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6 11:44:5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高中英语新课程课堂教学策略是为贯彻国家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把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目标全面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而编写的。高中英语新课程课堂教学策略以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为指导,以优化教学过程各要素、各环节之间的联系和作用,充分调动师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为基本特征,全面贯彻长春市教育局教育教学研究室提出的“一个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 “四个调整”(调整课堂教学目标;调整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调整课堂教学的教授方式和学习方式;调整课堂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的课堂教学新理念,为实现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供指导意见。 一、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基本理念

现代英语课堂教学是在现代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指导下,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作为现代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教学要素优化、教学过程整合为特征的教学实践活动。为此,在教学中要贯彻以下基本理念:

1.着眼学生发展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要注重学生学习态度的培养,学习情感的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的形成。使学生能全面、健康、和谐地发展,以便为他们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2.面向全体学生

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就是承认并照顾个体差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力求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得,感受成功,防止只顾“优生”,忽略“差生”的倾向。

3.采用活动方式,倡导体验参与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应采用“任务型”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参与和合作等方式,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实现任务目标,感受收获的喜悦。

4.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学生可持续发展必备的素质。教师通过探究式等学习方式的设计,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乐于探索的良好思维品质和勇于动手、动口,大胆实践的良好习惯。 5.注重过程评价

在课堂教学中,要及时对教学进行评价和反馈,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课堂教学评价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注意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并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丸和健康人格的发展。

二、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涵盖两个方面:

1.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1)目标导向性原则。课堂教学目标既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也是教学活动的归宿。它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提供了依据。因此,教学目标的确定既要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又要符合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

(2)主体性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勇于实践,大胆质疑,发表观点和意见。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双方是共存的交互主体,二者通过相互作用、相互交流和相互理解,实现共识、共享、共进。

(3)全面性原则。该原则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因人施教,分类推进,满足各个层面学生的学习要求,又要照顾到学生个体的全方位提高,使他们不但获取知识,提高能力,而且在智力、思想、情感、思维方式、价值观等方面都得到发展,为学生的全面 发展,个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4)知情并重原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学生智力因素和情意因素的协调发展,时时注意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情感和意志品质,以期与学习过程协调一致,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5)开放性原则。课堂教学要打破“教材中心”的传统模式,要以教材为媒介,紧密结合国际、国内的社会生产、生活实际,反映当代科技新成果,注意跨学科知识综合和跨文化交流,体现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精神。 2.着眼于语言习得

(1)情景原则。情景是指进行某种活动时所处的背景。语言活动离不开情景,语言只有在情景中使用才有真实感,学生也只有在情景中才能真切地感知语言。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不断创设情景,激活语言,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多种器官参与认知,以形成长久记忆。

(2)交际原则。外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外语课堂应充满外语交流,使语言成为交际的手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设置交际任务,通过听、说、读、写等具体交际活动,使学生学会运用外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发展综合素质。

(3)阶段侧重原则。语言学习是一个心理过程,具有阶段性。一般说来,初中阶段侧重听说,高中阶段侧重读写,尤其是阅读能力。教师要指导学生的阅读技巧,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适当加大阅读量,努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教学设计是指为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正确教育思想指导下,应用系统方法,对参与教学的诸要素进行优化整合,对整个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内容一般包括:构建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优化组合教学媒体,设计教学过程和组织教学评价等。 1.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目标的构建 (1)目标构建的原则。

1)准确性。教学目标应明确指出教学对象通过学习后,在哪一认知方面,达到何等认知,防止模糊的泛泛陈述。 2)客观性。教学目标既要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又要符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不可追求超越教学对象实际能力的“高要求”。

3)可测量性。教学目标的设定要有利于教师把握教学尺度;有利于测定教学效果;有利于进行教学评价。 4)完整性。教学目标既包括知能领域,也包括过程领域和情感、价值观领域。

(2)目标领域。目标领域是指预期教学对象在学习之后发生变化的行为领域。现代教育观认为:课堂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准确掌握基本语言知识,并以此完成听、说、读、写的基本任务。 2)迁移所学语言知识,达到尽可能真实的交际目的。 3)掌握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

4)识别和纠正常见语言错误,使用地道英语。

5)熟悉并掌握《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6—8级规定的话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生能积极、主动、认真参与教学活动。

2)师生、生生之间进行积极的交流与合作。

3)学生对所学内容能进行整理、归纳,使之条理化、综合化、主题化。 4)学生在情境中学习语言,并能对所学内容进行再创作。 5)学生能运用网络、媒体等信息工具收集、整理和利用信息。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强烈的自信心和求知欲。 2)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3)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 4)培养学生的合作和竞争精神。 5)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6)培养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了解东西方文化差异,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7)培养学生树立热爱祖国,为中华振兴而努力学习的责任感。

上述内容是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总目标,具体到某一节课时,则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情制定课时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的编写方法。一个完整、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应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一是教学对象:目标是针对哪一类学生;

二是学生行为:应用可观测到的术语说明学生在学习后,应获得怎样的知识和能力,态度会有什么变化; 三是行为条件:能影响学生学习结果的限制或范围; 四是预期程度:即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最低衡量依据。 例一:

在具体语境中 学生 能正确 使用现在完成时态。

条件 对象 程度 行为

例二:

中等生 通过表演对话, 增强 口语表达的自信心。 对象 条件 程度 行为 2.划分课时,组织教学内容

课时划分的主要依据是教学大纲,但同时也要考虑以下因素: (1)教学内容的容量、特点和难易程度。 (2)教学内容与其前后知识的关联程度。

(3)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准备情况,智力水平和接受能力。 (4)教学条件的允许程度。 (5)教学目标的制约。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应以《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为指导,以现行高中英语教材为蓝本,结合各地、各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在操作过程中,应着重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构建学生合理的知能结构。学习语言应该听、说、读·、写全面发展,教学内容的选取必须照顾学生学习的全方位需要,不可偏废。高中阶段在侧重读写的同时,要注意听、说技能的巩固和发展。

(2)满足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口、笔头的交际能力是学生终身必备的最重要的语言能力,高中阶段的一切英语教学活动都要围绕这两项技能进行。教学内容则是发展这两项技能的重要载体,因此要精选教学内 容,为更好

地发展口、笔头交际能力服务。

(3)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语言学习的终极目的就是服务于生活,服务于社会。这就要求教学内容贴近生活,反映现代社会的热点问题,科技新成果,以及社会发展的脉搏,使教学内容具有开放性。

(4)注重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语言有深刻的文化内涵。教学内容要反映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使学生在比较中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帮助学生拓展视野,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3.选择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

(1)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活动是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实现的。教学活动的目的和条件不同,决定教学的组织形式不同,而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又各有其特点和局限性。一般说来,教学组织形式可分为“直接交流”和“间接交流”两大类。

直接交流:是指师生面对面地从事教学活动。常见的有以下三种形式:

1)集体形式(如班级授课或集体讲座)。此种形式的优点是一人讲授,多人同时受益,既节约教学资源,又有利于合作和探究。缺点是不利于照顾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分组形式。分组形式可以用于课堂上问题的讨论和集体表演或竞赛,也可用于选修课,兴趣小组或专题辅导等。

3)个体形式。主要用于独立完成某项教学任务或个别辅导。 间接交流:是指师生不见面的教学活动形式。常见的有:

1)小组或个人按照教师的布置从事社会调查或为特定的目的收集、整理信息等。 2)网络远程教育,即通过电视台或网站获取信息。

(2)高中英语教学方法。高中英语教学方法之多是难以数记的,而且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课型均有着不同的教学方法。这些方法多源自于国外,但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改良和发展。这里就国外的主要教学模式、教学流派和目前国内高中英语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做些介绍。 1)国外教学模式。目前国外有七种重要的外语教学模式:

a.克拉申(S.D.Krashen)模式。它主要描述习得过程。这一模式的基本思想可以概括为:外语能力是在较低的情感过滤条件下,通过足量的可理解输入,以可预测的顺序习得的。这一模式是:

b.贝立斯托(E.Bialystok)模式。它主要说明在形式外语能力过程中的三个层次的有关因素的作用和组成方式。这一模式是:

输入 知识

推断 其他知识 明确的 外语知识 形式练习 推断 第1类 隐含的 外语知识 形式练习 情感过滤 学得的能力(监察)

输入 语言习得装置 习得的能力 输出

语言接触 推断

搜索更多关于: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的文档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p9aq66n9p1oirv327pb3jk4h7sgsg00ppj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