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六年级上学期月考语文试卷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8 22:44:2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六年级上学期月考语文试卷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15分)

一、默写(共5分)

1.明月别枝惊鹊,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望湖楼下水如天。 3.故人具鸡黍,__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 5.黑云翻墨未遮山,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清风半夜鸣蝉2.卷地风来忽吹散3.邀我至田家4.稻花香里说丰年5.白雨跳珠乱入船

【分析】考查的是课内古诗词的默写。课内古诗必须背诵,注意不要写错别字。 二、基础知识(共10分) 6.根据拼音写汉字。

(1)xuàn( )染 寒xuān( ) (2)yùn( )育 yùn( )藏 (3)芬芳馥yù( ) 翠色yù( )流 7.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 (1)奇丽( ) ( ) (2)顾影自怜( )( ) (3)羞涩( ) ( ) (4)心驰神往( )( ) 8.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草原》的作者是老舍,他的笔名叫舒庆春。 B.《花之歌》是英国作家纪伯伦《诗选》中的一首。 C.《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的作者是宋朝的苏轼。 D.《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辛弃疾写的一首唐诗。

【答案】6.(1)渲喧(2)孕蕴(3)郁欲

7.示例:(1)秀丽平淡(2)孤芳自赏妄自尊大(3)羞怯大方(4)心向往之犹豫不决 8.C

【分析】6. 考查的是字词的书写。

7.考查的是字词的辨析,平时做好近义词、反义词的积累。

8.考查的是文学常识的积累,A选项中老舍的原名叫舒庆春。B选项中《花之歌》的作者并不是英国人。D选项中《西江月》是宋词并不是唐诗。因此,C选项是正确的。

第二部分 阅读(47分)

一、文言文(共17分)

(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9-11题(7分)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一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9.题目中“宿”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诗中“客”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愁”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_ A.这是一首刻画秋江暮色的唐人五绝诗。 B.诗人以舟泊暮宿抒发自己内心的羁旅之思。

C. “移舟泊烟渚”交代事件,为下文抒情做好了准备。 D. “江清月近人”写月亮很近,诗人的心情也就愉快了。

【答案】9.住,过夜,夜里睡觉10.诗人自己 思念家乡11.D 【分析】9.本题考查字词的解释,“宿”是过夜的意思。

10.考查对诗内容的理解,诗中的“客”是代指自己,“愁”字联系作者思想感情,表达了思念家乡的情感。

(二)阅读下文,完成12-14题(10分)

范氏之亡①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③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已也,遽掩其耳。恶④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③矣。

【注释】①范氏之亡:晋卿范氏(武子之后)被智伯所灭时。②钟:古代用青铜做的,只有大富大贵的人才能拥有。③椎:铁锤子。④恶(wù):讨厌,憎恨。⑤悖:违背,糊涂。 12.为下列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义项。 (1)欲负而走 .

A.经过 B.离去 C.走路 D.移动 (2)则钟大不可负 .

A.驮,背 B.担任,担负 C.具有,享有 D. 失败,与“胜”相对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恐人闻之而夺已也,遽掩其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这则故事劝告人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来衍化出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2.(1)B(2)A 13.(那个人)害怕别人听到钟的响声,和他来争夺,赶忙把自己的耳朵堵起来(意思基本正确即可,不要求字字落实)14.不要做错事了自己假装不知道,更不要自欺欺人(大致符合故事的寓意即可)掩耳盗铃(钟)

【分析】12.考查的是文言词语含义及文章主要内容。文言实词关键字词的意思必须掌握。13. 考查的是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句子。关键词必须翻译出来,如“遽”字,省略的主语打括号加上。14. 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范氏逃亡的时候,有个人趁机偷了一口钟,想要背着它逃跑。但是,这口钟太大了,背不动;于是用锤子把钟砸碎,刚一砸,钟锽锽的响声很大。他生怕别人听到钟声,来把钟夺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耳朵紧紧捂住继续敲。害怕别人听到钟的声音,这是可以理解的;害怕自己听到钟声,这就太荒谬了。 二、现代文(共3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5—18题(17分)

草原

①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②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汽车走了一百五十华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快了,快到了!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骏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③蒙古包外,许多匹马,许多辆车。人很多,都是从几十里外乘马或坐车来看我们的。主人们下了马,我们下了车。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放。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意思是民族团结互助。

④也不知怎的,就进了蒙古包。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儿不拘束。不大会儿,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子的手抓羊肉和奶酒。干部们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这时候,鄂温克姑娘们,戴着尖尖的帽子,既大方,又稍有点羞涩,来给客人们唱民歌。我们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⑤饭后,小伙子们表演套马,摔跤,姑娘们表演了民族舞蹈。客人们也舞的舞,唱的唱,并且要骑一骑蒙古马。太阳已经偏西了,谁也不肯走。是呀!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15.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境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洒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说说第①段画线句“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在文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下列有关段落小标题不恰当的一项是_________ A.第①段—“草原美景” B.第②段—“远处相迎” C.第④段—“热情款待” D.第⑤段—“亲切联欢”

18.文中有些语句表述看上去矛盾,实际上另有深意,请仿照示例分析。

【示例】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翠色欲流”是说翠色将流而未流;“流入云际”则是说翠........色已经流入云间,两者自相矛盾吗?)

分析:非但不矛盾,反而形象地显现了草原景物的逼真情态。这是用了两种不同的视角来描写景象的,前者是近镜头描写:草原绿得浓厚将滴,绿得油亮闪光,给人“欲流的感觉。这是化静为动,突现草的色泽,草的生命;后者是远镜头描写:极目远眺,草原与长空相接,浓绿与云天照映,翠色千里,连绵不断,一直伸向云天深处。抒发了作者对美丽 草原无限的热爱和赞叹。

(1)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惊叹”与“舒服”,“愿久立”与“想坐下”互相矛盾吗?) 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既................然“看不见什么东西”,怎么还看见“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呢?) 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搜索更多关于: 六年级上学期月考语文试卷 的文档
六年级上学期月考语文试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p6305iycp1h1yk7phhy1xkfw968dk01awl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