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模电常用仪器使用实验报告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1 15:15:5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实 验 报 告

姓名: 学号: 班级: 专业 2015—2016 学年 第 二 学期 第 周 日期 实验题目: 常用仪器使用 指导教师:王雪 一 实验目的

1. 初步掌握用示波器观察测量波形参数的方法; 2. 掌握交流毫伏表的正确使用方法; 3. 了解信号发生器的使用方法。 二 实验仪器

THDW—1型网络型电子学综合实验装置 1台

三 实验原理

1. 数字示波器基本结构

图1 数字示波器基本结构

数字存贮示波器的基本框图如图1所示,它将输入信号先经过A/D转换,将模拟波形变换成数字信号,存贮于数字存贮器中,在微处理器控制下根据用户需要将存储的数字信号加工处理或直接调出,通过D/A转换,将数字信号变换成模拟波形,驱动阴极射线管加以显示。同时微处理器还完成对阴极射线管的水平扫描及亮度等的驱动控制。它具有存贮时间长,能捕捉触发前的信号,可通过接口与计算机相连接等特点。

2. 数字示波器的使用方法 操作步骤:

(1)按CH1 功能键显示通道1的操作菜单,将探头菜单衰减系数设定为1X;

(2)将通道1的探头连接到电路被测点; (3)按下AUTO(自动设置)按钮。

四 实验内容及步骤

1. 信号发生器及晶体管毫伏表的使用

毫伏表 信号发生器

图2 用毫伏表测量信号电压

按图2连接,调整“频率调节”旋钮,使信号发生器输出信号的频率为1KHZ ,改变信号发生器电压表表头的指示值(峰峰值电压),按表1所示。用交流毫伏表测量相应的电压值。将测量结果计入表1。 表1 (1.5分)

信号发生器 V 表头指示(V) 1 2 3 4 5 理论交流电压值(V) 毫伏表测量值(V)

相对误差

提示:

① 理论交流电压值 VVp?prm?22?0.35Vp?p

② 相对误差=实际测量值-标准值标准值 ×100%

③ 保留两位小数

④设置信号发生器,使其CH1输出频率为2KHz、峰峰值电压为2V,正弦波,用示波器CH1观察其波 使其CH2输出频率为4KHz、峰峰值电压为4V,正弦波,用示波器CH2观察其波 并同时记录以上两路波形。 (1分) 2.示波器的使用

1 了JC 1022T 型数字示波器和TH—SG10型信号发生器的面板布置,熟悉各旋钮的功能和用法。 ○

2 将示波器通道1与信号输出连接器相连如图3所示。 ○

3 设置信号发生器,使其输出频率为3KHz、峰峰值电压为3V,方波,用示波器观察其波形并记录。 步骤 1 :打开信号发生器电源开关; 步骤 2 :测试线接至CH1通道;

步骤 3;设置波形、频率、幅度; 步骤 4:打开示波器电源开关: 步骤 5:打开示波器CH1通道开关;

步骤 6:将测试线接至示波器CH1通道

步骤 7:将信号发生器的测试线与示波器的测试线相连(红对红,黑对黑),如图3;

步骤 8:按示波器AUTO键,液晶屏上显示出相应波形(可适当调整水平扫描和垂直扫描旋钮,使波形显示更加合理);

注意:1.必须弄清楚所使用的示波器的型号与面板上各个旋钮的作用后再使用。

2.实验时,示波器上所有旋钮应被轻轻地缓慢地旋转,不可猛转乱旋!

步骤 9:记录示波器显示波形(方波 频率3KHz 峰峰值3VP)(1分)

V/div= T/div= f= V P-P=

CH1波形图(1分) V/div= T/div= f= V P-P=

CH2波形图(1分) V/div= T/div= f= V P-P=

教师签字: 日 期:

搜索更多关于: 模电常用仪器使用实验报告 的文档
模电常用仪器使用实验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p50l9x5iq28mww144sa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