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真的是一件考研耐力和意志力的事情,需要你不断坚持和努力才能获得成功,所以你必须要想清楚自己为什么要考研,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只有确认好坚定的动机,才能让你在最后冲刺阶段时能够坚持下来。
如果你只是看到自己周围的人都在考研而决定的考研,自己只是随波逐流没有坚定的信心,那么非常容易在中途就放弃掉了,而且现在考研非常火热,这就意味着竞争也会非常激烈,而且调剂的机会都会非常难得,所以备考时的压力也会比较大,所以大家一定要调整好心态,既不能压力太大,也不能懈怠。
虽关于择校问题是非常重要的,个人建议一定要趁早,因为即使同一专业,不同学校的考试科目也未必完全一致。
如果同学们一时之间不知道选择那所学校,千万不要把过度的精力浪费在这上面,因为,备考复习工作是一天都不能丢的,所以在未定学校之前千万要保持学习进度。因为考试内容都是一样的,大家可以筛选一些目标院校,有了一个大致方向,现阶段自己的不会过于慌乱,不会整天胡思乱想。
介于考研方面有太多的问题要讲,所以这篇文章便是我的种种干货和经验的整理,篇幅会比较长,希望大家耐心看完后会有所帮助,结尾处附赠我的学习资料。
广州大学电子信息的初试科目为:
(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02)数学二(914)数据结构 先谈谈英语吧
其实英语每什么诀窍,就是把真题读透彻,具体方法我总结如下: 第一,扫描提干,划关键项。 第二, 通读全文,抓住中心。
1. 通读全文,抓两个重点:
①首段(中心句、核心概念常在第一段,常在首段出题); ②其他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其他部分略读,有重点的读) 2. 抓住中心,用一分半时间思考3个问题: ①文章叙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②文章中有无提到核心概念? ③作者的大致态度是什么?
第三,仔细审题,返回原文。(仔细看题干,把每道题和原文的某处建立联系,挂起钩) 定位原则:
①通常是由题干出发,使用寻找关键词定位原则。(关键词:大写字母、地名、时间、数字等)
②自然段定位原则。出题的顺序与行文的顺序是基本一致的,一般每段对应一题。
一定要树立定位意识,每一题、每一选项都要回到原文中某一处定位。 第四,重叠选项,得出答案。(重叠原文=对照原文)
1. 通过题干返回原文:判断四个选项,抓住选项中的关键词,把选项定位到原文的某处比较,重叠选项,选出答案。
2.作题练习要求:要有选一个答案的理由和其余三个不选的理由(高中的时候大家都这样做的)
新题型和完形填空我也只复习了真题中的,如果你觉得自己这块比较薄弱,可以找对应资料练习。然后是作文,作文其实两点,一是主旨,你要说什么,这个平时要多多训练,拿到题后要迅速思考出题人考查的角度是什么。
二是框架,就是所谓的模板,这个真的非常有用,比如三段论排比开头,中间论述三段比喻,最后一段感叹句结尾,等等。我是最后一个月才开始看作文的,如果你基础比较差,不建议你这么做,风险较大。正常的话,应该在七月的时候把作文真题都揣摩一遍,同时买一本木糖英语的作文书,每天看几篇图片,思考主旨。同时练习作文的框架结构。在12月之前可以每周练习三篇作文,看图分析主旨,写出框架,并完整的写出全文,形成一套自己的逻辑和考试步骤。
这样子,当你考场上拿到题以后就会条件反射般的进行一系列的动作:分析主旨,列出框架,开头中间段结尾用什么句式,然后合起来怎么写等等。这样抓住重点,才能最有效的利用时间。英语提前15分钟交卷,考了76分,这说明我的英语复习方法还是非常有效的。
英语说实话我没有怎么准备,考前背了一个作文模板,做了几套真题就没有啦,但是可以分析真题的规律,完型填空,阅读理解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很多时候只看选项即可选出答案,这个部分个人有整理笔记,很多选项都是陪选而已,根本不会成为正确答案,比如:态度题永远不会选择indifferent,而它却一直持续出现来陪选,可是终究成为不了正确答案,有时候总结这种小技巧,对应试还是蛮好玩哒!
英语的学习是应该贯穿考研始终的,从你决定考研的那一天起,不论每天的学习计划如何,都应该或多或少的留些时间给英语,哪怕只是背十几个单词或是做一篇阅读。在考研英语中,阅读所占分值最多,所以大家应花最多的时间、精力去攻克它,最后关于真题可以选用木糖的。
(914)数据结构专业课复习
关于专业课的复习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基础阶段:4月初-6月末
如果是跨专业的话,再如果学校给出的参考教材比较多的话,专业课一定要在四月份就开始复习。如果非跨专业或者复习参考书的科目比较少,那么六月初甚至是七月份开始是比较合适的时间了。另外,如果是非跨专业应该在大学期间学过相似的知识点,那么这个时候就回忆一下大学所学的知识,例如以下这样的知识点都是比较简单的:
数据结构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1.数据的逻辑结构:用形式化方式描述数据元素间的关系。数据的逻辑结构独立于计算机,是数据本身所固有的。用于算法的设计。
两大类逻辑结构:线性结构(线性表、栈、队列、数组和串),非线性结构(树和图)。
2.数据的物理结构(也称存储结构):数据在计算机中的具体表示。包括数据元素的表示和关系的表示。存储结构是逻辑结构在计算机存贮器中的映像,必须依赖于计算机。用于算法的实现。
数据的存储方式可分为如下两类:顺序存储、链接存储。
这个阶段,首要任务就是看教材,其次就是做课后题。看教材的过程中可以配套看一些专业课的基础课程,基础课程的资源一般在网上都有,根据老师的讲解适当的添加笔记。笔记的内容可以是自己对教材思路的一个总结,也可以是老师上课的扩展内容,不过这个时候就要注意不要盲目的记笔记,这样的基础课程一般都是针对大学生开的课程,知识点非常全,但是有一些是考试大纲中所没有的,因此一定要根据大纲来复习。我在第一遍做笔记的时候都是直接写在书上,第一遍是非常仔细的,这样可以掌握好每一个知识点,也方便及时查看。看一章
书后,做一章课后题。做课后题的时候就需要准备一个笔记本了,做题目的过程中依旧不要看书看答案,检验自己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另外,对于大题这种主观题一定不要犯懒,一定要自己动手写一遍,这样的记忆更加深刻。
强化阶段:7月初-9月末
这个阶段要进行第二遍阅读教材并且做第二遍课后题。再搭配研教新版的习题,这个习题分章节进行,我也是后来才知道的这版习题,感觉很好,知识点很全。如果认为看一遍书就能记住所有东西那就太天真。看完一遍书一定会觉得自己啥也没记住,只是大概对书本有些印象。在第二遍阅读教材的过程之中,阅读速度可以适当加快,留出一定的时间做笔记。而这次做笔记就可以不用像第一遍那么仔细了,也不用把所有的都记下来,而是把每一章每一节的内容按照逻辑整理出一个框架图、同时也要把书上的重要内容自己亲自默写两三遍加深记忆,并且做一些标注和解释,帮助自己理解和记忆。做课后题时依旧要注意,不能看书不能看笔记自己独立完成。做题后及时总结,该有的一定要有,比如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