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优质中药材(黄芩)种植示范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4 0:05:1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现代化基地建设配套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2006年被宁夏科技厅登记为科技成果并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

(3)成本价格优势。以林药间作方式建立黄芩规范化种植基地,黄芩在仿野生环境条件下生长,土地不计入成本,劳力、动能(畜力、机械动力)、生资(化肥、农药)等生产成本投入均低于在农耕地种植,拥有成本价格优势和利润空间。本公司2004年至2006年大田规范化种植黄芩,3年间亩均年产值1600元,纯收益800元,显著优于种植各种农作物。

(4)产区集中优势。目前黄芩市场依赖采挖野生资源供给,适宜发展黄芩大面积种植的区域局限。六盘山的高海拔、阴湿、强光条件是黄芩种植独特资源优势,特别是六盘山东西两侧的平缓区域最适宜大面积种植黄芩,是其它地区无法比拟的优势区域。在该区大面积建立黄芩人工种植示范基地,以及辐射带动周边农户的黄芩种植,预计数年后六盘山区黄芩种植面积可达数万亩,年产量可达数千吨,这是其它地区难以达到的。

2.3.4 市场风险分析

(1)项目产品市场风险因素分析

黄芩市场在10年内都将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但对质量的要求日益严格,农民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与介入国内外市场竞争的要求尚有显著差距。能否在生产的全过程严格按照规范化(GAP)的要求,保证产品质量符合标准,是项目的难点、焦点和风险所在。

(2)防范和控制风险的对策

一是聘请区内外专家学者组成咨询组,帮助解决制约中药材产业开发的重大技术问题。举办短期培训班,根据国家关于中药材规范化(GAP)种植基地认证的要求,分别培训项目管理人员和项目区农民;

13

二是严格按照《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制定和落实《黄芩生产质量标准》和《黄芩规范化种植技术规程》;三是加强技术推广,努力通过典型示范、观摩交流、咨询培训、技术承包等措施,把科研成果推广到生产经营环节,依托本项目建设黄芩GAP规范化种植基地,依靠科技进步提升经营管理水平,保证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第三章 项目建设方案、内容及其产品方案

3.1项目建设方案和内容

3.1.1建设规模确定的原则和依据 1 建设规模确定的原则

林药间作带动后续产业发展的原则。当前,我区尚处于退耕还林的实施阶段,在短期内退耕地经济效益不明显。同时,因林间大部分土地闲置,除野草外,再没有其他产出。鉴于此,隆德县在实施退耕还林草时,把药材作为培育后续产业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重要措施。黄芩属于浅根系、耐阴湿、植株小,适宜林药间作,不会与林地争水分、养分,采收时不会对林地造成破坏。

中药材资源再生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同步原则。坚持将黄芩资源保护、再生、利用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 统一部署,统筹规划,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药则药,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

典型示范与整村推进原则。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突出重点,先易后难,量力而行,分步实施,选准突破口和实施重点,率先抓好具有较强示范带动作用的黄芩育苗、移栽基地建设,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整村推进扶贫计划,稳步发展。

2 建设规模确定的依据

14

隆德县制定的中药材发展规划提出:⑴实施六盘山道地中药材种质资源修复保护、再生技术与示范项目。以陈靳乡为中心,辐射沙塘、城关、凤岭等4乡镇12个村,总面积36.6万亩。该项目主要是利用六盘山南段搬迁移民区土地资源,进行大面积规范化种植,将黄芩列为首选品种,规划面积近8万亩。⑵实施六盘山中药材资源修复示范区建设项目。在六盘山高寒阴湿林牧区建成六盘山道地中药材资源修复基地(二期建设工程)。以已搬迁的陈靳、山河、凤岭、城关、沙塘等乡镇的部分村,辐射好水、观庄部分村,总面积23.1平方公里。采用林药间作,人工补植等措施规划建成基地3.4万亩,其中黄芩达到40%;(3)六盘山道地中药材GAP基地建设项目。在沙塘、神林、联财、城关、陈靳等乡镇,发展中药材GAP种植15万亩,黄芩规划种植5万亩。⑷中药材深加工项目。招商引资2000万元在县城建成年加工中药材饮片9000吨的加工企业,以增加中药材产品的附加值,推动种植基地建设,黄芩列为重点加工饮片和有效成分(黄芩苷)提取药材。⑸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继续加大六盘山种子种苗园和修复区种子种苗园建设,建设种子种苗基地达1000亩,黄芩育苗面积达到300亩,满足全县中药材种子种苗需求。

3.1.2 建设内容和方案

建设总规模与目标为:建设1万亩黄芩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及1000亩种苗繁育,年产黄芩原料药2000吨,繁育种苗9375万株。配套建设:⑴生产性基础设施有:原料库房500m2,晾晒棚500m2,原料晾晒场地1000m2;生产性辅助设施:室外电力线路设施600m;⑵仪器设备有:风筒式烘干机、热风炉烘干箱、切片机、打捆机、运输车、挖药机械等所必须的仪器设备16台件;⑶示范种植补助:大田规范化种植1万亩,种苗繁育基地1000亩;⑷技术推广与培训:计划培训种

15

药农户3000人次,示范推广新技术3项次。

3.2 产品方案

3.2.1 生产产品的产量规模及产品规格

计划新增种苗基地1000亩,项目达产期年生产黄芩种苗9375万株,质量指标达到国标一级、二级标准;新增规范化种植基地10000亩,年产原药材2000吨,质量指标达到《中国药典》规定的指标。即:一等品:主根长15 cm,直径0.8cm,二等品:主根长10 cm,直径0.6cm, 三等品:主根长10 cm,直径0.5cm。有效成分含量均达到《中国药典(2005版)》规定指标黄芩苷≥9.0%。

3.2.2 销售策略、方案和营销模式

3.2.2.1完善“公司+基地+农户”机制。以隆德联财中药材专业市场为载体,以xxxxx药材种植有限责任公司为枢纽、以中药材种植农户为基础,完善已经形成的“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开发运行机制。

3.2.2.2采用双轨制营销模式。一是与国内各大中药材营销公司为对象,培育产品经销商和代理商,通过经销商和代理商拓展产品市场。二是在国内主要中药材专业市场建立营销网点,与全国各大中药饮片厂家建立供货关系,直销项目产品——黄芩原料药材。

3.2.2.3坚持主动式市场策略。注重市场调研和预测,跟踪市场需求,明确主攻目标和方向,解读市场环境与趋势,分析潜在优势与困难,跟踪监测评价市场策划效果,及时调整市场策划思路和方案。

3.2.2.4培育密集型目标市场。细分和选择目标市场,瞄准黄芩深加工企业大客户;制定和贯彻营销策略,突出产品的差异性和独特性,运用独立开发式市场进入方式,着力开拓营销市场。

3.2.2.5强化独特性宣传推介。针对竞争目标和对象,发挥产品绿

16

优质中药材(黄芩)种植示范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p7qt92qa1423gj8gje700kc5204u900kel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