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29. 该山她可能位于
A. 山西 B. 黑龙江 C. 新疆 D. 广东 30. 该山地北坡有森林带分布,说明北坡比南坡
A. 气温更高 B. 降水更多 C. 海拔更低 D. 坡度更缓 【答案】29. C 30. B 【解析】 【29题详解】
该山她山麓地带植被是荒漠植被,应在西北干旱区,山顶的雪线在北坡雪线较低,说明北坡是迎风坡,降水较多。可能位于新疆,C对。山西、黑龙江、广东位于季风区,南坡是迎风坡,A、B、D错。 【30题详解】
森林的耗水量大,该山地北坡有森林带分布,说明北坡比南坡降水更多,水分条件较好,B对。北坡是阴坡,气温低,A错。同一山脉,海拔相同,C错。坡度不影响植被类型,影响分布面积,D错。
点睛:山麓地带植被是荒漠植被,应在西北干旱区,山顶的雪线在北坡雪线较低,说明北坡是迎风坡,降水较多。季风区的山脉南坡是迎风坡。森林的耗水量大,北坡有森林带分布,说明北坡比南坡降水更多,水分条件较好。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4小题,共40分)
31.左下图为“某日昼夜状况分布部分示意图”。右下图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3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1)左图为______ 半球的俯视图,自转方向为________时针方向(顺/逆)。
(2)左图中此时北半球的节气是________;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 (3)左图中晨线是________,E点的地方时为_______时,昼长为______小时。
(4)农事谚语“夏至不到不热,冬至不到不冷”中所说的夏至那天,地球大概位于右图的A、B、C、D中的________位置。
(5)右图中,当地球由B公转C位置的过程中,其公转速度变化情况是_________(填速度快慢变化)
【答案】(1)南 顺(2)冬至日 ( 23°26′S、90°W ) (3) AB弧 12 24 (4)C (5)越来越慢 【解析】
【详解】(1)左图中东经度数顺时针方向增大,即顺时针方向是向东,为南半球的俯视图,自转方向为顺时针方向。
(2)左图中南极圈是极昼现象,此时北半球的节气是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结合图示经度,90°W位于昼半球中间,时刻是12点,是直射经线。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地理坐标是( 23°26′S、90°W )。
(3)左图中自转方向是顺时针,晨线是AB弧,E点位于直射经线上,地方时为12时,位于南极圈上,昼长为24小时。
(4)农事谚语“夏至不到不热,冬至不到不冷”中所说的夏至那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在公转轨道图中,是地轴北极靠近太阳的位置。地球大概位于右图的A、B、C、D中的C位置。
(5)右图中,当地球由B公转C位置的过程中,是从春分移动到夏至,夏至日是6月22日,在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约是7月初,其公转速度变化情况是速度变慢。
【点睛】东经度数顺时针方向增大,即顺时针方向是向东,为南半球的俯视图。90°W位于昼半球中间,时刻是12点,是直射经线。在公转轨道图中,地轴北极靠近太阳的位置是夏
14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至日。地球在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约是7月初。
32.读北半球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图(单位:百帕),回答下列问题。
(1)就气压分布状况而言,A________,B________;按锋面的分类,①、②之间为________锋,③、④之间为________锋。
(2)图中a、b、c、d四处风向正确的是________地;为________风;甲地风力比乙地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3)如果冷、暖锋均能引起降雨,冷锋雨区位置在(①、②、③、④中的)________地。③、④间的锋面正在向________方向(③或④)位置移动,未来几天④处天气变化是________。 【答案】 (1) 低压 高压 暖锋冷锋 (2) C 西北风 大 甲地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力大 (3) ③ ④ 冷锋过境,将出现阴天、下雨、刮风、降温的天气 【解析】
【详解】(1)就气压分布状况而言,A是低压,B是高压;按锋面的分类,根据锋面符号或运动方向,①、②之间为暖锋,③、④之间为冷锋。
(2)在水平方向上,空气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吹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图中a、b、c、d四处风向正确的是c地;为西北风。甲地风力比乙地大,原因是甲地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3)如果冷、暖锋均能引起降雨,冷锋降雨在锋后,雨区位置在①、②、③、④中的③地。结合锋面符号,③、④间的锋面正在向④方向位置移动,未来几天④处是冷锋过境,天气变化是将出现阴天、下雨、刮风、降温的天气。 33.下图为我国某地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5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处,若该区有石油分布,想钻探石油应该选择在______地,该处的地质构造为________。
(2)图中①②③④环节构成的水循环类型是____,其中②和④环节分别是指_________和________。
(3)图中戊处是___________地形,其形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
(4)丙处是______________(地貌名称),丁处是______________( 地貌名称)。 (5)乙处是否适合建大型水库?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甲 背斜 (2)海陆间循环 水汽输送 地表径流 (3)山岭 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岭 (4)冲积扇 三角洲 (5)不适宜 断层处岩层不稳定,修建水库易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 【解析】
【详解】(1)根据褶皱弯曲特征,背斜处向上拱起,为良好的储油气构造,图中甲处为背斜。 (2)①②③④环节分别为水循环的海水蒸发、水汽输送、陆地降水、地表径流,该循环涉及到陆地和海洋两个部分,为海陆间水循环。
(3)戊处地形较周围高为山地地形,其下部为向斜,成因为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岭。
(4)丙处位于河流出山口处,物质堆积形成扇形堆积体,为冲积扇。丁处位于河流入海口,形成三角洲。
(5)乙处岩层发生断裂错位,为断层。该地不适合修建大型水库,因为岩层不稳定易发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
34.读“南美洲局部地区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