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新旧准则下金融资产的比较分析
作者:宋志强
来源:《世界家苑》2018年第11期
摘 要: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建设、金融创新的加速,有关金融工具会计处理实务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为了解决金融工具会计核算中的新问题,以及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需要,我国修订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要求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本文着重分析了新旧准则下金融资产的差异,以及新准则的变化给金融资产会计信息带来的变化。
2007年开始浮现于美国华尔街的金融危机在不足一年的时间内逐步扩展到全世界的主要经济体。这次经济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深远影响,有的经济学家甚至认为这一次经济危机不论是波及的范围还是对经济的破坏力都超过了1929-1933年的经济大萧条。在探讨引起此次经济危机的原因时,有人归结为美国华尔街对金融资产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不合理运用导致了此次金融危机,这使得国际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开始从全球会计准则趋同战略视角研究对会计准则实施重大调整,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对金融工具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订。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建设、金融创新的加速,有关金融工具会计处理实务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因此,迫切需要通过修订金融工具相关会计准则来及时、有效地解决新的问题。为切实解决我国金融工具相关会计实务问题,我们借鉴《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工具》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修订并颁布《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要求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
一、新旧准则的主要差异。
(一)金融资产分类原则的变化。旧准则的分类原则为企业持有金融资产的目的和意图;旧准则将金融资产分为四类: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及应收款项。新准则的分类原则为根据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和金融資产的合同现金流量特征。新准则将金融资产分为三类: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新准则减少了金融资产的类别,提高了分类的客观性和会计处理的一致性,同时提升了企业间金融资产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二)金融资产重分类的变化。旧准则允许持有至到期投资在持有意图发生变化时可以转换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但除此外一般不允许其他三类金融资产之间相互转换。新准则允许当企业改变其管理金融资产业务模式时,三类金融资产之间可以进行重分类。
(三)金融资产计量基础的变化。旧准则要求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但公允价值无法可靠取得的例外,要求以历史成本计量;持有至到期投资和贷款及应收款项要求以摊余成本计量。新准则要求凡是权益工具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