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下列哪项是国际学术会议的结束语句 (A)
“In our paper, we proposed a new method (novel structure) ...” (B)
“This paper comments briefly on ...” (C)
“In closing I want to mention very briefly ...” (D)
“The last part of my report will be devoted to ...”
[分值:2.0] 4. 与“与其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意思相同的是( )。 (A)
“方法比知识更重要” (B)
“科学知识是点成的金,量终有限;科学方法则是点石成金的手指,可以产生无穷的金” (C)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D)
“科学家不是因为有用才研究自然的,他们研究自然是因为他们从中得到了快乐”
[分值:2.0] 5. 从事科研创新工作,要有一个善怀疑的头脑,这包括? (A)
不盲从 (B)
不迷信 (C)
不唯上是从
D不唯书权威是从
[分值:2.0] 6. 下列哪些选项不属于传统的模拟方法? (A)
以模型与原型之间的物理相似为基础的物理模拟的方法
(B)
以模型与原型之间在数学形式上的相似为基础的数学模拟方法 (C)
暂时撇开组成可控系统的要素和结构,通过建造模型来再现原型功能和“行为”的方法 (D)
以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之间存在的相互影响又相对独立为基础达到异构同功的方法
[分值:2.0] 7. 高尚的科研道德对科研发展有什么作用? (A)
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道德是促进科研工作者勇于科研创新和克服艰难险阻、获取巨大科研成果的无穷的精神力量,是科研创业成功的重 (B)
高尚的科研道德有助于促进科研成果转化,造福国家和人民 (C)
高尚的科研道德使人们善于与同行相处、与群体和谐,协调个人与群体关系 (D)
作为统治阶级的道德舆论对科研发展具有导向作用
[分值:2.0] 8. 当从学科之间或学科内部的“空白区”或交接处寻找时,应该注意注意学科之间或学科内部各阶段之间的( )。 (A)
渗透性 (B)
互补性 (C)
转折突变性 (D)
承接过渡性
[分值:2.0] 9. 对于论文的检测,从主观检测角度看应该注意什么? (A)
对论文的各个环节如标题、论点、论据、论证过程、结论等逐一进行检验
(B)
对论文的表述形式进行检验 (C)
对论文的语言、符号进行检 (D)
对论文的文字、标点进行检验
[分值:2.0]
10. 下列关于参加学术会议及报告前进行的讲前演练描述正确的是哪几项? (A)
提高对演讲成果的信心 (B)
把演讲状态调到最佳位置 (C)
修改完善论文内容 (D)
调试相关设备
[分值:2.0]
11. 论文答辩,对论文作者的提问可从哪些方面提出问题? (A)
针对论题和论点的 (B)
针对论证方法的 (C)
针对论文中精彩之处的 (D)
针对论据的
[分值:2.0]
12. 科研人员的( )是驱使他们从事的科研事业获得成功的不竭的精神保证。 (A)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社会历史责任感 (B)
共产主义思想觉悟 (C)
对祖国命运和社会主义前途的关心 (D)
高尚的道德修养和强烈的爱国心
[分值:2.0]
13. 道德的种类繁多,下列哪些选项属于道德? (A)
社会公共道德 (B)
个体道德 (C)
职业道德 (D)
科研道德
[分值:2.0]
14. 阅读文献的技巧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 (A) 侦察 (B) 浏览 (C) 精读 (D) 略读
[分值:2.0]
15. 下列哪些是科研不正之风的特征? (A)
以追逐名利为目的 (B)
独立性与裙带性并存 (C)
具有极大的潜伏性、隐蔽性 (D)
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
[分值: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