理、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规范的 学习以及教学的设计及其成效的考核与评估的基本内容、方法和技能、品德 的形成、学习策略、学习动机、教学心理、课堂学习管理、教学评价和教师 心理等内容; 2.3 素质目标
培养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态度和技能、开放的思维 方式。提高学生的教育心理学理论素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发展观、学习 观与教学观,为学习其它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形成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勤于思考、学会学习等良好的习惯;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能力,锻炼运用儿童心理发展规律从事教育教学科研的能力。
---
---
有意识养成教师职业的神圣感、使命感,有追求理想教师境界的意识、价值观和信念。
3. 课程内容和要求
序
学习内容
教学要求
能力要求
知识要求
号
章节 第一章 教育心理
学及其研
任务
课
时
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
能够应用观察法、 自然实验法进行教
了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 对象、任务和研究方法; 掌握教育心理学发展的 基本线索和发展历史; 理解教育心理学发展的
究对象
1
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的历
2
育心理学研究。
史发展
第三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
课
究
时
究方法
第一节学生的认知发展
第二章
第二节学生的情感和个
趋势及其当前研究的动向。
能针对学生差异
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学
进行教学;
生的情感和个性发展的特 点;
掌握学生的个体差异特
2
2
学生心理
性发展
能运用差异的教
课
第三节 学生的个体差异
学方法。
时
第一节 教师的角色、特
征。
掌握教师的成长
了解教师的角色与特征 和专业品质;
第三章 3
教师心理
征与专业品质
第二节教师的成长和培 养教师的
第三节教师职业倦怠
和培养的过程和方 法;
能够学会如何调
2
掌握教师的成长和培养; 课 理解教师职业倦怠。
时
节职业倦怠。
第四章 4
学习心理
第一节 学习及其分类
能运用四种早期 学习的基本理论; 能依此对学生的 学习进行分析。 能运用四种行为 学习理论;
掌握学习的概念以及学 习的特点和学习的分类; 理解各派学习理论及其 各个代表人物的观点。
第二节 学习与脑 第三节 学习理论发展
2
课
导论
时
第一节 经典性条件作用
掌握经典性条件作用理、
第五章 行为学习 5
理论与联结主义理论 第二节操作性条件作用
联结主义理论操作性条件 作用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 了解行为主义的新进展。
4
能依此对学生的 学习进行分析。
课
理论 理论
第三节社会学习理论及 行为主义新进展
时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